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结尾是告诉你,世界上不止有人(白熊)和鬼(黑熊),还有被鬼上身的人(灰熊),冒用他人身份在人世间生活着。
好像饿死鬼上身的警察领导仿佛是在佐证这一点。
他更可能亲手创立了第一诫,因为他本身就是个被鬼上身的人。
不让别人知道这个世界有鬼,这看似是在保护人类,其实是在保护被鬼上身的族类。
杂物科真正处理的对象,也许是那些不知节制的恶鬼,像变态教师那样最终安定下来偷取了他人生活的,反而被警察领导(灰熊的保护者)接纳了。
——既然你已经变成了灰熊,就安心享受生活吧,我允许你享有你的敌人的身体,凌辱他的女人,只是要严格遵从:第一诫。
第一诫,看起来很复杂,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只是我们脑子里是混乱的,所以看起来是混乱,难理解的。
混乱的原因是因为这里面有二个面,一个是明线,一个是暗喻。
明线是我们所不知道有鬼与没鬼的冲突,暗线是我们所熟悉的知识与事实的冲突。
而且明线与暗喻同时进行的,一条一条分析就简单了,先说明线。
第一诫,这个世界上没鬼,因为鬼是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而且鬼的出现会造成恐慌,扰乱大家,从大局来讲,说没鬼比说有鬼更好管理。
世界上没鬼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不要相信就行了。
小警察刚出道,不懂世事。
做事非常认真,结果查出了一个大案。
结果差点死了,但他运气好。
正好有一个鬼跟凶手有仇,所以现形帮了他。
于是他立功了,但他却坚持要说有鬼,而且坚信这个世界上是有鬼的。
他们局长肯定知道是有鬼的,但这样的文案提交上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就只能掉他去杂务科了。
杂务科是处理鬼的事情的,见的也就多了,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杂务科第一诫,这个世界上没有鬼。
意思就是虽然有鬼,但对谁都不能说有鬼,包括自己老婆。
于是余不管在哪总觉得有鬼,甚至到家里也觉得是有鬼的,造成家里的不安。
接着见识到了鬼的能量,他躲在人学生群里,你却认不出是谁,明知道就是他,他你依然不敢百分之一百确信,因为猜错了将会是非常大的失误,而且造成的后果将会自己承担,而人是很难承担这种结果的,然后传警察身上,无知的警察同事看穿制服的女警察与便衣,按直觉肯定更相信一身制服的女警察。
于是为难余,让上了警察身的鬼走了,去危害余的老婆。
余不顾一切去救老婆,结果老婆被上身,然后再通过老婆传给了余,上了余身体的鬼就去灭掉那个跟他做对的部门——杂务科。
然后看到郑,又设计把郑杀了。
然后又去做口供,说郑的老婆上身,传给了郑,然后他才杀了郑的。
我们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供词依然提到了鬼,但是上司却对这次供述表示很满意,还升了他的官。
这是明线,明线是鬼故事,说的是一个鬼报仇的故事。
现在我们来说说暗喻。
因为这部电影暗喻比明线更主,可以说是以暗喻为主的电影所以看起来有看不懂的意思。
首先我们把这几个名词代进去。
第一,余文乐——代表一个没有经历的年轻人。
第二,鬼——代表邪恶的事情第三,世界上没有鬼——代表邪不胜正的教育第四,郑伊建——代表一些被打压的卫道士这样,这部电影的暗喻就很好理解了。
一个年轻人刚出道,很认真的做着工作的每一件事,他有他的理想,他想做警察,当英雄。
当他发现有人做了坏事,他会拼命的捍卫正义。
但还没出手坏人就先动手了,坏人总比他要先知先觉,因为坏人早就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要发生决斗了,所以好人永远斗不过小人。
终于因为意外,斗败了小人。
但上司却要他改口供,其实是希望年轻人屈服现实。
年轻人还是报着自己的理想,不屈从。
所以上司没办法,只能帮他归类,归在哪一类人呢,归在又臭又硬的卫道士这类里面,因为毕竟有时候还需要用到这类人的嘛。
在里面他见到了做了很久的郑伊健,一直被邪恶压迫的郑伊健第一天就告诉他,邪不压正。
就算自己不信,也要这样说,因为这是为了让大家相信而努力过好生活,不让大家绝望。
