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浪费了这个强大的幕后班底:摄影李屏宾 剪辑李栋全 艺术指导赤冢佳仁 服装设计吴里璐!!!
剧情是有点儿老土,可是这么新颖的形式应该足以弥补了,可就是没一个好编剧!!
真的可以看出周杰伦很用心,可是和不能说的秘密真的没法比,一个可以有8.5分,另一个就只能打6.5分了。
我在片尾没有看到编剧的名字,只看到了,故事周杰伦,而不能说的秘密有编剧杜致朗。
在影片幕后班底依然非常强大的情况下,整个电影没能呈现出一个令人满意的面貌,真是非常遗憾啊。
或许就差在一个编剧上了。
影片的节奏很有问题,一个个歌舞片段把电影打乱的支离破碎,虽然单个看来每个片段都还不错(我尤其喜欢徐帆唱的我我我我会烧菜的那个片段)。
当导演想塞进太多的东西的时候,一个好编剧可以帮助他舍弃一部分东西,尤其是周杰伦在这部电影里夹带了太多的朋友(真的有点儿囧,不怕剪片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剪吗?
)在我看来这个剧本其实应该很适合舞台音乐剧的!!!!
然后还有台词的问题,说不上来,但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头众帝后酱油打的让人不忍直视,我就不说上映前我有多期待王学圻,徐帆,和曾志伟的表演了。
纯酱油,太纯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片子就缺一个编剧帮着把故事好好讲一讲!!!!
只需一个流畅的剧本(不管多老土都成),再加上这么用心的制作,一定比现在强很多。
继续看好周杰伦的导演生涯,只是导演和配乐以外的事儿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吧。
补说一句,当我看见原声带有30多首音乐时就有些担心,因为这些东西的加入很考验功力的,对于一部100分钟左右的片子来说,20首左右的音乐就应当足够了,这还得是和音乐相关的片子。
三小时的海上钢琴师大概好像才有27首,歪小子斯科特,不能说的秘密等好像都在20首左右
作为十年杰迷 说实话开始只是觉得一定要捧场 对于电影不是很期待 以为会很油 但是 看了之后 真的不得不服气 杰伦你真的太屌了!
画面音乐什么太棒了。
真的值得去电影院欣赏!
原本看预告看海报什么的说实话真的无感,但是,真的观看电影的时候,你真的不得不服气,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种人,不管做什么他都很屌,当然,这也是努力的结果。
不肯要有名的女主角,不想拍重复的毫无创意的题材,努力带上身边的朋友们,不在乎别人的冷水,认真地做自己想做的,你做到了。
话说,这不是脑残粉的节奏。
是实话。
我也喜欢郭敬明喜欢小时代,很期待电影,演员电影什么都还行,但说实话小四的导演功力还需努力。
平心而论,跟别的某些【业余年轻导演】相比,你真的甩了他们几十条街。
不要求看电影的人虚捧,只希望能正常好好观看就好,而不是满脑子在想看完后怎么上网吐槽。
这几年的所谓中国【电影观后影评界】实在惨不忍睹。
有些人只会破坏不会建设。
天台爱情这部片子一直是饱受争议的,有人说这是令人向往的乌托邦,有人说这是幼稚的爱情片。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确实描绘了周董心里的乌托邦,不注重身份地位的纯粹爱情,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友情,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邻里,一切都太过美好,以至于让人觉得太不现实。
电影中女主角的配音也是分分钟让人出戏,没有采用原声而选择了配音,这个算是周董的一个错误决定,不是所有嗲嗲的声音都会让人觉得好听。
再说说歌舞片这个题材,在华语片里确实是很稀缺的,但是想把歌舞片拍好真的太难,要剧情,要编排舞台,要写音乐,要唱歌。
作为周董第一部歌舞片,我觉得还是应该推荐下的,至少没有鼓吹物欲,也希望华语电影以后能出现更多的歌舞片。
周杰伦做导演跟那些大神比起来略稚嫩,但目前看来这位如果努力会有前途。
《天台爱情》票房过了1.2亿。
小众化的歌舞片票房能这样,周董应该去烧高香,真心。
观众进影院看的是故事、多花哨的设计也要围绕故事转。
这点本片做的不错。
不象某些导演就知道宣扬浮夸的场景、动作和二到姥姥家的台词(《夜宴》、《十面埋伏》、《无极》说的就是你们!
