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曲尘封

恋曲尘封,上海上海,白相,生煎,爱比死更冷,Shanghai Shanghai,Wandering Days

主演:蒋雯丽,黄轩,黄小蕾,马思纯,罗辑,林栋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剧照

恋曲尘封 剧照 NO.1恋曲尘封 剧照 NO.2恋曲尘封 剧照 NO.3恋曲尘封 剧照 NO.4恋曲尘封 剧照 NO.5恋曲尘封 剧照 NO.6恋曲尘封 剧照 NO.13恋曲尘封 剧照 NO.14恋曲尘封 剧照 NO.15恋曲尘封 剧照 NO.16恋曲尘封 剧照 NO.17恋曲尘封 剧照 NO.18恋曲尘封 剧照 NO.19恋曲尘封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恋曲尘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3年,在一座即将拆迁的上海石库门老房子地板下,18岁辍学在家的轩(黄轩 饰),发现了一本被藏匿的日记。日记扉页上贴着女孩的照片,页间娟秀的字迹,记录着1975年的一段恋情。轩被18年前的女孩打动,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已经36岁的岚(蒋雯丽 饰)。在荷尔蒙的刺激下,一场无情的情感狩猎开始了。18岁的叵测少年,在时任大学教师已是中年的岚面前,不动声色地开始一幕幕还原当年日记中的情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听好了又是努力的一天呢兰桐花开心里的声音邪恶力量第五季一句顶一万句黑金营救邂逅浪漫女王们太平洋战争男上女下0.5的男人草原上的奇迹霍顿与无名氏全境封锁致命愿望热血激辩社变化的季节顽皮鬼黑色童话第二季我的麻吉女友甲A风云之辣球谍战古山塘魔力麦克百日的郎君银魂三叶篇夏至日会读心术的那小子神迹之上古传奇蛇女传说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一段穿越时空的错位爱恋

🎬《恋曲尘封》一本旧日记,一支素描笔,牵引出了老上海上个世纪,一段尘封多年的错位恋曲。

18岁的少年轩,在已经废弃多年的老房子里,找到了一本尘封多年的日记。

日记扉页贴着少女岚的照片,轩被日记中的少女深深打动,随之通向了未知的情感世界。

他用画笔画下心中 18 岁的岚,并将画像贴在了美院橱窗之中。

机缘巧合之下,这幅画像被已经36 岁的岚看见。

于是,出于内心深处的欲望与好奇,轩决定在岚面前还原日记里的情景。

原本只是一场对他人过往的 “复刻”,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少年陷入了炽热的爱情难以自拔。

在这场爱恋中,少年轩从一个懵懂青涩男孩,成长为能够直面内心的男人;而岚也在轩的爱中,治愈了过去的伤痛,重新找回爱的勇气。

时代变迁、岁月沧桑,当我们打开时光胶囊,那些曾经的记忆与情感,那些过去的美好与伤痛,瞬间如潮水般泉涌而来,让我们沉浸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恋曲尘封 (2014)暂无评分2014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吴有音 / 蒋雯丽 黄轩

 2 ) 花无百日红,电影再少年

2025年影院观影第82部。

前几日,在导演吴有音的朋友圈看到他发的动态:“12年前的电影处女作《恋曲尘封》,根据我的小说《爱必死更冷》改编,于2013年1月拍摄,定档2025年6月13日。

灯前十年事,和雨到心头。

run,Forrest,run。

” 其实那时候,十三年的时间在我心中还是无法具象化的,直到我看到电影,当(并不显得陈旧的)十多年前的影像在银幕上宕开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十三年是什么概念,以至于看完电影之后,我给片中一位主演发去了微信:原来您曾经那么美。

有时候,时间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走过去了很多很多,沧海桑田不是我们能够具象化感受到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时间真的就如同白驹过隙,在指缝间悄无声息地就溜走了。

电影《恋曲尘封》恰好也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爱情故事。

九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两个正是青春的少年:高考落榜的黄轩(黄轩饰)、看似有些呆板地罗辑(罗辑饰) 无意间闯入了一座即将拆迁的石库门老房子,罗辑的失足踏空让黄轩发现了地板下藏着的那本被老旧的日记本,翻开之后,扉页上那张黑白却明媚的女孩照片吸引了两人,一段尘封的爱情就这样被打开。