如果大家知道了这个世界其实就是靠玩权术,耍手段才会获得衣锦还乡,那还有谁会努力学习,真正建设社会。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看着杂务室的轮椅男,他就明白轮椅男这种人平时看起来像是动不了,没有战斗力,但有时候也会站起来为那些卫道士办事,与邪恶做斗争的时候他发现不像以前想的那么英勇,没有光环,只是暗淡无光,甚至做了好事还要因为大家不理解而受处分,一切都要自己承担。
他在与邪恶做斗争的时候,他了解了邪恶有多大的能量,能调动起每一个人来。
而且正义与邪恶交织在一起,我们跟本分不清楚,又不能靠猜。
等到精疲力尽的时候,邪恶就会渗透进来。
他们有时候穿着代表正义的警服,有时候是可怜的学生,直至最后渗透到家人。
当你没办法防备的时候他甚至占据着自己的灵魂而不自知。
到最后出卖以前的战友,铲除异已,成为邪恶的傀儡,借着自己的身份更加留毒于世。
最后,只要跟邪恶同一条线,什么供词都会有人相信的,只是自己胜利了,亲情或爱情都没有任何意义了,自己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
当然里面的剧情都可以把这些代入进去,这里就不一一写出来了。
里面惯穿明线,暗喻的一句话—— 在分不清黑白的世界里,千万不要靠猜。
整部电影的主旨是:第一,我们一直在接受愚民式的教育,邪不一定不压正,就像余文乐最后被鬼占据了身体,撑管着与邪恶做斗争的杂务部门。
第二,邪恶的能量很强大,而且影响很迅速。
有时候会影响到亲人和自己的生活,最后影响到自己。
然后自己成了自己所恨的人。
这戏给我的感觉是剧情薄弱。
鬼要上身这么容易吗?
一上了就变成三魂少了七魄,那自己的魂去了哪?
没有说服力。
凶手的鬼魂能肆虐,难道郑伊健和余文乐死了之后就不能反击吗?
还有,鬼要怎么死?
被枪打死就行了?
电影最后是坏人(鬼)胜利了,导演想表达什么?
这样的结局并没有正面意义,相信票房自然不会好的。
郑伊健与小女孩的情节可有可无,可笑的是当恶鬼到学校报仇时,小女孩突然出现说“送外卖”!
哈哈,在这么非常时刻竟然会有人莫名其妙的插入,好突愕。
谢宛谕的演技缺乏自然。
余文乐出院回家时的亲热表情,好像是做给人看。
还有,余文乐在医院这么久,这女人似乎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就是这么牵强的把她带进来了。
最扯的是,杂务科的警员可以见人(鬼)就杀,谁向死者的家人交代啊?
戏里的局长说会低调处理,学校无缘无故死了这么多人,还能低调啊?
鬼出现的画面并没有让人惊吓,倒是余文乐被吓的表情比我们严重。
咳,这部戏是失水准了。
不值得推荐,进戏院看也是白花钱的。
我要说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片子,至少好几年没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港片了。
也许在这里很多朋友要提出质疑,这片子有很多剧情漏洞,也有一些逻辑错误,应该算是烂片。
确实,就象我之前的一些回帖一般,提出了好几个剧情根本解释不清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时候,却会发现所有疑问是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影片的一开始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个黑白不分的世界里,凡是不要靠猜。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之后的剧情都在跟着这条线在走:小阿SIR在追人,前面一个其实也是警察;游泳池里李国强解决了排水口的头发后我们以为没有鬼,其实鬼是存在的;电话男坐着轮椅,以为他残疾,其实是正常人;黄SIR平常抱着酒瓶疯疯癫癫,我们都以为他喝的是酒,其实是水;在电影院里黄SIR和老头理论,其实老头是鬼;...一直到最后李国强向上司描绘的事情结局,其实他才是被附身的鬼.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推测的结果大有出入.这就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能理解这个逻辑片子就很好懂了.所有我们对一些剧情提出的质疑也只是影片展现给我们的表象而已,也许它们全部另有隐情.最后我们知道鬼也会依附在傀儡的身上去生活下去,那么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这是个黑白不分的世界,因为你都不知道身边的人是人是鬼.