)。
词曲都清新流畅,舞嘛……差强人意。
《天台》的选角很有意思,这个重点说。
女主角清纯漂亮,但被矫情的配音拖了后腿。
请徐帆是因为她不但是影后,更是京剧青衣出身,唱、做都有优势。
钟镇涛也是歌手出身,演戏也还行。
结尾的彩蛋:姜大卫扮演的老年浪子高出现那里很好玩。
前几年网上流传过一张姜sir年轻时的照片,很多人看后说周杰伦跟他很像。
这明显被周知道了,所以找姜大卫打了这一分钟的酱油,很有“笑果”。
八卦:年近六旬的黑老大扮演者王学圻是周杰伦的粉丝。
被爱豆请来演电影,估计他很哈皮。
周杰伦刚出道时,性格顽逆,曲风邪异,给乐坛吹入一阵新风,人人赞叹音乐天才崛起,十余年过去后的今天,多栖发展抽干了周董的精力和才华,唱片严重注水,多少歌迷摇头,只剩铁杆粉丝叫好。
《天台爱情》的叙事成色,也和周董的音乐事业共享相似的曲线,开头艳惊四座,中间渐渐滑进可期的大俗套里,但仍有值得咀嚼的细节,到了第三幕的高潮,已经一溃千里,仓促的转折的古怪的动机比比皆是,不忍卒睹,和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差了足足九又四分之三个档次。
角色太多,加上着墨过度,是《天台爱情》临近结尾渐趋溃败的祸首之一。
举个例子,王学圻饰演的老大,暴打私吞公款的手下,对主角说自己看重义气,无可厚非,但看到后来,他将红毛扫地出门,便显得这铺垫多余,直接做了就好,何必多说一遍。
再说,严惩不讲义气的小弟,是“银幕黑帮老大”的脸谱化惯例,此性格铺垫,删除无妨。
何况该角色虽位高权重,在叙事中作用微乎其微,砍些出镜和对白,只会让节奏更明快。
毕竟台湾又不是好莱坞,非要大陆演员戏份达到多少才能算“合拍片”。
影片有两个戏剧意义上的反派,吊诡的是这两人脑子都好像少根弦。
一个明知女主和穷小子互有爱意,却一直不加阻拦,任两人感情升温到不离不弃,才用打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卑鄙手段拆散,接着连这点小秘密也瞒不住,于是有了那个荒诞场面:堂堂高帅富加救父恩人,竟要靠霸王硬上弓的方式与女主亲热,委实叫陈冠希们笑掉了大牙。
另一个的行动逻辑更加颠三倒四,明明和主角不共戴天,所作所为却如主角恩人一般:先是保护了女主的贞洁,接着帮主角手刃了情敌,最后以生命做代价,为两人的爱情升华添了最后一把柴火,简直是月老下凡。
片尾追车其实拍的不错,但在很多人眼里是莫名其妙的败笔,并不奇怪。
为什么很多警匪片以一场狂飙作结,大家觉得自然,因为全片都是激烈对抗,一脉相承。
《天台爱情》前面也有动作戏,都是无伤大雅的武打(就别提没武术功底的周董那几下花架子了),不客气的说只能算舞打,结尾这么郑重其事的来一场,影片基调拐了个锐角弯,观众不通漂移,绕不过去了。
其实从剧院首映开始,整段高潮戏的情绪都很成问题,太早严肃起来了,戏院劫持应该搞成《半斤八两》那种黑色幽默,从追车再开始煽情,而且不要炫大段《头文字D》式的车技,尽快过渡到舍命相撞的催泪瞬间,荒诞指数会直线下降。
雷劈观众半身麻,还数影片倒数第二个“四十年后重遇见”的场景,从逻辑来看,并不算不通,毕竟前因后果没交代,想象空间极大。
之所以雷人,还是情绪没调对频率。
这恍如隔世的碰巧遇上,比《泰坦尼克号》,《澳洲乱世情》的设计感还要强烈,充满强烈的传奇色彩。
影片虽是架空闹剧,但竭力营造一种似是而非的市井气息,类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追女仔”港片,和舞台质感的传奇味八竿子打不着,如今这么一衔接,好比看了大半截《北京遇上西雅图》,结尾突然转成《喜爱夜蒲》的调调。
穷小子与富贵女的爱情,是在天台顶眺望明月,心心相印的旖旎梦幻,以这种突兀的方式滑落到平庸,可叫人如何消受,只能全场哄笑了。
文/方聿南
电影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entertainment,一类叫art。
如果你没有抱着一颗看art的心去看,那么这部片子其实是很棒的。
开场的小折纸很是用心,一个接一个花样百出连接顺畅一气呵成,大概是最近看了不少烂片儿让我心有余悸,几乎有点儿担心这就将是全片最出彩的部分。
影片一上来先让中医馆的轮椅叔们来了段歌舞活跃了下小气氛,提醒一下大家这是一歌舞片,舞排的挺带劲,虽然一下子还没入戏有点儿没跟上节奏,可是听听音乐隐约有种“曾经才华横溢的周董又回来了”的感觉。
天台的场景设置明显是「功夫」棚户区的翻版,就连几个兄弟、四处乱窜的小女孩儿、做菜好吃有两个男人为之争风吃醋的茉莉姐这几个设置,也很有「功夫」遗风。
唯一不同的是,周星驰作为一名悲观主义者,似乎总是将环境设置为险恶的阴暗的,而周董其实内心很阳光很「哎呦,不错哦」,所以天台区的设置是暖色调的温馨的,整个画面和背景人设,也是走夸张却又不仅不让人讨厌反而感觉很是讨喜的漫画风,大留声机和暖气管电话,小机车和花里胡哨的衣服,闽南语很local,徐帆虽然稍稍让人出戏,但也不算违和。
至于故事情节,其实没什么好吐槽的,个人认为这样的电影故事只要没硬伤就算及格,很多小细节纰漏和违和的气质也能用年代背景凑合凑合解释,至于怎么都不死,也可以理解为主角光环,实在无可厚非。
女主不知到底什么背景,胳膊比我还粗看起来那么壮竟然被力捧。
被追杀一场除了哇哇乱叫没有任何用途。
她是我见过最敬业的花瓶——连身材都像个陶土花瓶。
不过说回来她因为没有演技而装傻充愣的效果格外好,有种郭采洁刚出道时期一脸“啊?
