《林肯律师》好看的地方在于它探讨了一个深刻的话题,即正义与职业道德以及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律师应该如何抉择?
马修麦康纳饰演的是一个亦正亦邪的“流氓”律师,他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非常的潇洒,他也有过纠结,可是当他想明白后一切都游刃有余,当你看到路易斯承认自己杀过人后,你一定就开始期待米奇要如何抉择怎么面对自己的这位委托人了,最后的那场庭辩,他用最好的方式回答了那个问题。
在那场庭辩上你知道他在做局,你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是又猜不到结果,所以在这里你会看的特别过瘾。
路易斯再次被捕后看似可以结束了,但实际上在这之后,导演又扔了两个彩蛋,一个是米奇找来道上的摩托车兄弟们把路易斯狠狠揍了一顿,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是又惊又喜,大哥!
你是一个律师啊!
你怎么还雇黑道的人打人呢?
但转念一想,这就是米奇豪勒才能干出的事啊哈哈!
他黑白通吃,钱不给够不开张,甚至和人合起伙来套客户的钱,看起来只要不是能把他执照吊销掉的事他都敢干。
另一个彩蛋是最后他被摩托车兄弟追上来又接了一个为黑道毒贩辩护的案子,看到那里的时候你一定会会心一笑,果不其然这就是米奇啊。
其实你看,马修塑造的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律师是有些可爱的,他颠覆了你对传统律师的想象,之所以会觉得可爱与有趣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米奇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有善恶之分,他有怜悯之心,他为自己曾经让马丁认罪而感到内疚,他想要尽力弥补。
他为了那个被毒品缠身的女委托人免费争取机会等等你能看出在原则关键的问题上他是毫不犹豫的。
其实不正是因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追求且又充满正义感的风格才使得我们更喜欢这个人吗?
最后一场庭辩结束后路易斯先是被无罪释放紧接着又被捕,米奇作为路易斯的辩护人没有违背律师的职业道德,作为米奇·豪勒自己,他站着把钱挣了!
最后想说马修的演技实在是行云流水游刃有余过于性感。
玩弄法律的人,最终是在玩弄自己。
画个圈圈玩自己,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商界,尤其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商界,一个圈又一个圈,圈中有你,圈中有我,以利益为终极目的各种圈圈,圈住了每一个带着私欲的人,辗转腾挪间,最终将自己圈死。
曾经的黄姓首富如此,曾经的赖姓商人如此,诸如此类的画个圈圈玩儿的人,最终都无奈的发现玩儿的是自己。
回归到影片,《林肯律师》里面的雷路易正是这样一个画圈圈玩自己的主,只是,他不是以商业的方式,而是以法律的方式。
玩弄法律,这听起来像是一件酷事,实则沦为一件苦事。
绝对高帅富的雷路易,以自以为高明的手段,设置圈套,企图通过律师来挑战一把法律。
通过栽赃嫁祸移花接木这种招术,将在律师界如鱼得水的贺米奇引入自己设置的圈套。
本意是用装无辜的方式掩盖自己的罪行,并且使这种无辜显得合理且充满正义凛然的气场。
当雷路易一脸可怜的诉说着自己无辜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经意就想起爱德华诺顿在《一级恐惧》里面饰演的那个“史上最牛装无辜罪犯”,只是眼神上还少了几分哀怨。
纵观全片不难看出,雷路易多多少少有些心理疾病,专挑模样相近的妓女进行暴力虐待及奸杀。
这个必然不缺钱的家伙愣是用暴力解决自己的欲望,并且把一个女人的脸蹂躏成马蹄踩过一样,除了变态实在想不出其他较好的形容。
而他的这种变态式心理疾病,大部分源起于其亲眼目睹其生母被强奸的心理冲击。
某种意义上,这是个可怜的家伙,但在正义面前,可怜永远不能成为纵容邪恶的理由。
正如整个故事构架一样,内心变态的雷路易行凶失手后,不得不面对被检控的意料之外的局面。
面对这意想不到的失手所带来的麻烦,雷路易显得异常沉稳,并没有表现出财大气粗的毛躁气,反而用极其可怜的模样博得律师贺米奇的同情,并由此全力以赴要为其开脱罪名。
而一旦同情心开始泛起,雷路易布下的圈套就开始荡漾波澜。
满以为可以借着这个激情与智慧并存的律师成功的玩弄一番法律的时候,精明的律师贺米奇很快发现了自己被拉入圈套玩耍的事实。