这个开篇有一点点像韩国电影《爱有天意》,同样一本日记本牵出的两代人的爱情故事的纠叠。

不过《恋曲尘封》倒是比《爱有天意》更加大胆,随着主人公轩阅读日记本中记录的十八年前的一段恋情,故事悄无声息地在这两个原本是平行时空的18岁少男少女之间展开,18岁的轩被日记本/故事之中的18岁的少女打动,他用自己的画笔画下了18岁的岚贴在了美院的橱窗之中,被已经36岁的岚(蒋雯丽饰)看见,两人开始了一段无法描述的爱情,以至于实在无法用上帝视角去窥探出,究竟是18岁的黄轩把现实中36岁的岚当做故事中那个18岁的少女,还是36岁的岚最终把现实中18岁的黄轩当做故事中那个戛然而止的少年所接纳。

看似两代人,却因为“爱”纠缠在一起,貌似石破惊天、却又合情合理。

我想导演想表达的,就是这种穿越时间的情感纠葛,一种可以忽略时间的爱情,在现在这依旧是一种非常大胆的爱情观设定,更何况这是一部十三年前的作品,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创作者是真的很生猛、无畏和自由。

当然,与轩和岚平行的,还有一对现实中的情侣:罗辑和玛利亚(黄小蕾饰),这是大多数人眼中爱情该有的样子,烟火气的憨厚男孩和神秘的妙龄少女,因为租房而闯入了轩(罗辑)的生活的玛利亚,满足着18岁男孩子们的一切幻想:娇美精致的面容、恍若夜莺的嗓音、游走在暗夜的神秘,超短裙、黑丝袜、高跟鞋,这些仿佛匕首般致命地刺在罗辑的心头,当然最终爱情也真的化作一把匕首扎进了少年罗辑的身体。

十三年前的黄轩真的很少年,即使现在还是有一种难得书卷气,但是黄轩的眉宇之间还是有了岁月的沧桑;十三年前的蒋雯丽还是明媚动人的,在故事之中也不会有着年龄断代的突兀感觉;十三年前的黄小蕾真的很迷人,完美地诠释了玛利亚这个精灵般的女孩子;十三年前的马思纯真的很青涩,和故事之中18年前的岚完美的重合。

不得不说,吴有音导演选角的眼光真的不错。

另外,就是在片中饰演姥爷的林栋浦,这位在沪上话剧舞台熠熠生辉的实力老头,简直就是故事之中那个倔强的上海小老头,这个角色有点点像前几年大火的《爱情神话》之中的老邬,是我们认知中那种至死也要精致体面的上海人。

在映后的VCR之中,吴有音感叹,十三年前,可以用一台摄影机慢慢讲述着自己想要表达的故事,我想那时候他肯定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需要这么久才能够与普通观众见面。

而又恰是十三年的时光,给电影更多的想象空间。

正是这十三年的时光,又叠加给电影不少力量,光影之中记录下那些曾经的美好,无意间造就的,是穿越时空的力量。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

好在,还有电影,可以定格/延续时光。

 3 ) 恋曲尘封

《恋曲尘封》是一部关于记忆、遗憾与重逢的电影,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段被岁月尘封的青春往事。

影片通过日记本、黑白照片、海魂衫等充满年代感的物件,将观众带回那个纯真的年代,让过去与现在交织成一首未完成的恋曲。

电影的核心并非只是怀旧,而是探讨记忆如何塑造现在的我们。

主角在翻看旧物时,那些被时间冲淡的情感重新浮现,曾经的误会、未说出口的爱意、以及错过的遗憾,都在回忆中被重新审视。

影片的叙事节奏舒缓却不拖沓,镜头语言充满诗意,尤其是光影的运用,让过去与现实的切换自然流畅。

 4 ) #恋曲尘封

《恋曲尘封》是一场青春梦,梦里藏着关于初恋的秘密,和一群人青春的求而不得,黄轩,林雪岚,罗辑,玛丽亚,皆是如此。

黄轩的求而不得,是18x18x18,是他的18岁,因为一本18年前的日记,爱上了日记中18岁的林雪岚,当两个人在现实中相遇,他又爱上了18年后的爱,他模仿着她曾经爱上男孩的种种,去吸引她的关注,去挑动她的心绪,到后来戳破窗户纸狂热地告白,最后只换来她此生不复相见的离开,而他也始终不知道她对他有没有哪怕一刻的动心。