1、恶鬼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在学校楼顶拉着另外5个女学生跳楼后,摔在水泥地上,被压在最下面的恶鬼竟然还没死(尸体堆中间位置的另外一个女学生还在抽搐,其余几个女学生都没有反应),并迅速的上了走进身边的一个女警察的身,开枪打死一名男警察后逃走。
2、在李警官(余文乐)追踪被恶鬼上身的女警察时,在知道恶鬼要去家里报复自己的女友的情况下,却没有找个理由用手机通知女友不要回家,而是急冲冲的赶到家里捉恶鬼,这摆明了让恶鬼捷足先登啊。
剧本的细节还需要打磨,电影会上一个层次。
1.关于黑熊白熊灰熊先剧透一下,电影里那个关于熊的故事:猎人以为森林里不是黑熊就是白熊,结果他被一头灰熊吃掉了。
我理解这里白熊指的是人, 黑熊指的是鬼,人们往往认为世界上不是人就是鬼,两者是黑白分明的,但万万没想到,其实现实中还有被鬼上身的人,结果很多人被这种“不人不鬼”的“灰熊”害死。
2.关于“第一诫”第一诫: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
只有少数内部人士才知道这是扯淡。
我认为这一点其实映射了社会,暗示我们其实有很多最最基本的、在人们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规则其实是骗人的,是为了掩饰真正的真相而编造的,比如某法第一条、某章第一条等等,很有可能都是政府为了控制群众而设定的。
也许真的存在某些现象,世界上只有少数人知道,而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是被蒙蔽的。
3.关于黄Sir与杂物处黄Sir为啥会在这个部门工作呢?
我猜是因为他也经历了同样的遇鬼事件,也就是那段他开枪打小鬼的回忆,成为了少数知道真相的人,才被派到这里工作的,正如余文乐的经历,见鬼--不肯改口供--被派到杂物处,即唯一知道真相的部门。
而有这种经历的警察太少了,所以上级会说“黄Sir等退休等很久了。
”4.关于黄Sir喝酒其实黄Sir也不是一直喝白水的吧,至少那个小妹给他送的都是真酒。
黄Sir真正的目的是,想让自己醉的时候就醉,需要清醒的时候也可以不醉但让别人以为自己醉。
这是他用来麻痹自己蒙蔽别人的手段。
还能有什么法子呢,他这个身份,明明知道真相,并且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但对外要作出“合理科学”的解释。
从他跳舞这个爱好里可以看出他是有激情有追求的人,但这个工作却注定他不能太突出,每天的任务就是见鬼然后抹稀泥。
如此重压、扭曲、纠结的生活,只能借助于酒了。
本篇文字的第一诫 由唐永健执导的香港电影<第一诫>不是一部鬼片.网上有好些评论文字, 说电影<第一诫>故事逻辑不通, 鬼故事桥段未见独特未够恐怖等等.此类文字的出现, 是因为不少人把<第一诫>当成鬼片.* * *何谓第一诫? 第一诫是明文规定必须遵守的前设规条.正如所有法律条文都用法定文字和文字之特定语言逻辑写成, 然而对法律文字的诠释方法, 可以是无限的.是以才有形形式式在法律条文上做文章的官司纠纷.* * *电影中, 香港警队杂务科第一诫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电影中, 我们知道, 这第一诫的表面文字解释, 是警队严格要求大家遵守的自欺欺人方式.* * *电影中”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这第一诫条, 究竟要告诉观众什么内在讯息?对于电影的内质思考, 导演透过电影语言试图多番提示.导演用一个军装警员尾追一个便装男人作为电影开头, 并以旁白问观众:” 画面中正在追逐的两个人, 到底谁是警察? 其实, 他们两个都是警察, 不过一个是军装警察, 一个是便衣警察.”另一次, 杂务科的职员忽然从轮椅上站起来, 问满脸惊愕的余文乐: “你以为我坐轮椅就是跛子么?不要太相信表面啊.”一种简单的猜测, 导演一再强调杂务科第一诫, 其实是要告诉观众, 就算片中的后半部份如何卖力地表现恶鬼与捉鬼者的斗智斗力, 也千万不要相信这是一部鬼片.* * *在我们人生当中, 每走进不同领域不同圈子不同的人际关系, 都有各种既定的第一诫.第一诫绝对是表象, 关键是我们如何在第一诫之下应变,存活.* * *世上最吊诡的, 莫过于很多事情既是假的, 也是真的.是以, 当有些人告诉我一切安好繁荣安定, 另一些人告诉人告诉我危机四伏一触即发, 我全部都相信.信者未必得救, 但至少一切都已有心理准备.* *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妻子将要离开丈夫一段日子, 临别前向丈夫赠言第一诫: “你要记着, 无论任何情况, 你妻子这一生只爱你一个.”妻子离开后三个月, 隔邻的好友告诉做他, 说看见她妻子在外面勾引男人背夫偷汉, 甚至跟多名男子淫乱.第二天, 妻子回来, 两夫妻再次如常生活.* * *每个人都可以定自己的第一诫.我的第一诫是明天会更好.
其实第一诫是这个意思,世界上根本没有鬼,有鬼的其实是人的内心,在停车场余的精神已经错乱了,往往一些简单的事,在他眼里看起来就是有鬼,这一切都是他为自己找的借口,就像他老婆讲的,他已经心不在焉了,思觉失调也就是人格分裂,所以还是那句话,第一诫……他为什么要杀郑伊健他的动机是什么?
