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

黑洞,Black Hole

主演:陈道明,陶泽如,丁嘉丽,董勇,陶红,袁立,刘斌,高明,温海涛,梁静,严敏求,孔琳,沙景昌,黄翀,马捷,公磊,刘天池,许多,杜玉明,周建鹏,王伟光,俞立文,雷明,黄渤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1

 剧照

黑洞 剧照 NO.1黑洞 剧照 NO.2黑洞 剧照 NO.3黑洞 剧照 NO.4黑洞 剧照 NO.5黑洞 剧照 NO.6黑洞 剧照 NO.13黑洞 剧照 NO.14黑洞 剧照 NO.15黑洞 剧照 NO.16黑洞 剧照 NO.17黑洞 剧照 NO.18黑洞 剧照 NO.19黑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黑洞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副市长聂大海之子、天都市龙腾集团董事长、闻名全省的青年企业家,这些都是加诸在聂明宇(陈道明 饰)身上的称呼。但他最重要的身份则是天都市最大的地下黑社会的头目。平日里一表人才、斯文有礼的聂明宇实则道貌岸然。他利用其四通发达的人际网,收买海关人员,走私货物,牟取暴利。而他的左右手也能力非凡,手段毒辣。在他们的经营下,龙腾集团的业绩步步高升。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封匿名检举信被递到了省委组织部。聂明宇及龙腾集团的勾当引起了省委方面的高度警觉,责令天都市迅速查明原因。但聂明宇的势力早已覆盖整个天都市。市委把聂明宇的义兄,刑警队队长刘振汉(陶泽如 饰)安排调查此事,想继续掩盖聂明宇的罪恶事迹。一场关于亲情和正义的较量在刘振汉身上展开。邪与正的角逐,究竟谁胜谁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亡命雷区神明乘风少年玄天诀疑情别恋继母与女儿的蓝调鬼妓回忆录六号关口饿狼传:孤狼之道摸心第六感鬼灯的冷彻OAD1驱魔人第二季过来人第一季采尔马特空中救援队第一季一路春风痞子无间道女人俱乐部白宫杀人事件芬兰的汤姆贫富人生扭转钱坤生存主义者似人非人恶魔奶爸OAD美国颂歌绝胜天良比得兔戴安娜的真实人生未来世界受害者:勿忘我

 长篇影评

 1 ) 聂明宇和郭小鹏的“差距”

本文按 转发本人2016年2月13日 百度贴吧原创文章 反驳另一吧友的论点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2250417751?pn=2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谁,只想说,这样的评论文章既酣畅淋漓,又不堪一击。

说酣畅淋漓,是因为所有的社会批判的文章都具有这样的共性——刺激、过瘾、符号化解读、厚黑学、相对主义、伪理性主义。

但刺激过瘾完了,也就什么都不剩。

整篇文章除了对于影像呈现手段手法、剧情结构的额合理性论述,以及对陆西明开枪射击的时机选择的不合理的批判有理有据外,对于其他几乎所有人物,从聂明宇到刘振汉,再到其他人物,都是从认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人伦、家庭、童年应激创伤、文革、集体主义等等语汇中去解构分析。

可其实无论运用佛洛依德的恋母情结,还是其他的社会批判,都是符号化、个体化的线性解读,可以看出原作者读过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的西方理论,但都是浅尝辄止,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很多留学归来的年轻人的价值理念会产生如此大的偏激和扭曲,既没有接受好传统,又没有学好现代。

无论你是传统性、现代性、先锋性,还是什么后现代、NON-GOV主义,任何一种理论和思想都是和社会、人文、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且相互交融的。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在DSM-IV 和DSM-V 包括ICD-10中,都反复强调在运用心理分析,特别是13种人格障碍的类型分析时,运用到具体案例,必须考虑社会-历史-人文都动态的其他相关轴,甚至要动用哲学、文学、史学、方法论、政治学、生态学介入的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全面深入。