现在要干嘛?
”的刚睡醒的迷糊感,让我不由得心生怜爱,顺带着原谅了她的所有“啊?
演的这么差?!
”。
再说一句就是女主很有张辛苑的既视感,发型和衣着都让我不时想起母神高冷的脸,可是讲真的她的裙子我都好喜欢,最后一幕渐行渐远的大红裙简直美碎我心。
王学圻在我这儿的印象永远停留在《剑雨》里,看到《钢铁侠》他出现,我惊呼“没有鸡鸡!
”,看到《天台》他出现我又没忍住惊呼“没有鸡鸡!
”。
不过话说回来,他还是很有黑社会的范儿的,又老又土但又不土鳖,感觉就是脱了衣服背后能露出来上山猛虎那一号人。
尽管他没有鸡鸡。
威少一角强烈建议更换阮经天型的男模类演员,现在这位完全没有坏人的气质,感觉很猥琐很马仔,就跟出来闹着玩儿的似的。
起承转合的剪接与歌舞的插入契机都算说得过去,笑料很足很实在,虽然女主发火一幕全场观众都哄堂大笑来着,但出戏感并没想象中那么强。
夜市上捞金鱼,机车后座,开满花的墙,挨完打还耍酷,喝了酒突然毫无征兆的最萌的表白,这些幼稚的小细节让人觉得莫名得美好的不得了,暖心跟动心其实都是在眼神里,这一点周董很棒。
作为一部连吻戏都没有的、剧情狗血到不想吐槽的爱情片,能够将人打动的不还就是这些一字一句里的小细节小情绪。
好像《不能说的秘密》里的夕阳和倒着走的桂纶镁,这些细想来都是爱啊。
打戏我个人真的好喜欢,那些一脸装逼样单人徒手挑翻全屋的情节让我回忆起了自己青春期专门交往学校打架最厉害最拉风的混混头目然后享受做大哥的女人的张狂之感的青葱岁月,对了,大哥那时候知道我喜欢周杰伦,给我打电话都会在背景里放周董的歌,多么装逼多么美好。
虽然同学聚会再见,大哥早已金盆洗手,成了正儿八经好男人一枚,让我心中默默一声轻叹。
至于周董,好像还是当年那个少年,让人有种时光倒流感,顺带也觉得自己也是当年那个自己,两个小时跟过去的自己坐在一起笑着看部电影,很美好。
每个人大概都对周杰伦粉转路人过,我也不例外,可是这一部电影看完,几乎又路人转粉。
耍酷谁都会,拍电影就不一定了。
又能耍酷又能拍电影的,让我默默在心中为他点个赞。
天台爱情影评刚回到寝室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跑来写影评,因为不会用长微博只能这么写了。
长春已经淅淅沥沥下了大半个月的雨了,今早起来时居然放晴了还在感叹杰伦还真是太阳神,不料下午又下了大暴雨导致上演了这次杰伦版的人在囧途,飞机上的杰伦一定急坏了所以下飞机衣服都顾不得换妆都没时间画就赶快赶来了还抱歉的说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但我们想说我们等的不苦很开心你才真的是辛苦了,每天跑一个城市一定要注意身体好好休息。
好了言归正传说回电影,因为答应杰伦跟刘大大不剧透所以不涉及剧情。
但这真的是一部可以让人心甘情愿花钱去影院看第二遍的电影,所以天台菌你快长大我等不及想重新看一遍啦!
虽然只是小小的点映也能算上好评如潮了,我都能想象得出杰伦那傲娇得意的笑,不知道杰伦看到这篇影评会是什么表情。
(如果真的能看到就好了……)刚开始开头的时候没太看懂还以为是广告,结果看到最后时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真么一回事,开头结尾呼应的很完美。
的确,大咖们都是打酱油的,但是阿郎柯有伦弹头他们是真心出彩,前半部分真的好好笑,阿郎卖了一手好萌,后半部分各种惊心动魄很是过瘾。
周杰伦真的是太小气了,只把预告剪成这样吊大家胃口,剧情远比预告要精彩的多得多。
还有音乐,里面的音乐真的特别好听,并且很符合剧情,它不是像一般的歌舞剧突然开口唱或是几乎全程在唱让你觉得很突兀,他的每次唱唱跳跳都会让你觉得合情合理完全没有出戏并且很期待的感觉。
让我最感动最看好的其实不是这当中的爱情,而是他们几个之间的兄弟情,那种仗义义气惺惺相惜不离不弃真的很让人感动。
同时天台上的人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自足也引人思考,是什么让我们丢失了最原始的初心活动越来越像天台下的人,变得越来越想争权夺利?