很简单,其实他杀太多人了,他认为那些都是鬼,其实呢?
是郑知道了他太多的事,本来是最后一天了,郑要退休了,而他呢?
约了郑去那个地方,开枪杀了他,而他的女朋友也被他弄成植物人了,最后的那滴眼泪就已经证明她还有感觉,只是已经麻木了,鬼根本就是借口,人性的分裂才是无法挽救的,就和无间道的刘建鸣一样,很不错的电影,如果以为是鬼片,那真太可惜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跑在马路上,只有后面的那个人穿着警服,高呼“站住”,可是……他们两个都是警察,前面的那个是“便衣”,而在前面更远处的才是歹徒。
一个人从你看见他的时候就一直坐着轮椅,而且能够熟练使其代步,可是……他的下半身什么事情也没有,甚至还能大言不惭地教育你:“别什么东西都靠猜!
” 一个女孩吊在一个离地不到两米高的晾衣架上窒息而死,重案组肯定了她不是自杀,可是……她的的确确是被附身之后自虐而死。
追捕的时候,李国强看到一个女生起身逃出去,抬脚便追,可是……人家真的是无辜的——至少暂时是。
两个警员看见一个男人向一个身穿警服的女警举枪,毫不犹豫地认为他袭警,将其拷倒,并在其辩解是“自己人”时丝毫不予理会,可是……人家真的也是警察好不好?
因为他会背警察守则前三条!!
所有认识黄Sir的人都以为他随身携带的小酒囊里装的是酒,可是……直到他死,酒囊成为遗物,倒出里面的液体才知道,其实那是水。
一个人持枪入森林,打算猎熊,他以为自己将碰上一只黑熊或者白熊,可是……结果他被一直灰熊猎杀了。
………… 没错啦!!!
这就是一个猜想不靠谱的故事——至少在结局处,你猜得中前头猜不中后头!
杂务科办案的“第一诫”: 警方每天收到185个电话,打劫、打架、杀人、绑票……占了180个;另外5个,就是家里有点怪事——杂务科就只好来看看。
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第一诫:“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
好吧,那什么是“第一诫”?
就是最好的借口!
把人类不该知道的真相遮盖掉!
当黄Sir搂着送外卖的女孩送给他的充气恐龙大跳“艳舞”——全片少数令人心情明亮的一幕——时,观众随之心中一宽,却不知这只是导演的一个障眼法,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已经杀戮四起。
如果不把它们惹毛,它们不会轻易上人的身——即使只需轻轻地碰一碰;而一旦让它们上了身,他们当然不会轻易罢手;玩厌了,只需要碰另一个人就传过去了,然而之前被上过身的人便只剩下躯壳,不见了三魂七魄……所以,“这个世界有很多种鬼,大多数都是幽灵,个个都被锁在一个伤心的地方。
但是有一部分的鬼,因为恩怨、仇恨,它们会踏上另一个旅途——人传人,直到到达一个终点。
” 跳舞的“第一诫”: 握住舞伴的手,千万不要放!
交际舞很棒的黄Sir这样教李警官。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如果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那么女人只好哭着笑!
不是第一次听他说辞职,不是第一次要跟他开间舞蹈学院,却是最后一次对他抱有希望。
就说好奇心能杀死猫,人家猫有九条命,何况人呢!
童军要日行一善,是社工就要牺牲,神父会上天堂,“自己人”会明白的……那么自己的老婆呢?
怎么就不行了呢?
人类的确有多重标准!
本来以为只要证明老婆没被上身,跳完最后一支舞就可以走了,因为那是他作为警察当班的最后一天,可是……没得选!
全片从3/4处进入高潮,观众被牵着鼻子走了一遭,结果到了末了才发现,所有人都被买完油条回到家,打开音响播放出优美的音乐,然后走进内屋与妻子温存的李警官骗了——因为他从狂奔到家救妻子的那刻起,就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李国强;之后,他捣毁了一直跟鬼打交道的杂务科;然后用计把黄Sir单独骗出来解决他;最后只需跟那个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的上司讲述早就准备好的“实情”,万事俱备就等升职喽!
所以,所谓真正的实情就是没有拯救,也没有那赚人眼球的最后一支舞,有的只是两个被孤零零遗弃在世间流泪的女人;唯一不同的是,她们一个失去魂魄任人摆布,一个回忆疮痍远走他乡…… 至于那个在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的处长,毫无疑问地“见鬼了”——因为他只长了一张嘴,而没有眼睛!