而公众又没有这样的专业知识,经过媒体的篡改和精英话语权的合谋,很容易就能让大众的解读机械化、符号化、情绪化、线性化、科学伪理性、历史伪中立、人文伪价值。

首先必须要拿聂明宇和郭小鹏做对比,两个内心极度扭曲和黑暗的反面角色,刻画的都十分成功,但奇怪的是,一对比就可以明显感到,郭小鹏的生命是饱满和充满张力的,而聂明宇却是极度的阴冷和孱弱的躯壳,从悲剧性、历史性、人文性上没有任何感染力和说服力可言。

两者对父性价值都极度反感,这在全世界的文化样本中都能找到相似的案例,从伏地魔到DARK KNIGHT的小丑,SHERLOCK的莫利亚蒂,再到新警察故事里的吴彦祖的反一号,就迫使我们必须从一个更大、更深远的全球视角去分析,才能通达周到。

现实不等于真实、真实不等于真相、真相不等于真理、真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等于平凡,最后落在平凡,又和我们的平凡不太一样,是让所有的生命完成和解,和解不是妥协,不是谅解。

这也就是社会批判和生命批判的本质区别,也是为什么古今中外所有社会批判的文艺作品只能呈一时风尚而三分钟热度,而生命批判的文艺作品能让全世界的人性达到共鸣而变成永恒的价值和回味。

同样是对父性价值的反抗,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郭和聂给人的感受差异如此之大。

1 关于聂明宇和蕾蕾,其实就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宠坏的孩子,聂明宇在宠坏蕾蕾的同时,也宠坏了自己,宠坏了自己拿长久以来的“高干 知识分子、文化 学者 精英 的内在文化认知的飘渺苍白的精致感和优越感【详见梁从诫在学术期刊所说,对于知识分子所谓的公众期许的栋梁 大脑,我们自己宁肯对它的局限性保持一点自知之明。

】2 关于聂明宇和刘振汉 聂大海 两个生死之交的兄弟 一个落寞的父亲 但其实从来都是形同陌路。

聂明宇和刘本属于两个阶级,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文革,这两个阶级的人才走到了一起,超越阶级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

但说实话,这种短暂的联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精英群体和农村、大众群体阶层、中产阶层的价值决裂和文化认知的和解融合。

随着改革开发的开始,各自分道扬镳,个体化叙述的开始,在一个长期被压抑的时代,呈现的只是一种自由追求、个性表达的报复式反弹,更多的是西方的篡改和怂恿,是社会性的自由价值表达并没有太多自生发的,像一颗种子长出来的感觉,没有女性化、生态女性主义和王东岳老师、海德格尔、萨特、齐泽克、罗兰巴特、老子庄子等等所希望的递弱代偿机制的出现。

没有自下而上的文化认知,是不可能有自上而下的文化和政治认知的。

这两者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没有因果关系。

一个刚在2000年拍摄的影视作品,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在80年代狂热一份子的,拍出过 南京南京那样病态苍白作品的人能有上述的文化的全球认知,说实话,我也没指望过他有。

聂明宇在最后对父亲说,别人为百姓清廉,你为自己清廉,这话不假,他看到了父权价值身上的迂腐、教条,但却没有看到自己其实并不比父权价值好到哪去,成天用雀巢水阴别人,落寞了到自己的小黑屋里释放文艺细胞满足自己性心理的自我回避和沉沦而不是寻求修复。

在社会阶层的文化认知上,其实他从来没尊重甚至正眼过刘振汉,只因阶级属性,不是警察。

而刘却整天天真浪漫地幻象用真诚召回当年文革的小朋友?

在全民的文化认知没有提升之前,他们注定了你死我活。

郭小鹏抵抗的才是真正的泛父性价值中的迂腐、城府、偏见,而聂明宇只是把个体化的父权矛盾、社会创伤、家庭矛盾放大到社会上,除去自私,就是苍白、幻灭、虚空和等待解脱的生命,他完整继承了父性价值中的城府、偏见、大男子主义和伪理性,并升级为伪中立和价值真空。

3 集体社会治疗?