感谢杰伦一直都在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值得一提的是杰伦的演技,真的就是他所说的自然派的,给人的感觉是,他根本没有在演,那就是他。
你说他不务正业,你说他丢下音乐去搞电影,但是我想说其实并没有,音乐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他的主旋律,而他的电影都也是围绕着他的音乐为主题,他一点都没忘本,反而很好的发挥了他最擅长的部分把它结合到了电影之中,从而使电影大添色彩,如果他写歌的时候脑海中没有画面,他会写出这么有画面感这么深入人心的音乐?
他只是把他心中的画面都拍了出来而已,从另个方面来说,他只是换了种方式在玩音乐,同时也给电影带来了新的形式,所以,请不要再说他不务正业,因为从现在起,电影已然成为了他的第二正业。
最后,希望11号快点到来,天台爱情大卖!
--以上部分是当时点映时观影后写的,剧情简单快乐,有点《红磨坊》的感觉,歌舞部分真心好,被他影片中的浪漫震慑到,被朋友之间那种情谊所感动,前半部分阿郎超搞笑,个人认为结局稍稍显得仓促一点,女主角的配音……不忍吐槽……但这并不影响整体影片的质量。
2号晚上19点50,我们还有很多中文网的朋友们一起观看了天台的首映,太出乎我的意料。
我是看了1号的康熙来了中小S“做作”表演之后来的,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几乎完全跟她是一个状态,满足,激动,赞叹。
里面的歌曲真的非常好听又紧扣剧情,看完整场电影像是参加了一场华丽的音乐剧盛会,但是丝毫不会觉得突兀,牵强,没想到杰伦能够在这个年纪拍出这么出色的电影,中国第一部,他又做出了只有他能做,并且他是第一个做的一件事,电影中也有非常多的搞笑情节,但是一点都感觉不到是在刻意的搞笑,每个点都处在细节,让你不得不笑的感觉。
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是由于内心对杰伦本人的偏袒,而是真心实意的只针对这一部电影,里面的一些演员并不是当红演员,但是却真实自然,整部电影的剧情像流水一样顺畅的发展,真正的做到了可以让观众赏心悦目。
电影中还有一些中国风的元素在里面,中医,穴道,古朴温暖的天台,(非常想剧透,但是不可以啊)虽然拍成了歌舞剧的感觉,但是真的不是小众的作品,而且也没有特定目标的观众,各个阶段的人都适合看,并且都能看的开心。
必定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一部电影。
因为你说不出它是什么类型的电影,但是能够让你回味无穷。
总觉得生命中有很多的珍贵的时刻是值得我们去记录的,今晚的我就是那个记录我珍贵时刻的人,看了一部精彩的影片的满足与喜悦,可以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但是我想我今晚我写的这些不只在写我自己,也在记录那些跟我一样的无数的歌迷,我们一直关注着周杰伦期待着周杰伦,也像他说的那样,我们会一直支持他,永远不离不弃!
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证明着他有多么值得,有人曾经问我: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喜欢周杰伦?
你到底懂不懂艺术?
我说:我不知道我懂不懂艺术,但是我知道你不懂艺术也不懂周杰伦!
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部精彩的电影,只有看了才能感受那种满足、激动和赞叹这是一部划时代的电影作品,一万个推荐!
(图文日志版:http://www.douban.com/note/289361229/)在表达对本片的喜爱之前请先允许我花上一分钟的时间对影片的海报进行吐槽:如果《天台爱情》不幸遇冷票房不尽如人意,那这张充满洗剪吹既视感的海报绝壁是谋杀观影人次的元凶。
整幅海报除了那热闹到显得拥挤的排版之外,所传递出来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就像一城乡结合部街头理发店的年末大酬宾广告,我们亲爱的周董用“浪子膏”抹起一头酷炫狂拽的发型后站在店门口袒胸露乳赤诚相见大秀腹肌人鱼线,然后只听嘴里像含了颗橄榄似的来了一句,“yo,我的发型四不四很屌,yo,洗剪吹15元全套要不要?