气愤之余又毫无办法,因为法律上的制约,他只能忍受着明知委托人就是罪犯而不得不为其辩护的心灵矛盾带来的煎熬。
很显然,对于一个浑身正义的律师而言,尽管平日贪财且放荡不羁,也会为这种矛盾而痛苦不已。
好在,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本身就有些流氓特质的律师贺米奇也不是软柿子,既然正义的手法无法顺畅的击败邪恶,那就在正义的内核下,用一种看起来心狠手辣的方式来予以回击。
于是我们看到了结局那近乎拍手叫绝的峰回路转,或者说有些坏坏的另辟蹊径。
既然代表邪恶的雷路易及其母亲能通过画圈的方式玩弄法律,那么回击的方式当然最好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贺米奇在正义的内核驱使下,也顺势画了个圈,一方面将雷路易从一个小圈中解救出来,一方面又在其生母准备庆功晚宴之前,将他投入到另一个大圈,而这个大圈,显然不会玩弄到自己,而是扎扎实实的将雷路易圈回到自己身上,出乎意料的将自己玩弄到绝地,且无反击之力。
这就好比用力击出的反弹球,目标是击中对方,结果颇为尴尬的是,正好打在自己的脸上。
一点都不体面的方式,莫过于处心积虑的画圈,以为在玩弄别人,却不成想,自己湿了一片。
好搞笑。
自从跟小灿灿那个之后,就没有好好看过电影,这下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现在能看下一部电影,多少也说明我慢慢在走出那个阴影了。
林肯律师,故事非常精彩,也很曲折,看似一个人渣律师,专为鸡鸣狗盗之辈辩护,殊不知他自己也有一个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如果行政机关可以颠倒黑白,无中生有,那律师为什么就不能偷天换日呢。
没有真正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黑暗。
看完之片,很受这位律师感染,做人就当如此才是。
洛杉矶刑事辩护律师米奇·豪勒(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绰号“林肯律师”,主要客户群体都是一些社会底层的人。
但是突然间却有个大房地产商的儿子找上门来让他为自己辩护一起针对应召女郎瑞琪的强奸殴打案件。
对于米奇而言,这无疑于天上掉了个超大号馅饼。
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原来这个房地产商的儿子居然是米奇之前代理的一起强奸杀人案的真凶,而之前的当事人已经在米奇的劝说下,进行了辩诉交易,已经含冤服刑。
这时,米奇突然明白过来这整起案件实际是馅饼做成的大坑。
他才是那个被请君入瓮的傻子。
美国司法体制中的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依《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为:辩诉交易是指在司法审查的前提下,刑事案件的检察官和被告双方达成满意的倾向性意见的程序。
它通常包括被告人为得到比可能受到的指控相对较轻的量刑,而作出的承认一个较轻的犯罪或数个指控中的一个或几个的有罪答辩。
在影片中,米奇和检察官做的就是这样的辩诉交易。
现在,美国80%—90%的刑事案件都是以辩诉交易形式结案。
辩诉交易有着鲜明的特征:首先,辩诉交易的主体是检察官和被告人,其次,交易的内容就控方而言是指自由裁量权内的“有利指控”、就辩方而言则是被告人作有罪答辩。
同时,由于交易是双方当事人合议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法官不得干涉,最后,辩诉交易的后果是不进入正式审判而是直接进入量刑程序。
辩诉交易制度的产生基础是基于美国判例法的渊源,它能够大大节省司法成本和诉讼时间,因此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
同时,辩诉交易是双方对于自己实体权利的处分,这体现了美国司法制度中的原则——当事人主义。
你可以做出选择——当事人主义所谓当事人主义,即是强调当事人双方对程序的参与和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它赋予控、辩双方平等的诉讼地位以使对抗成为可能。
如同《林肯律师》中,米奇几年前受理的强奸杀人案的当事人在米奇的劝说下选择了有罪答辩来避免正式审判后可能出现的死刑结果。
很多人这里会觉得不解,怎么会有这样的法律制度让人去认自己没有犯过的罪呢?