任何一种经过POWER,资本 专家和话语权合谋的精英化、泛社会化、男性化、没有感性和理性相容思想的社会活动或行为,其结果只能是自我麻痹和陶醉在修复的幻象中。

最后让每一个个体更加沉醉在自我人格和意识的解体、扭曲、异化的过程中【详见无间道、东邪西毒】。

有知识,没文化,有大脑,没心灵。

 2 ) 不是法律战胜了权力,而是更高的权力战胜了权力

虽然有很多硬伤,但不可否认黑洞仍然算得上一部好剧。

唯一有些遗憾,或者说是那个时代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带来的结尾,有些虎头蛇尾了。

结尾是讲,刘振汉平反,聂明宇落网,法律终于战胜了权力。

可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刘振汉平反是通过正式的制度、规则、流程实现的吗?

不是。

是通过中纪委的冯阿姨、在京学习的钱书记和省厅厅长的高度重视实现的。

如果冯阿姨不在中纪委,钱书记和厅长也被聂明宇收买了,那么刘振汉永世不得翻身。

或者说,假如下一次李振汉遭到了冤假错案,没有这些人的高度重视,他没法通过一个正常的渠道申诉平反。

被权力迫害的刘振汉不是被法律保护的,是被更高的权力保护的。

我们再看聂明宇。

案件的侦破是这部戏的核心,在28集之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明聂明宇有罪的证据,而在最后三集中,本应该去演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篇幅全都给了刘振汉的平反,而对于案件只是用画外音提了一句找到了很多线索。

之前没有找到线索是因为刑警队办案不力?

方向错了?

都不是,是因为市里的领导不希望聂明宇有罪,并且施加了阻力。

而一瞬间各种线索扑面而来,也不是因为刑警队水平提高了,而是因为省里乃至中央领导认定了聂明宇有罪。

同样,不是法律战胜了权力,而是更高的权力战胜了权力。

或者换一个好听点的说法:更高的权力维护了法律。

可是,如果更高的权力违反了法律呢?

 3 ) 要不是道明叔太迷人,早就弃剧了。

除去反腐大剧的旗帜,电视剧本质真的不能算优质。

一、先说剧情:剧情越到后面越崩坏,走向乱七八糟,为了狗血而狗血,为了悲壮而悲壮。

简单的概括一下,前28集都是聂明宇碾压刘振汉,不断展现他到底有多有钱,收买了多少人,大概半个政府都是他的人吧(也不知道走私到底多赚钱能养这么多人),案件的进展全靠自己冒出来的死尸(手下人杀个人都杀不干净,黑社会干了这么些年,都是凭运气在混的吗?

)。

第29集突然就告到了中央,中央迅速介入,该查的该办的在几句旁白里就搞定了,仿佛看了一集巡视利剑既视感。

第30、31集该收尾的都收了,突然发现正方无伤亡,编剧说那不成啊,狗血值不够啊,于是安排一下该死的都死一死,仓促之间死了三个半人(第30集之前从未提及的刘振汉的老母亲、跟踪刘振汉一路但偏偏要在他和蕾蕾抱在一起瞎转的时候才开枪的杀手误伤的蕾蕾、不穿防弹衣还疯狂立flag枪战不找掩体非得学小马哥跟人家硬磕的王明、还有那个也不知道一开始就有什么用的原谅色的婴儿)。

二、再说人物:这剧的支线可以说非常地多,配角都是熟脸明星,但可能就是因为人物太多,人物性格都显得极其单薄,缺少必要的人性挣扎和性格转变,比如聂明宇和刘振汉号称过命的兄弟,但完全看不到两个人之间的情谊,兄弟情全靠台词说明(可能也是演技原因,刘振汉一直在癫痫,聂明宇一直在装逼)。