” 原本还算正常的片名和海报这么配到一块儿顿时浓郁的山寨气息扑鼻而来糊人一脸,“The Rooftop”的英文译名更是打趣无比极具解读意义,我不知道各位作何感想反正我个人是秒速穿越联想到了《宿醉1》里的屋顶丸,再之后就是心领神会的脑补环节,当然,这可能也只是三观不正的我一厢情愿的歪歪,权当是一句无伤大雅的扯淡。
总而言之呢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这样的海报和片名的配置容易遭非真爱粉一类的路人观众的翻篇儿,然后也许迫于无奈后者就选择了同期的《重返地球》和《盲探》。
嗯,大致就是这个情境。
好在纵然有槽点无数的海报和其貌不扬的片名这样违和的存在,也仍难掩周杰伦的满腔才气和特立独行的“屌”男本色。
不像Jay之前主演过的《刺陵》、《大灌篮》、《青蜂侠》等作品充满玩票性质,这部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创作音乐的《天台爱情》可谓是玩出了风格,玩出了个性,玩出了腔调,通过对类型片的杂糅、解构和再创作,炖煮出了一缸名为“喜剧文艺爱情励志伪黑帮假飙车剧情歌舞片” 的富有实验性质的夏日大杂烩。
那不妨就先从影片的几场歌舞戏开始尝起。
首当其冲的必须是曾志伟曾叔领衔的这场“波爷中医”歌舞。
“跛” - “噎” - “宗” - “医” 四个字刚响起的时候只觉耳膜一痒,然后“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紧接着当“跛” - “噎” - “宗” - “医”被重复念出三遍以上之后我开始感到一种类似江南Style的旋律病毒开始侵入我的脑神经,然后就像早年在听黑眼豆豆的Boom Boom Pow时候的感觉一样莫名其妙地想顿足点头扭脖子,听到曾叔唱出“本草纲目有记载”一句的时候我曾经有一种强烈地想要从座位上弹起然后大跳“蹲小僵尸蹲小僵尸蹲”的欲望,再然后就是“跛” - “噎” - “宗” - “医” 四个字伴随了我整个观影过程并且在我起身离座后仍然以单句循环的方式萦绕在我耳边散之不去(上一次听华语歌有这么强烈地空耳现象还要追溯到杨丞琳的《要我的命》,有兴趣的亲可以去感受一下)“波爷中医”的鬼畜程度从《波爷》这首歌的歌词中就能窥知一二: 波爷中医 波爷中医 波爷中医 波爷中医 波爷中医 波爷中医 波爷中医 今天打折 波爷中医 今天打折 波爷中医 今天打折 波波波波波波波爷 预备 凭我一身的拳脚功夫走遍了大江南北 你谁 江湖上没有一点地位竟敢跑来这撒野 耶 本草纲目有记载 天天天山的雪莲很雪白 我波爷的招牌谁敢不拜 如果你很High就拿钱钱来买买 像在操纵傀儡 我们在舞动所有关节弯一弯 嘿 那动作精准凭的是那直觉 南拳北腿 我扫荡这天台下的是非 我点点点你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葡萄吃不到) 我点点点你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葡萄吃不到) 我点点点你笑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嘿) 我点点点你笑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嘿)之后的一场浴场讨费戏,本来眼看就要沦为周媚俗的单人裸上身肌肉秀(放一起对比柯有伦那身肉压根就不抵事儿…),一个给到周侧面的胸脯大特写激凸得有点让人“受到了惊吓”,但却因为跟进的一场《打架舞》而显得调皮逗趣,看着周先生滑着舞步,伴着《迷迭香》一般的音乐用一套组合王八拳把若干抠脚大汉打得东倒西歪的场面真是充满了行为艺术的夸张与荒诞,戏谑得恰到好处。
口中吟唱的诸如“打得你叫妈妈(妈妈!
)不是腿壮壮肌肉大大才是老大”的歌词撒泼卖萌尽显《听妈妈的话》般的天真无鞋。
曲终时阿郎补上的一句“我不是神话 我不是神话啦我是那路边不能摘的玫瑰花” 质感奇妙,听完之后直教人齿颊留香 ˊ_>ˋ。
关于天台的设定,起初让我想说很有星爷在《功夫》中打造出来的另一个乌托邦“猪笼寨”的相似感,但在两首恰到好处的天台居民的欢脱歌舞《天台》(在浪子膏领心艾回去之前,“我我我我叫自在 我我我我会烧菜 我知道我我我是你的菜 你听谁说 我送货我扛砖块 我躲债样子超帅 我们整天就是东摸摸西摸摸”……)和《大明星》(领心艾回天台后,“咻比嘟哗 咻比嘟哗”)之后整个天台立刻就活色生香了起来,各行各业的小人物齐聚一堂,热闹的天台就像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缩影,淳朴的民风和和睦的邻里关系也让这个地方更像是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儿的世外桃源。
其他几场歌舞戏如柯有伦带头耍宝的萌曲《钱难赚》(“我们出海打拼,到底是为(wei)什(xi)么(mi)”)和夜市老板的《情人湖夜市》(“哈啾哈啾哈啾哈啾”)等对剧情的推动意义不大,短小精悍但有奇效,成功地挠到了观众的咯吱窝,为影片的笑料加了添头。
歌舞片之于中国电影,就好比诗歌体之于考试作文,都处于创作的边缘地带,并非有着不能触碰的禁忌,只是发挥的空间小,风险大,成效微;剑走偏锋,走对了就是仗剑行天涯的侠客风姿,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走上的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不归路。
对于《天台爱情》中歌舞戏份的评价,我无意像很多影评人一样拿《如果·爱》出来说事儿,倒是想把它和我自己近年来看过的《爱与诚》、《魔法奇缘》(Enchanted)和《布偶大电影》(The Muppets)三部歌舞剧情片作一个简单的对比。
同样是带有强烈地漫画风格和舞台化的表演,相比之下《天台爱情》的古灵精怪没有《爱与诚》那么晦涩乖张;有想法,但呈现的方式却不浮夸。
在喜剧属性上天台和《魔法奇缘》各具特色不分伯仲,而对于励志和友谊这两大命题的挖掘深度《天台爱情》虽不如《布偶大电影》,但因为前者是真人出演不需要借布偶的形象言心声,所以和现实生活有着更高的契合度,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
服装也是天台中几场歌舞戏的一大亮点,大量糖果色的运用和穿着的混搭,配合上滑稽的编舞和配乐,呈现了像彩虹糖广告一样缤纷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让天台这一乌托邦式的存在焕发出如《里约大冒险》般的最炫夏日海边沙滩裤风情,养眼倒还称不上,但欢乐那是绝对的。
接着来说说本片的选角,新老面孔的交替是成功的关键。
几位老戏骨如曾志伟、王学圻和徐帆,都是属于带有客串性质的亮点角色但拿捏得妥当并不显抢戏:曾志伟饰演的波爷一如既往地像他以前的角色一样兜售着节操,但除了在开头卖药时吆喝的一句“男的吃了变恶霸,女的吃了变波霸。
恶霸,是床上的恶霸!