事实上,这正是当事人主义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被告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在充分判断证据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而影响诉讼的结果。
但这并不是在制造冤案,法律关注的是证据,事实上,没有人能百分百还原事情的真相,侦查与诉讼本身就是复杂的过程。
所以,当事人主义反应的是“宁可错放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美国刑事司法准则。
一案两凶时美国的司法处理当真凶浮出水面的时候,米奇的感觉可不只是“我好方”那么简单了。
很多人疑惑这时候不应该上演英勇的律师站出来向法庭揭发,然后让真凶牢底坐穿,上演冤案平反皆大欢喜的戏码了吗,为什么米奇反而那么纠结呢?
那是因为如果米奇这样做了,不仅真凶无法揭穿,自己的bar(也就是律师执照)也会被吊销,如果米奇不是律师了,还谈什么平反呢?
因此,米奇选了一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路。
这是由于美国司法制度中的自我纠错体制作为后盾的,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套纠错程序能够生效,米奇这种选择则可能将自己置于两头落空的境地。
事实上,美国的刑事纠错制度对被告人设置了相对完善的救济程序。
如果被告人不服州法院的裁判,在穷尽了州法院系统的救济途径外,还可以向联邦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或者向联邦最高法院申请“调卷令”,引起重新审判程序。
此外,美国的总统和各州的州长也有特赦罪犯的权力。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救济途径可供选择:(1)纠错的公共政策。
一是制定《无辜者保护法》,二是提高对刑事冤案的赔偿力度,增强国家的责任感。
三是实行“刀下留人”政策,在没有废除死刑的州,由于人们担心会错判案件,因此对于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多采用“刀下留人”政策。
目前,美国被判死刑的罪犯的死刑等待期至少为十年,且有延长的趋势。
(2)“无辜者调查委员会”——国家成立的专门纠错机构。
一旦委员会发现案件确属错判,将提交最高法院进行重新审理。
(3)“无辜者项目”——民间发起的纠错运动。
这些组织主要依靠当地律师推荐错案和在押犯人主动申请这两种方式获得错案,然后通过签订协议进行调查取证,代理无罪申诉、参与诉讼等一系列活动。
(4)学术研究成果发挥积极作用。
在美国,有关刑事错案的研究是在一种自由的气氛中进行的,广泛而有深度的学术研究被迅速且有效地反馈给司法实务界,从而提高了司法人员防范和救济错案的能力,并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
《林肯律师》虽然有一些戏剧化的处理,但是它将美国司法制度中著名的辩诉交易和刑事纠错制度直观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法律,其实从来不是追逐真相的工具,因为从实质上来说,没有人能还原全部的真相。
我们所能追寻的,是在公正的司法制度之下,最大限度保障程序的正义,从而让当事人的权利能够在法律框架之下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救济。
毕竟,正义可能偶尔会缺席,但是它不应迟到太久。
男主直接让检方撤诉,反败为胜的转折点,就是当庭指出柯林斯是曾经做过伪证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影片本身故意没有说清楚,事实应该是这样的:1. 男主好友被杀,十分气愤,一心要报仇,决定检举Roulet之前的杀人行为。
但他不能自己亲自出马,这样违背了律师的原则,那只能找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Roulet的狱友柯林斯。
他让女助手调查了这个柯林斯,意外发现三个惊喜:1)这个人曾经多次上庭告发别人;2)他曾经被证明作伪证;(重要!
这点在影片这个时刻故意被隐藏,为的就是庭上拿出报纸的高光时刻,这个其实有点愚弄观众了,不过名侦探柯南里面也经常用这招,明明事实都调查清楚了,为了戏剧性,故意拖到最后才呈现出来。
)3)他在USC一个戒毒中心里面;(因为他碰巧认识一个在里面的女人)2. 于是他跑到戒毒中心,请求女人帮他一个忙,那就是让她告诉柯林斯,骗他,说检方给他们一个offer,能他们俩都出狱,那就是让柯林斯到时候出庭作证。
这里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律师骗柯林斯,骗他是检方让他这样做的;第二,要求他说谎,而且是两个谎言,说Roulet在监狱里告诉他,他揍了瑞吉娜,并且,之前还杀过另一个妓女,那个妓女身上有蛇的纹身。
这些证词,全部是男主编造的,这个可以有两个细节作证,第一,男主第一次去监狱见到柯林斯时,明确警告柯林斯不要再监狱里面讨论任何案件的细节;第二,Roulet在庭审之后,愤怒地跑到男卫生间,质问男主,为什么柯林斯会作证,这些事情是谁告诉他的(意思就是,是不是你告诉他的?