再比如肖云柱之前是死脑筋的亡命徒,甭管你说什么就是逮谁跟谁磕,突然就通情达理了起来,刘振汉仿佛完全不介意他卖过自家孩子,编剧仿佛也忘记他强奸过蕾蕾,最后还给了他一个和马伊俐双宿双飞的好结局。

至于孟琳,这个角色就搞不懂她想干什么,搜集聂明宇犯罪证据仿佛有大boss潜质,说不爱小白脸不过只是简单的生理需求,又把重磅证据塞给他要双宿双飞仿佛是真爱,后来又尽心尽力地救聂明宇(中间还提了一嘴用孙子换项目,结果真的只是提了一嘴,再也没见过这个传说中的项目)。

三、再说演技:刘振汉的演技可以说是非常难看了,台词永远没背熟一样,要么突然断续,要么断续里加“这个这个“,都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拍的,忘词了都不喊卡的吗?

除去台词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动作表情浮夸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癫痫症,这个年纪演技还这么差的还能演主角的实属少见,因为毕竟没有小鲜肉的流量支持,还敢用小鲜肉的演技,那一定是后台很硬。

道明叔是我的挚爱,我一句都不愿意黑我男神,加上角色的性格讨喜(阴毒、无能、妹控、霸道总裁),一开始确实惊艳,单看每一部分演技都不能挑剔,但整部剧看下来就受不了了,从头装逼到尾,在聂市长病房的那段看得我是浑身难受,你是一个想要父亲认可的儿子啊(虽然前面毫无铺垫,但编剧说他是有心理问题,那他就有吧),演的不像是在索爱,甚至不像是在演儿子。

四、最后提一些细节吧:很多地方是埋了伏笔但后面就瘪了的,比如孟琳的目的,孟琳很早就在收集聂明宇的犯罪证据,自己的公司似乎也有一些不干净的事情,如果展开应该可以成为最危险的反派或者关键性的突破口,结果她居然专心渗透聂市长和运动堕胎去了。

比如费劲心机把王丽敏送进龙腾做会计师,花了很大篇幅讲王丽敏下岗、扫地、在会计师工作里找到成就感,如果展开的话她可能会是被侵蚀成为黑暗的一员成为刘振汉最不愿意处理的敌人,或者发现龙腾公司的证据在最困难的时候成为破案关键,再或者只是因为愚蠢而成为了威胁刘振汉的人质,结果她居然平平淡淡地辞职了?

辞职了?

只是气得聂明宇不给她多结工资??

再比如肖云柱强奸了蕾蕾,蕾蕾想杀了他,杀人跟玩儿似的还严重妹控的聂明宇偏偏不让,非说这个人有用,我心想这必须得有大用啊,还是非他不可的大用啊,耐着性子看到结尾,他就干了三件事,卖孩子、杀张峰、杀刘振汉(杀张峰还不是他动的手,刘振汉不仅没杀还给人家当了污点证人),就这三件事,你手下哪个人不能干?

哪个干的不比他好??

为这点用处就忍下他强暴了你心爱的妹妹的仇????

你就说你是不是看上他了???

半夜一点半看完,本来想睡觉,按捺不住内心涌动的怒火,又吐槽一个小时,现在困得失去理智,明天又起不来,何必呢,实在是看剧之前期待值太高,豆瓣8.3的高分、道明叔的魅力加持,31集看下来居然是这样的观感,好生气,真的好生气。

 4 ) 黑洞人物分析

从道理上来说。

聂明宇所做的事都是违法的。

包括涉黑,开设赌场,杀人等等,所以他的罪行是无可辩述的。

但是从警匪双方的博弈来说。

警方更加没有底线。

所有的正面人物行事都不太光明。

警察局长高明利用匿名举报信来调查聂明宇,并且利用聂明宇的兄弟陶泽如来接手案件,方便调查。

刑侦副队长陶泽如典型的无产主义者,没有人情味,对为他工作出力的聂叔叔,当兵救他一命导致终生气喘的聂明宇,为他生儿育女的媳妇因为自己被工厂开除,自己的亲生儿子被人绑架。