”秀了些许下限之外,其他部分都有所收敛,“曾式无厘头”点到即止,见好就收;王学圻则继续发挥着自身气场强、嗓音佳的优点,扮着不苟言笑地的雷哥安安心心地打着酱油,戏份不多,但每次登场时那一身奇妙的潮男着装还是令人印象深刻;徐帆本色出演欧巴桑,娴熟的炒菜功力和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对小辈们的关爱呵护,纵然是打酱油,也被大妈打出了前辈的腔调。
柯有伦饰演的黑轮和黄俊郎的爆炸头也是两个过目难忘的出彩角色,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新鲜、好玩儿。
柯有伦的耍帅腹黑,黄俊郎的Q弹呆萌,两人一左一右摆在周杰伦演的浪子膏身旁,各自的高亮SHOW TIME瞬间不在少数但还是很好地维持在甘做绿叶的角色定位,再加上天然弱受气息的蛋花,兄弟几人俨然就形成了从《宿醉》起就被证明是打家劫舍耍贱卖萌最佳阵容的四人“狼帮”,并且就像《宿醉》系列无论其他三人表现如何最终都只是凸显出布莱德利·库珀饰演的Phil更帅一样,《天台爱情》里的兄弟帮一番浓烈激荡的化学反应过后,在三片大绿叶的衬托之下周杰伦这朵红花开得更屌更鲜艳。
新人女主李心艾算是那种第二眼美女,初窥无感看了一阵后倒是觉得挺干净利索挺舒服的,只是…… 只是…… 只是奈何我们的心艾大小姐怎么从影片的后半程开始就像被人下了蒙汗药似的说话吐字变得温吞扭捏拖沓,转眼间就从一个阳光小美女羽化登仙飞升到了幂幂的高度,这等匪夷所思的造诣实在让人叹服,和男二威少放一块儿就像是在看幂幂和一个面瘫过度的吴尊+韩庚结合体对戏,真是难以形容这神奇的违和感。
关于红毛,没什么想说的姑且引用一句豆友的评价,“红毛你是神经病吗,为什么要放弃治疗!
”再接下来就是避不开的对于影片结尾前后的吐槽。
《天台爱情》是属于那类典型的演了近100分钟的大半部好戏,最后全给一个结尾给坑没了的虎头蛇尾式电影。
周杰伦想玩的花样太多,对于影片屈身于“剧情/爱情/喜剧/歌舞”的定位显然不够满意嫌还不够屌,于是再在电影的后程加入了自认为够屌的犯罪、枪战、飙车等动作“大”片元素,最后把一锅本来味道还蛮屌的夏日大杂烩炖成了更屌的黑暗料理。
在这里只简单说一个我本人比较在意的点 —— 关于红毛去刺雷哥那一段!!!
没错!
当时无论是气氛、灯光、还是音乐都正好!
然后我顿时心头一阵激颤对自己嘀咕着,“操!!!
丫莫非是准备拍出痞子昆《无耻混蛋》里那幕影院戏的逆天质感(↑见上图)!
操!!!
这都被丫想到!
周杰伦你丫是屌!
”,然后莫老爷子给《无耻混蛋》里那场戏配的那首凄美到天昏地暗的《Un amico》都已经提前在我耳内演奏起来,然后什么暴力美学呀什么吴宇森式的子弹与白鸽齐飞枪炮共玫瑰一色啦都开始呈现于我脑海中的意淫的时候!!!
丫的红毛就掏出一把刀!!!
然后就这么愣是用刀捅穿了辣么厚的椅背强行让雷哥领了便当!!!
这一种期待值瞬间破灭的挫败感让我当时就有种拍案而起怒吼一嗓“周先生我X你大爷!
”的冲动=。
=先不提之后影院内的那场戏和《无耻混蛋》里的差了有多少,光是像心艾推门后诸如“原来四你!