)3. 重点来了,男主之所以是冒充检方身份去怂恿柯林斯作证,原因是男主提前预判到,真正的检方,也会请他去作证,以减刑为条件,让他去做伪证!
(这点在开庭之前,在便利店里,女助手告诉他,柯林斯被传唤了,他们俩都说,太好了,可以证明他们俩是预判好的。
)那么BUG就来了。
时间线:1) 男主派吸毒女在监狱里,假装检方,给出offer,让他去法庭做伪证;2)真正的检方,给出offer,让他去法庭做伪证。
两次要求他做的伪证,是不一样的!!
男主要他检举Roulet犯了两次罪,而检方却只要求他检举本次打人的罪!
这个影片没有说,但以检方律师的出发点(只关心本次他负责的案件),和男主的出发点(既要帮当事人开脱,又要报复当事人),是完全可以合理推断出的。
另外,影片为检方律师塑造的形象,就是一个新手,一个小白,他甚至都没有搜索到柯林斯曾经作伪证的信息,那就更不会察觉到第二层乃至第N层的信息,那就是Roulet之前还栽赃过别人一次杀人罪!
你谈offer的时候,是不是要明确和对方谈,要求对方做什么,说什么?
那么第二次,检方要求他作伪证的时候,说的话,和第一次不一样,柯林斯竟然没有发觉!
也就说,如果柯林斯是个正常人,应该会发现,第一次,吸毒女找他,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因为真正的检方找他时候要他做的伪证,和吸毒女要他做的伪证,完全不一样!
而且第二次找他的人,既然要他作伪证了,我想肯定是有权威的方式,比如检方律师直接真人(或者派人,也一定是检察院的人)和柯林斯见面谈的,这远比一个拖地的女狱友,更加权威,柯林斯应该无脑相信检方律师,因此也应该按照第二次offer的要求,即,只检举Roulet这次揍人的事情,而不是说他之前还杀过人。
这就是本影片最大的BUG,这个BUG逻辑有点复杂,但十分致命,严重影响了本片的逻辑性。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看high了,这是一部好电影,跌宕起伏,又不乏悬念,看主角逢凶化吉,周旋于黑白之间,感觉是看了一本网络小说,让人看爽了,但又要不断发动大脑才能跟上电影的节奏,有些细节还需要仔细思索,看过第二遍才明白。
看到主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马修•麦康纳,是一个著名律师,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以及工作经验,更懂得变通的处理事情。
在检方眼里是一个为那些犯罪人物开拓罪名的混蛋律师。
电影开头,从一开始就展示了片名的由来,米克哈勒(马修•麦康纳)的座驾是一部林肯汽车。
并且在开始时,米克哈勒的好友瓦尔为他介绍了一个富豪的案件,也是电影中最主要的案件,路易斯•如雷,被检方提起公诉,罪名持械性侵与重伤害。
去看自己的当事人路易斯•如雷,并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之后米克哈勒开始处理几个案件,展示其处理案件方法方式,并且为那些罪犯代理案件,而且赚钱的方式不拘一格。
注意开头这几个案件,在之后的剧情中都有作用。
而且电影中出现的人物都有其作用。
随后,和自己的调查员一起去和路易斯•如雷查看案件。
这里有一处细节,即让路易斯•如雷支付工钱,而不是其母亲,因为这关于美国的法律,米克哈勒成为路易斯•如雷的律师,则必须保护客户的一切信息资料,违反则后果严重。
从路易斯•如雷那里了解的案情,并让路易斯•如雷发誓自己所说没有撒谎,虽然这很幼稚,但是这关于米克哈勒的信仰。
米克哈勒和调查员开始调查案情,发现了一些漏洞,然而出现了一些差错。
事情一步步走向另一面。
在看的过程中,案情扑所迷离,一直在猜谁是凶手,最后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套路,我们的主角米克哈勒一直被蒙在谷里,并且米克哈勒的好基友兼调查员被杀害,而且栽赃陷害米克哈勒。
看米克哈勒如何解除危机,反转剧情,实施正义。
在米克哈勒心中一直有自己理解的正义,不是检察官口中的正义,因为检方也有可能栽赃陷害,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
在这里提一下法律中的一些知识,程序正义,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文化观念中,案件不仅要判的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实体正义(效率、目的或者说是目标)是刑事诉讼法的专有名词。
是指通过刑事诉讼过程而实现的结果上的实体公正和结果正义。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犯罪的人受到刑罚;2、无罪的人不被定罪;3、罪刑相适应。
而实体正义是注重结果的合理。
对于这方面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去查查资料。
最后容许我打个广告,我的微信公众号1895电影,每天推荐一部好看的电影!