林雪岚的求而不得,是她始终忘不了她18岁是爱过的男孩,死亡将男孩定格在了她的青春里,然而她却渐渐忘记了男孩的脸。

黄轩的出现唤醒了她的记忆,让她终究能够完成那一幅男孩的画,然而,改变不了男孩早已不再的事实。

罗辑的求而不得,是他怯懦内向的性格,让他即便喜欢上了大大咧咧的玛丽亚,却始终不敢说出口,静静地坐在歌厅听她唱歌,在她受委屈的时候为她出头,甚至献出生命,却也终究没有戳破那一层窗户纸。

玛丽亚的求而不得,是她注定漂泊的人生,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她背井离乡到上海闯生活,只在洗澡时哼唱家乡民谣时流露出片刻思乡,罗辑曾让她有过定下来的念头,而他的死让她开启了又一段漂泊。

唯一求而有得的,只有黄轩外公,一心期盼黄轩长大有成的他,终于盼来了黄轩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或许,只因为他已经活了大半生,早已不对青春时的种种耿耿于怀了。

《恋曲尘封》作为一部讲述老上海故事的电影,镜头里既没有外滩也没有黄浦江,有的只是不起眼的石库门和打麻将的邻居阿姨,没有精致,只有市井,鸡毛蒜皮和八卦琐事就如同撒在生煎上的芝麻与葱花,让电影充满了老上海的烟火气。

电影里,黄轩和罗辑的角色都是他们各自的本名,便叫“黄轩”与“罗辑”,而其他演员的角色则不是。

或许,就像很多男孩子的青春一样,青春记忆里的自己更加真实一些,而其他人的形象则多少带有情绪化的想象与揣测,想到这时觉得,或许《恋曲尘封》只不过是“黄轩”多年后的一场青春梦而已,一个只存在“黄轩”视角讲述的罗生门。

和我喜欢《推拿》的小马、《黄金时代》的骆宾基相似,《恋曲尘封》里,黄轩的“黄轩”的叛逆、意气与执着,多年之后,我依然会记得小马复明后在街头跌跌撞撞、骆宾基在萧红死后走在路上默默流泪,而关于“黄轩”,我想我会记起的是他在弄堂里被混混们追打的场景吧。

作为吴有音导演的处女作,《恋曲尘封》是青涩的,电影内,一个又一个角色求而不得,电影外,他终于要等到电影上映了,这是作为电影人的求而有得。

 5 ) 两个少年的意外死亡

如果是把这个电影当爱情故事看,那就当真是相当寡淡又矫情的了。

换个视角,这个电影的骨架实际是从两个少年的意外死亡撑起来的。

一切意外不能简单归之于偶然。

偶然是各种必然的某个交汇点。

结合1975年和1993年,不难联想彼时的时代伤痕是什么。

1993年的罗辑和玛利亚一个经营路边小吃摊,一个委身夜总会,这个就是下岗职工街头谋生的既视感。

如果说夜总会经理勉强可以和资本符号扯上关系的话,罗辑之死就是资本/权力对草根的戕害。

而1975年那个少年,就像是殒命于无序错乱的街头乱斗,导演在这里就是一点历史符号也不敢指涉了,其实也完全够用的隐喻到了。

简单说,两个少年都是被历史车轮碾过。

轩和罗辑的偷窥,是带有伪装的审视,是创作者想看清历史的脸庞,作画何尝不是想要描摹过往。

为何一直不能记清恋人的脸庞,其实就是审视历史的态度,暧昧遮挡了真实。

过去如何成就了现在,现在又会指向什么样的未来,这是创作者的潜在追问。

恋曲尘封:7.2分。

 6 ) 尘封的那段情愫,像梦不曾存在过

也是看到了12年前的黄轩了,青涩帅气,演技在线。

导演的长片首作,镜头语言像回忆胶卷一般缓缓铺陈开来,不疾不徐,配乐也出其不意。

里面很多镜子的元素和意象,还蛮喜欢的,映照过去,连接现在,映射内心,偷窥自我,既是时空隔阂,也是情感隔阂,有点《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味道,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青春悸动,但却不够原始、不够青春、不够凶猛。