当初让李国强进杂务科,想必是相中了他的执着和能看见鬼的能力,只可惜…… 那么那则有关灰熊的寓言呢,在本片里倒不见得是凸显什么多重人格,我觉得更像提醒我们别被所谓的“常识”和自己的思考模式绑死了,不过……该提醒出自一个已被上了身的“人”,未免有些讽刺啊!!
该片先后让我想起了另外两部片子——《黑衣人》和《神探》。
《黑衣人》努力让人们相信地球上有外星人,而《第一诫》则是高调地嚷着“世上本无鬼”,实则搞得喊话的人都被梦里溜出口外又吞回的实话卡死无数。
至于《神探》,它想说“人心难测”;《第一诫》当然不甘示弱地反驳:“你以为鬼好糊弄!?
”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对这部电影更加迷糊——很好!
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只需记住,这个“第一诫”,很难戒——“警戒”的“戒”!
看完电影感觉电影的结局很阴暗,太绝望了,但是这种绝望又是由很多站不住脚的设定来支撑。
我有很多疑问:1.电影中的设定是鬼上身只要碰一下,但是电影院里的老伯是没有接触,只是化成一缕烟都行吗?
2.从楼下掉下去,领头的居然还没死,如果掉下去死了,就无法进行上别人的身啦,那只鬼怎么敢肯定掉下去不会死?
3.自己上吊的和淹死的怎么上其他人的身?
不是活人死就没有宿主了吗?
4.他老婆的最后上船走了,那尸体在哪?
不就与口供不合?
5.一开始那个鬼和余文乐都相遇了,怎么不直接上他身?
如果说他想要慢慢玩,那他怎么马上回去就上余文乐的老婆身并接着上余文乐的身,根本也没有慢慢玩呀?
6.如果余文乐可以在警局杀死轮椅哥,为什么不可以也在警局解决上头?
从操作性来讲,上头肯定会对余文乐没有防备呀,背后直接一枪就可以啦。
从事后解释来讲,既然可以解释轮椅哥的死,肯定可以顺便解释上头的死吗呀。
7.为什么他的上头一开始不肯告诉他,上头都要辞职了,而且进到这个部门肯定需要知道呀,不然怎么正常工作?
8.余文乐被两个便衣抓住,应该拿着枪就背守则呀,如果没想到,也应该先等待再想一下其他办法呀,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自己是警察呀?
反正就不那么快放下枪就对了
最怕鬼片了。T-T一群学生辫子连在一起的跳楼场景无法忘记。T-T
头发,头发……
觉得这片不错啊,比那些所谓的国内恐怖片强多了
不要以为披散头发眼发白光弄大片血和灯光音乐就能吓倒我..
难以定义,可能同我细胆怕睇鬼片有关?不过呢出嘢算係我卄年嚟第一出一个人睇完嘅恐怖片,重要係响十二点。不过,我连死都唔惊,鬼,又有乜好怕?最后的镜头意味深长,睇完硬係觉得唔多舒服。
结局出乎意料
我最爱的鬼片
作为一部鬼片足够吓人了,看到了邪恶力量的影子。。另外结局没想到,但却有漏洞
还行。原来最后的鬼是xxx,在前面我们都以为鬼会去找他老婆时,的确就是如此的,有个躲在门后拍摄的镜头,就像有人在那里看的样子。那之后的故事都是鬼自己说的。
逻辑不通
恩,多给一星给结局。
最后的谜底还有点意思,但明明是鬼片,为什么觉得还是在看偶像片呢?女鬼们的眼神也水灵通透的很,好像吓完你转身去开时尚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伊面和婉婉的舞。
08nian9月
结局出乎意料!!
氛围什么都很好 挺精良的恐怖片
精彩的结局欺骗~~~~不过对于社会来说,太阴暗了~~~
鬼,无处不在
鬼片又有新玩法。鬼上身比僵尸、吸血鬼的牙口接触以及外星生物的入侵寄生更为快捷方便,碰碰就能传染,而且破坏力强大,貌似又没啥限制,既有意识也懂伪装,白天晚上还能通吃。这出人鬼斗的戏码完全没胜算。它不似港片,反倒像日本片。镜头语言有着不同于一般港片的处理,一些细节很有意思。郑伊健的角色则是味道十足,脱去了装嫩的帅哥形象化身孤独的硬汉大叔,风衣香烟视酒如命,放着老唱片抱起充气恐龙偏偏起舞,很有感觉。影片开头很抓人,结尾残酷有力,有cult片潜质。新加坡导演唐永建为恐怖类型片又提供了一条仍有开掘潜力的新点子。
开始的设置总让我觉得是个突破电审的新路,越拍越乱码七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