影片刚刚开始的时候,为米奇开林肯车的司机跟律师米奇说,你要是当街头混混,一定混的不错。
律师,本来就是混江湖的。
剧情基本上是:米奇代理了一个强暴故意伤人案件,后来米奇发现,他在这个案子的委托人路易斯,很可能是他之前代理过的另外一个凶杀案里的真凶。
而在那个案子里,他并没有帮他那个很可能无辜的委托人脱罪,反而劝说他认罪以达成诉辩交易,也因此纵容了路易斯逍遥法外。
当然,米奇最初是处于一点点基本的良知,开始发掘真相。
但路易斯为了阻扰米奇,迫害了米奇的伙伴私人侦探,还意图嫁祸给米奇。
因此,米奇必须反击到底。
但是,律师委托人特免权要求,委托人向律师披露的犯罪行为,除非会造成现实的危险,否则律师不得披露。
所以,米奇知道了路易斯的罪行,他也不能说出去,因为他是路易斯的律师。
可是,咱们的米奇,是“即使混街头也会是个好混混”的律师,所以他也并非善茬。
首先,他竭尽全力为路易斯辩护,帮助他脱罪,履行他作为路易斯律师的职责;然后,他设法让某个与路易斯同时被拘留的狱友出庭,当然,是伪证,说明路易斯曾吹嘘他之前杀人却逍遥法外,从而引起警察的重视;最后,他又指出这个狱友有做伪证的历史记录,因此他的证言不足以采信。
于是,在这个强暴故意伤害案里,他帮路易斯脱罪了,尽到了他作为律师的职责;但是他又巧妙的让警察对路易斯之前的罪行产生了怀疑,从而使路易斯在其他案件里的行为得到了惩戒。
讲律师的电影里,特别是美国电影里,经常会讲到律师的道德困境,一般离不开这几个问题:1、律师-委托人特免权(lawyer-client privilege),也有说成律师特权或律师保密义务。
简单的说,如果委托人不能向律师尽可能全面如实的讲述他知道的情况,律师就不可能为委托人辩护。
但是,委托人很可能会担心自己说的东西,被律师拿给警察举报,或者即使律师不主动举报,万一警察问起来,律师也撒谎也不合适。
所以,律师职业规则就给与律师一个特权,或者说是业务,即律师不得将他知道的委托人的情况,告诉任何其他人,除非委托人说的情况可能导致即将发生的犯罪行为。
米奇就是因为陷入了这个特免权的障碍,导致他无法举报他发现的路易斯犯罪。
好多律师电影也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中国法律之前没有给与律师这个特权。
但是中国的律师江湖气更重,要么是知道了,装作不知道;要么是知道了,也帮助委托人保密,但是不留下任何证据让别人知道他知道。
2、律师不得主动退出代理。
简单的的说,只有委托人可以炒律师的鱿鱼,律师不能炒委托人的鱿鱼。
这个规定中国也有。
主要是为了防止律师发现打不赢、无利可图,就不干了,导致委托人来来回回换律师,不能好好的辩护。
米奇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能炒掉路易斯,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
总的来说,米奇不是个真正守规矩的人。
律师职业行为规则,对他来说,只要不影响到吊销执照,他都会去做。
但是比大多数律师更进一步的是,他私底下还是会做违反职业规则的事情。
比如,他会“陷害”自己的委托人。
很难说,米奇是个好人或坏人。
律师本来就是一个独特的行业,每一个律师都是天使与恶魔的统一体。
一方面,他得赚钱,赚委托人的钱,当然得为委托人办事,也就是英文里说的hied gun,被雇佣的枪,中文里我们叫“狗腿子”。
事实上,大多数律师,都还是hired gun。
毕竟,他得赚钱,法律也要求他必须忠实于他的委托人。
但是,另一方面,律师、检察官、法官都是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学校毕业,看同样的书,近似的职业经历,只是在法庭上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律师又必须受到自己良知和职业上正义感的牵绊。
所以,律师一直在这二者之间摇摆。
关于剧情已经有很多人剖析了,说点题外话。