日记本、画、生煎、海魂衫,都成为穿越和连接两个时空的物品,分别对应视觉、触觉、味觉,两个时代的爱情故事就在男主的刻意模仿中意外走向相似的悲剧,尘封多年的日记本终究又回归了尘封的宿命,是轮回的开始还是结束。

这段无疾而终的所谓爱情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切都像梦一样。

但男凝视角太重,偷窥洗澡那段真的不能忍,三番几次被性骚扰还不跑也不理解,以为女主在生煎铺里是逃离了那个环境,结果后面跟着是罗辑陪她在唱歌……他俩的感情线完全没有逻辑。

当然10多年前的电影,又被压了这么久,不能严格用现在的评价体系去评价,能走进大众视野已经很不容易了,导演说是用单机拍摄的,希望它有个好的命运

 7 ) 哇

在处理人物与事件时,导演大量运用了类似中国画中留白的手法。

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黄轩饰演的少年,蒋雯丽饰演的美术老师,黄小蕾饰演的酒吧歌手川妹子,他们前世今生的故事,导演都只给了略略地几笔,引发观众很多的想象,却也明确传达出他们的爱与痛,追寻与漂泊。

在处理人物与事件时,导演大量运用了类似中国画中留白的手法。

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黄轩饰演的少年,蒋雯丽饰演的美术老师,黄小蕾饰演的酒吧歌手川妹子,他们前世今生的故事,导演都只给了略略地几笔,引发观众很多的想象,却也明确传达出他们的爱与痛,追寻与漂泊。

 8 ) 恋曲

刚看了一部让我感触很深的电影,主人公阿轩偶然得到一本神秘日记本,由此展开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冒险。

影片里熟悉的上海元素太戳人心了——斑驳的石库门老弄堂、钢铁结构的外白渡桥,还有冒着热气的生煎馒头,瞬间把我拉回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

特别喜欢导演用记忆闪回的手法,让阿轩通过日记本复刻当年岚留下的"回忆录"。

最催泪的是罗辑这个角色,明明是为了帮阿轩对抗反派,却在寒冬里永远离开了。

而玛利亚带着对逝者的怀念,最终也选择离开上海。

每个角色都在时代洪流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种命运感特别打动我。

 9 ) 《恋曲尘封》观影有感

感谢@不散邀请去欣赏弄堂深处的光阴标本!

期待了11年的电影终于上映!

当上海老弄堂的蝉鸣穿过泛黄胶卷,在《恋曲尘封》的银幕上凝结成琥珀。

这部包裹着怀旧糖衣的影片,实则是一把精密的时间手术刀,剖开了记忆的肌理:当主人公推开石库门转角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轰然坍塌的不仅是斑驳的砖墙,更是被岁月封印的青春骸骨。

导演用浸透江南烟雨的镜头语言,将1990年代的上海折叠成一张泛黄的旧报纸。

霓虹招牌在雨夜里晕染成水彩画,弄堂晾衣绳上飘荡的的确良衬衫被风掀起又落下,这些充满质感的影像符号构筑起时代的容器。

在女主教男主画画时的镜头堪称神来之笔,两人若即若离的肢体语言与逐渐浮现的影像形成奇妙蒙太奇。

女主用相机给男主拍的照片被定格在相纸上的瞬间,既是私人记忆的存档,也是时代洪流的切片标本。

 10 ) 尘封的恋曲:当胶片成为记忆的灵柩

在数字洪流冲刷一切的时代,《恋曲尘封》以近乎固执的姿态将我们拉回那个胶片尚有温度的年代。

导演用光影作诗,摄影机如同一位怀旧的考古学家,轻轻拂去记忆表面的尘埃。

那些泛黄的画面不是技术的缺陷,而是情感的温度计,测量着被现代人遗忘的心灵悸动。

影片中每一个镜头停顿都像老式相机显影般徐徐展开,提醒我们:有些情感需要时间的化学反应才能显影其真实模样。

这不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而是一曲关于爱情记忆的挽歌,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这种对慢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温柔的叛逆。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