”这样NC的台词和整个画面奇怪违和的色调就让人唏嘘哦天哪这是在偷师《富春山居图》吗哦天孙健君导演已经在默泪了。
至于你一定要问我在看到结尾那坑爹的同归于尽对撞飙车戏时作何感想,那么我会说大概就是当时看着华仔和佟大为俩人最后跑书架上去击剑的样子,你自己去感受一下。
评论的最后再闲扯几句关于喜闻乐见的“价值观”的话题。
《天台爱情》出来以后大伙们都习惯把它和《小时代》比,把周杰伦和郭敬明比,然后宣称这是一次伟大的“价值观上的胜利!
” 价值观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我而言还不至于要上纲上线到像人民日报一样写着“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和《小时代3》的出现”一样的愤青文,高喊着诸如“‘小’了时代 窄了格局 矮了思想”这样的口号给自己立贞洁牌坊。
不过尽管在我看来《小时代》也不至于糟糕到要被唾弃,但《天台爱情》走的这种“小人物”、“小文艺”、“小幸福”、“小励志”、“小温情” 同样带“小”字儿的套路模式显然更加保险和讨巧,相比之下也就显得格局更大,起点更高,腔调更浓,更符合所谓的“主流价值观”,仅此而已。
总言之作为一部玩题材混搭的歌舞片《天台爱情》槽点和缺点明显,但仍然要感谢周杰伦,有心有爱地为观众们构筑起一座糖果色的乌托邦,就像你当年在《七里香》中所唱的那般,“很有夏天的感觉”。
看完睡不着,我就想说说目前这评分。
原本以为以上映前黑粉大战的局面天台应该会是小时代一样的5分上下开局,没想到居然到了7.7分。
我做两种假设:1,大多数人都还是有凭良心打分;2,周杰伦家粉丝比黑多得多。
不管是哪种看来都是周董完胜啊。
电影嘛今晚光顾乐了,只记得李屏宾的几场打戏和几个长镜头实在摄得很赞。
就说说这四分咋来的。
首先导演很善于利用自己创作歌手出身的身份为电影增分,这么多配乐全自己写的还都挺好听给一星;其次宣传板上「歌武片」三个字的确做到了,打戏部分看得出是花了蛮多功夫编排,配上音乐打得很顺很好看给一星。
然后爱情部分是周董延续不能说的秘密的小清新爱情,没亲密戏没重口味但是就是能让人入戏感受到那种恋爱中的小甜蜜给一星。
最后一星是给导演展现出来的他心里的理想世界,可以很平凡但是要活的不平凡,可以被别人看轻甚至误解但一定不能失去初心。
我看懂了,我很感动,一星。
剩下没给的一星是因为这部电影槽点还是有几个,感情线老套呀个别剧情有点逻辑问题呀新任女主角太花瓶呀之类,哦估计还会有人说节奏掌握不好呀blabla...总之,作为一部华语片,作为一部只导了两部电影的新人导演作品,能拍到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有遗憾下次弥补,有缺陷下次努力。
各位一星党,至少也应该给个机会不是?
各位粉丝们也别喊什么破纪录14亿之类了,不现实。
写困了,睡觉。
祝周导票房大卖!
〜〜〜〜〜〜〜〜〜〜〜我是二刷的分割线〜〜〜〜〜〜〜〜〜〜〜剧透慎入二刷回来,这次有好好注意电影本身了,因为从昨晚看完开始一直被电影歌曲洗脑,所以想再写几句。
剧情啊人物分析啊目前已有很多强人在写了,我只想说下我最中意的两场戏:天台月光的爱情戏和最后的飙车。
先说飙车吧把最爱留在最后。
这场飙车戏前后总共近十分钟,从一开始的追车,撞路摊,躲货车,到浪子膏一个漂移把红车甩掉,当时全部人都以为他俩安全了吧?
红车从侧面狠狠撞过来的时候挺多人被吓到了吧?