前不久我建议一个朋友去考司法考试做律师。
该朋友说:我不喜欢律师,律师不都是眼里只认钱,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的吗。
恩,这就是很多人眼里的律师。
为了坏人辩护,而坏人往往是有钱的,于是就成了为了钱辩护。
我眼里的律师,也不咋地。
说好听了叫精明,其实也就是市侩狡诈,透着一股子让人防备不得亲近的气质。
可惜我自己也在做这一行,所以有时候想想别人眼中的自己,心里顿生凉意。
有资料显示女律师90%不愿嫁男律师,就是这么一回事。
别说国人对律师不理解,外国人也差不多。
我听到过很多律师下地狱的“笑话”,分享一个:说有个工程师死了上天堂报到,天堂守卫说你走错了,你应该下地狱去。
于是工程师就下地狱了。
一段时间后,上帝想到给撒旦打个电话,说哈喽老兄,最近过得怎么样。
撒旦打了个喷嚏说:嗨我过得好极了,我这边来了个工程师,给我们鼓捣了马桶、热水器、微波炉等等所有现代化的东西,而且你还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新鲜花样来太哈皮啦!
上帝听了就非常不爽,说哦那个工程师我知道,他走错了,他应该回到我们天堂来,你快把他放上来。
撒旦说去你妈的,他就在这儿哪都不去。
上帝就愤怒了,说我要告你!
撒旦得意的环顾一周,慢悠悠的说好啊,你去告啊,可是,你上哪儿去找律师呢?
律师是不是邪恶的代名词,不是又为何放过这么多坏人。
影片里米克和妻子感情那么好,为什么会落得离婚,没耳君如是问我。
我很理解啊,作为一个检察官,兢兢业业的想把坏人绳之于法,而律师老公却不断在钻空子找漏洞把你的辛苦付诸东流,son of the bitch!
在美国这俩行业根本就是相克的,其实这俩走到一起才比较奇怪。
中国就好多了,反正律师也基本做不出让检察官气得半死的事……而且检察官还有法官撑腰。。
那个不肯当律师的朋友说,美国不是有很多著名的案件吗,儿子杀妈妈的,老公杀老婆的,最后都无罪释放了,你不觉得这很可怕吗。
我说中国也有很多著名的案件啊,比如赵作海案,你觉得哪个更可怕。
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好,还是放过一千不错杀一个好?
对律师而言,是后者,对中国的法律而言,目前倾向的是前者。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案件,都是为了完善法律制度、完善侦破手段、维护程序正义。
如果铁证如山,再高明的律师,也无法让嫌疑人脱罪。
所以,请你们公安、检察院,再努努力。
但是也请法院不要再和你们站在一块儿,那让律师形同虚设。
片中提到了一个中国没有的制度:诉辩交易。
这也是外国律师比中国律师牛逼的原因所在。
对老外律师来说,你们想破大案子,我手里有线索,我们做个交易吧,给我当事人一个什么样的判罚,同不同意在你,给不给你线索在我。
或者你想给我定罪,但是你没证据?
OK,我认罪,但是你要给我当事人减刑。
而在中国,这个叫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也就是你可以立功,你也有义务坦白。
但是立功之后给你判什么,坦白之后到底从不从宽,sorry,这个是我说了算,你就等着吧。
结局往往是坦白了,但是罪行重大,我就不给你从宽。
那么劝当事人坦白的律师就傻逼了……妈的写到这里觉得中国的刑事辩护前景一片黑暗。
律政的片子大多比较严肃比较鲜明,比如说《永不放弃》里面罗伯茨那种伸张正义的坚韧,还有《律政俏佳人》里面好人坏人当下立见。
律师,大多也是职业信仰高于一切。
这个流氓律师不这样,一开始你甚至觉得他有点坏。
贪财,还耍滑头。
混在黑道里也是一个人物那样的。
慢慢你觉察出来,其实他的痞性里,还透着点儿人味儿,而且从他吊儿郎当的举止里面,越来越显出智慧来。
好人坏人,无辜或者有罪,其实不那么分明,根本也不该表现得那么鲜明。
就如同走在大街上,你能真正看出经过你旁边的,西装革履或者衣衫褴褛的,到底谁好谁坏?