他都表现的无动于衷。

好像他这个人是没有弱点的。

但结局时他独自进入聂明宇房间手持枪械身着防弹衣的那种小心谨慎,那种蹑手蹑脚也让人十分不齿。

他没有感情没有爱,终究还是最爱他自己。

刑警副队长王明是一个性格非常鲁莽的人。

也是一个善恶特别分明的人,因为恨聂明宇于是对其老婆妹妹表现的憎恶溢于言表。

虽说人设不讨喜。

但也是相对简单纯粹的人。

接下来说说聂明宇的家人,从其父亲聂副市长来说。

一生勤政廉明,按说作为地方官没有毛病。

但他的不通人情,使得聂明宇从小就对父亲反感至极,才造成结局的悲剧。

聂大海的私心其实也是为了官位和名。

这个无可厚非。

聂明宇的妹妹是个标准的傻白甜。

心地善良。

无意之间被刘振汉利用调查自己的哥哥。

最后离开的时候也为陶泽如挡了枪而死。

不得不说非常可惜。

聂明宇的老婆可以说是本剧最不喜欢的人物。

她享受着聂明宇有钱给她带来的一切。

而且剧中聂明宇也没有出轨。

反而她却找了小奶狗,并且拿着聂明宇的钱自己开公司。

并且为了拿到市政工程以肚子的孩子要挟聂大海。

而且一直也想揭发检举聂明宇。

最后说一下“反派”吧。

聂明宇非常有文艺气息,而且陈道明确实也搞不出亦正亦邪的感觉。

但是他所塑造出来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在办公室暗道里是布置是按照当兵时长官的居所设定的。

以及和他的老战友们一起拉琴。

他所做的一切终究是因为父亲对他的态度。

他是有弑父情节的。

他以自己的死去。

去拉父亲下马。

他做很多人是留有余地的。

他顾及他和陶泽如的感情,一直没有对他下狠手。

就算张峰派人绑架陶泽如的儿子,他也是极力反对最后也要求知道在那并且必须保证安全。

因为审查的原因他最终必须要被绳之於法。

但不得不说他是个人才。

现实中这种人依然会活得不错。

张峰是我特别喜欢的反派。

实际上如果没有他。

集团也做不到那么大。

聂明宇也不会如此轻松。

很多事情都不用聂明宇说,张峰就都能解决。

其实从张峰之死就注定了,聂明宇的败局。

其实还有很多角色有可以着墨的地方。

包括海关关长科长强奸犯妓女等等。

如果科长没有执意开仓检查。

妓女没有贪得无厌。

事情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5 ) 早就活够了的聂明宇

聂明宇在和父亲聂大海互怼的时候曾经说过“我早就活够了!

”其实纵观整部黑洞,聂明宇从檀山寺上香开篇到最后在故友刘振汉面前服毒自尽,都在无时无刻的诉说着这句“我活够了,我聂明宇早就活够了!

”但是活够了的聂明宇却没有像一般的厌世者那样跳楼或者割腕,他好像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在天都市一边干着神憎鬼厌的活计,杀人走私贿赂……总之只要不是好事他聂明宇都干过,还想方设法隐瞒这些坏事,一边又像个三好学生,父慈妻贤,有至交好友,有事业信仰,还当过兵,有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父亲,看吧!

多好的聂明宇,多么苗正根红的聂明宇!