之后追车继续,还加上枪声,气氛越来越紧张。
又是一辆货车横在路口,浪子膏用他从藤原拓海那学来的牛X技术(除了这个解释我真想不出住天台的浪子膏为啥飙车这么厉害)一把方向盘顺利过关,红车呢当然是被逼停了。
这个时候男主角低头一看自己受伤了,两人还特不省心的冲进了隔离带。
我当时自己脑补了一下接下来的剧情,我以为是两人的车冲到悬崖刹车没撒住悬在半空,正在自救的时候红毛赶到,然后各种苦情戏动作戏,最后不是红毛被干掉就是红毛和浪子膏同归于尽。
结果我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没猜中,至于到底怎样了各位还是自己去看吧。
我想说的是那段预告片里导演纠结好久最终还是放出来了的哭戏,小屏幕还好,大屏幕上看到这一幕真的很感慨,除了发型变了以外这货和8年前的拓海真是完全一样一点儿没变。
突然间真的好感动,竟然像旁边的小女生一样偷偷抹起眼泪。
好了不说个人感觉,只说这场戏。
十分钟的时间里有紧有松,飙车应该有的紧张刺激有了,撑起整个高潮的感情部分也表现得很到位,整个过程都做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导演和摄像都功不可没,真的有让我有种在看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周董好莱坞没白混,头文字D也没白拍。
然后是我的心头大爱,天台的月光那一段歌舞。
在心艾看完照片拼图转过身发现浪子膏不见了的时候我就知道下面是惊喜时间了,拉上两块白布,玩儿手影玩儿电筒光线,这样的剧情在天台那样的背景设置下真是无比合理又意想不到。
这里就是我上文提到的电影音乐对电影的加分。
一首天台的月光,柔柔的钢琴,舒缓的旋律,有没有感觉到自己仿佛就站在天台之上,周围有一阵阵微风拂过,空气里弥漫了淡淡花香,天空上满天繁星好像伸手就能摘下,月光撒在你的身上,在地上倒映出模糊的轮廓,心爱的人也在身边,正牵着你的手浅浅一笑。
因为太喜欢,顺便附上歌词:天台月光撒 你翦影我傻知道自己配不上但我 守著光保护你那就像 捍卫这场美景一样风吹切不断 故事的发展属於我们的浪漫悄悄 被酝酿这天台的 月光 赐我 爱上 你的 力量说回电影,除了歌之外,还很喜欢那几个用电筒光拼成的字,心,艾,☆,♡真是瞬间被这份心意打动。
导演这是在教导广大男同胞,谁说耍浪漫一定得有钱,看看人浪子膏,从头到尾需要花钱的就一朵玫瑰。
哎,不行,越写越有脑残粉嫌疑了,得打住。
总之这真是导演的诚意之作,它也有不好,也有缺陷,还是那句话,有遗憾下次弥补,有缺陷下次努力,至少也得给个机会吧。
最后的最后,看到好多人在纠结心艾的配音,我在电影院也好纠结。
所以必须吐槽一句:导演你真是有点恶趣味呀导演...只顾你喜欢了也不考虑下群众的心声...
还是去做音乐比较好啦。剪辑很乱,叙事不清,演技超烂,台词拖沓无趣。
太喜欢这种浪漫童话的风格
歌舞片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片之一了,所以看到前半段那些歌舞段落时我还真是挺喜欢的,况且那种复古的调调也还原得挺到位,即使故事再老套女主角声音再发嗲我也觉得还蛮好看。可是后半为什么非要搞什么黑帮追车啊,一直欢乐的歌舞下去不好么?想法太多不是一件好事呀
前中段歌舞戏频率虽高但不显生硬,糖果色的运用和非主流混搭呈现出里约大冒险般的最炫夏日风,配合浪子膏的秀发、柯有伦的腹黑、爆炸头的呆萌和曾叔的节操真正做到了欢脱和调皮无极限,一句“波爷中医”空耳到哭;美中不足是影片后程崩盘崩得稀里哗啦惨不忍睹,纯耍宝炫技的飙车戏更是毫无意义的杂糅
看在周董一把年纪的份上给个及格。不得不说他就是个做音乐的,以后弄个歌舞剧应该还不错。想想人还是要宽容,五月天连个广告都演的假假的,至少周董像是认真在拍MV
架空历史和地域,周董这次创造出一个歌舞升平的理想国。剧情线弱的伪歌舞片,笑点充足,特效、布景加之周董天马行空的想象太赞。女主角张口就出戏,剧情逻辑稍有夸张化处理。推荐观影人群:周董粉丝以及图一乐的视觉系观众。
散场的时候一观众说:我看了什么啊,难道是一群浮夸表演+恶心声音的女猪脚么?我深深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 那么多人给五星?周杰伦为了炫耀胸肌之作,浪费时间!
曾志伟那标志性的沙哑嗓音永远都让人乐不可支
女主角居然没有独挑大梁的歌舞表演,就算是假唱或是找替身也行啊!!这也能算歌舞片吗,而且觉得周杰伦有物化女性的倾向,怪不得找十八岁的昆凌。
为昔日女神傅艺伟加一星!
周杰伦恨不得全片都塞入音乐以及歌舞场面,角色多半都是神经病,用心的小细节掩盖不住故事的乏善可陈。周杰伦从头到尾扮酷,让人恨不得冲进银幕揍死他,而女主角的表演是不是太惨了一点,至于片子里面的笑料,我擦,难笑的惊为天人!
在浪子膏变身拓海的那个瞬间,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额 欣赏不了 --
还行好吧
上半部分5星,下半部分1星,平均3星。为毛两人要等到老得要死的时候再相见呢?红毛的目的是什么,心理扭曲,一心求死?女主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浮夸做作,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影片最大的失敗是有一個只在乎自己帥不帥的導演、編劇、男主角,以為全世界都是繞著他轉的,而重點是他根本一點都不帥,這樣子片子能好就怪了。俗爛到掉渣的劇情、人設,歌舞片段的插入生硬做作,甚至還不如印度片來得好看,還有女主角,能夠再白癡點嗎?周某倫,你的春夢醒一醒好嗎?
现在要在影院找到一部三观如此正确的电影你知道有多难吗?
简直了,大烂片,周董你该退休了!
阵容很强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