谁看着乱七八糟但是有颗纯洁的心,谁道貌岸然但是一肚子坏水?
而这一切放在法律的体制下,又多了层有意思的味道——放大的,经不住推敲的,暗线,还有机智。
这部片子情节紧凑,而且总出现些让人意外的事情。
最后你不得不佩服编剧,而且你会觉得爽快。
片名:《The Lincoln Lawyer》(《林肯律师》) 年代:2011年 国家:美国 导演:Brad Furman(布拉德·福尔曼) 主演:Matthew McConaughey(马修·麦康纳 );Marisa Tomei(玛丽莎·托梅);Ryan Phillippe(瑞恩·菲利普);William H. Macy(威廉姆·H·梅西);John Leguizamo(约翰·雷吉扎莫)
洛杉矶的刑事辩护律师Mick Haller外号“林肯律师”,不是他跟从事过律师职业的林肯总统有什么相似之处,而是他继承父亲的一辆林肯老爷车。
Mick不仅跟美国总统毫无关系,相反Mick跟美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总统区别还真不小,Mick作为一名律师他的委托人大多为黑社会、吸毒分子、小混混等各种边缘人群,厮混其中Mick本身也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常常利用这些人和使用一些摆不上台面的手段挣钱。
Mick的律师业务很难发大财,他倒也满足于现状的小打小闹。
令Mick想不到的是,天上还有掉馅儿饼的事,年轻帅气的富家子弟Louis Roulet通过Mick的朋友找上门来,指定要Mick为其辩护。
看到有钱人找上门来,对于诉讼费Mick是狮子大开口,高昂的律师费没有让委托人退却,简单的案情高昂的诉讼费让Mick暗自窃喜。
Louis的案子并不复杂,他被指控殴打并企图强奸应召女郎,但Louis声称自己的清白,是有人故意栽赃他。
Mick从控方指控的证据来看,Louis无疑是无辜的,案情看起来是如此的简单,似乎不废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一笔意外之财。
为了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Mick随即安排进一步的调查,令Mick吃惊的是随着调查的一步一步的深入,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的Louis竟然是谎话连篇的凶手,让Mick更为吃惊的还不止于此,Mick在两年前曾经接手的另一桩强奸杀人案犯罪手法也跟本案有诸多相似之处。
原来两年之前,Louis杀害了一名应召女郎并嫁祸于他人。
Louis在这名可怜的替罪羊招了妓女,并且与她发生了关系后,悄悄潜入妓女的家中,施虐之后并将其杀死。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名无辜者是杀人犯,Mick基于控方掌握的证据,以及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并未从心底相信这名替罪羊是无辜的。
Mick规劝这名无辜的人,如果认罪的话,还有活命的机会,控方会同意15年的刑期,而拒绝认罪则有很大可能走上黄泉路。
这名无辜的受害者在绝望中妥协,Mick最后与控方达成诉辩交易,对于辩方和控方来说这都是省时省力省心的做法。
对于Mick来说这是一场胜利,他为一名杀人的死刑犯争取到活着的机会。
现在看来Louis重金聘请Mick原来是处心积虑的阴谋,Louis知道Mick是上一个案子的辩护人,也知道是Mick的不尽心力直接导致那名无辜的人被送进监狱,现在Louis聘请Mick作为自己的委托人,不但是对Mick的戏弄,而且让Mick知道真相却没有办法透露真相,愤怒的Mick成了骑虎难下的尴尬人。
根据美国法律,律师与委托人之间严格遵循保密义务的规定,律师不得将他从委托人获得的犯罪信息告诉任何人,除非委托人说的情况是即将发生的犯罪行为或者是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
也就是说排除即时的危险行为,律师是不得披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任何的犯罪信息。
对于律师来说,誓言是神圣的,他必须对客户绝对的忠诚,这是维护律师伦理道德的根基,也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
法律也严惩对于保密制度的破坏,如果律师违规透露信息,就会面临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相应的法律制裁。
所以即便Mick对质Louis,Louis也坦然承认自己就是上一个案子的杀人凶手,因为这个保密义务形成的事实障碍,Mick不仅不能举报他发现Louis的犯罪行为,而且只能保持缄默,用心为他提供服务。
另外美国的法律也规定如果委托人与律师建立了委托关系,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律师不得主动退出代理。
也就是说主动权掌握在委托人手上,只有他能够决定是否继续聘用律师,而律师是不能主动解除委托关系的。
Mick不能撒手不管,还必须按照委托人指示做无罪辩护,充满愤懑的米奇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代理Louis。
游离在规则边缘的Mick在失去调查助手后,决定奋力反击,他必须在揭发Louis的罪行和保住律师饭碗之间寻找一条平衡之路,Mick不是个真正守规矩的人,他就用不规矩的手段来解决自己造成的局面。
Mick买通了曾跟Louis同在一个拘留所的狱犯,这名狱犯被不明真相的控方申请出庭作证。
这名狱犯声称Louis曾经在监牢里向其吹牛,讲诉了Mick办理的前一个案子中自己杀害妓女的若干案件细节,这些娓娓道来的细节显然只有凶手与警察才能知道。
Mick还申请负责上一个案子的警察和检察官到法庭现场,一开始满脸懵懂的警察和检察官,在听完这名证人的详细叙述之后,恍然大悟后离席而去,都明白上一个案子制造了一个冤案。
Mick选择的是一名曾经做过伪证的污点证人,Mick站起来指责这名狱犯曾经做过伪证,他的证词自然不能采信,Louis无罪释放。
作为Louis的辩护律师,Mick成功帮助了Louis脱逃了法律的制裁。
但是他利用了这名污点证人,让曾经板上钉钉的案子再次回到控方的视野,Louis在走出审判庭之后又迎来另一场拘捕,相信路易斯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Mick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好人,他手段不正当,善于利用规则,违法或者在违法的边缘游离,这或许是大律师不屑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但是在得知上一件案子的委托人是冤屈入狱,他承受着良心的煎熬,规则可以利用,手段可以卑劣,但是心底的底线一直横在那个地方,他不能逾越。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英文“无聊”怎么拼来着?
可以说这是马修·麦康纳近年来表现最出色的一部电影了。
应该是字幕出了问题,有些地方并没有看懂。找到好字幕再看一遍。
律师做到这个地步真牛逼 黑白两道通杀
不是很懂凶手想靠什么威胁林肯律师,威胁的后果,对于律师,最坏的结果声名扫地证词无效,但对凶手自己最坏的结果就是一件命案背自己身上了。不懂凶手还耍什么狠。凶手的放狠的方法有点像这样:“你瞅啥”,“瞅你咋地”,“再瞅我就动手了”,说着就狠狠的抽了自己两嘴巴子....
巨无聊
无聊
当律师这个职业承载于一颗正义的心时
有点老套。
what the hell?
我看过的马修麦克康纳修最好的电影。
Matthew McConaughey的翻身仗
不错,可以看看
本屁民在电影院看过的第三难看的电影!!!讲的什么几把东西!!差评不谢!!
律政电影不错~~剧情很值得推敲~~女王陛下!!!
好好一破案片被整成了悬疑片,有意思么?剧情也太扯淡了吧…
没看到这电影有多高分,睡着两次,里面有惊喜,发现了walter毒师。音乐屌,其余很普通,还有,总感觉男主走路怪怪的
马修·麦康纳饰演的这个亦正亦邪的流氓律师真是十足入戏,两个小时的电影也没有出现空白段落,始终丝丝入扣,编剧、导演、众演员都算在水准之上;不足的是法庭戏太弱没起什么波澜,而罪恶母亲的存在也实在显得刻意。★★★★
律师,贵圈真乱,手腕真多。他们都以为自己胜算满满是因为对这套体系了如指掌吗?法官所有的反应都能预料的出来?在我大天朝永远不用这么费劲。
林肯车里的痞子律师,台译名“下流正义”多么贴切。美剧演员大满贯。康奈利的原著据说更有张力,电影改编是有老人家参与的,这份上显然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