聂明宇这辈子最爱的大概就是妹妹蕾蕾,他把这辈子所有的温情都给了蕾蕾。

对妻子梦琳,他没有常人夫妻的浓情蜜意,哪怕一丁点的温情都没有,聂明宇对于孟琳是吝啬的,吝啬到他让孟琳在他那里连一点用爱都感受不到,于是孟琳出轨了,甚至还让自己的爱人拿走了聂明宇的罪证。

作为观众的我,在第三人的角度看到的是聂明宇的爱,他无疑是爱着孟琳的,比如聂明宇这个人吧,他要是不爱孟琳,怕就是杀了他他也不会把孟琳娶进门,再比如孟琳摆明了想弄死聂明宇,他还是没对孟琳怎么样。

但是完美的聂明宇偏偏就是有一项隐疾——他不能人道。

于是,他用最残忍的方法对待自己的爱人,他冷落孟琳,甚至无视她。

聂明宇还爱谁呢?

刘振汉!

为了救刘振汉把自己这辈子都搭上了,聂明宇能不爱刘振汉吗?!

那他聂明宇恨谁呢?

聂大海啊!

在聂明宇、刘振汉、蕾蕾的回忆里,当年聂明宇和蕾蕾差点饿死,但是聂大海还是为了交党费把家里最后的钱给了组织,而且还是在聂大海被诬陷下狱的时候,聂大海还是一颗红心向着党。

其实聂大海的行为有错吗?

他没错。

聂大海是一个很有信仰的人,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作为天都市副市长到后来作为代理市长的日子里,他不允许自己的子女亲属以权谋私,不许聂明宇从政,不许聂明宇利用自己的资源。

作为一个平头百姓,我佩服这样的聂大海。

但是聂明宇看来呢,父亲所坚持的信仰在当时并没能给他一个清白,甚至差一点还搭进去自己和妹妹的命,甚至在后来他们因为种种原因遭人欺负。

对他来说这个世界有对错之分吗?

有黑白界线吗?

当然,十几岁时候的聂明宇并没有把这段经历无限黑化,起码在当时以及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是那个苗正根红的好孩子,参军、打仗、冒着生命危险救战友。

没人知道在什么时候他完成了真正的蜕变,什么时候在他的心理善恶好坏再不是原来的定义了。

到最后成为龙腾集团总经理的聂明宇也再不是少年时的那个聂明宇了,但是他的黑化则确确实实是少年时的那段经历埋下的伏笔。

如果说党费事件之前的聂明宇是个黑白分明的好孩子,那么之后的一切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这个好孩子的世界观,原来信仰是没有用的,原来好坏是可以被改写定义的,原来有些人说你是好人你就是好人说你是坏人你就是坏人。

所以他恨聂大海,这个人教给他一切也颠覆了他的一切,但是偏偏是这个人在被颠覆之后还是死不悔改,还是坚持所谓的原则、纪律、党性,就是没有人性,没有亲情!

还有刘振汉!

聂明宇和刘振汉当兵的时候是换命的好兄弟,刘振汉欠聂明宇一条命。

但是他恨刘振汉,因为刘振汉就是第二个聂大海,连到最后刚正不阿都是一样一样的。

其实聂明宇对刘振汉的感情是一百分的话,那这其中的恨大概不到10%,他真正恨的还是老父亲聂大海。

其实他怕刘振汉。

刘振汉是另一个聂明宇,是经历少年变故之前或者说是蜕变之前的聂明宇,充满正义、富有理想、坚持信仰,这是以前的聂明宇,也是聂明宇想要成为的聂明宇。

可是他再也成不了像刘振汉那样的聂明宇,全都是聂大海的错!

所有他珍惜刘振汉,珍惜到愿意不惜性命去救刘振汉,珍惜到哪怕刘振汉怼上门这个说过“从不躲谁”的聂明宇还是避而不见。

刘振汉是聂明宇的理想乡。

最后聂明宇终于死了,他早就活够了,他活了这么久就是想看看聂大海知道他聂明宇干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之后会是什么反应,他想看看在聂大海心里到底是他的党性原则重要还是亲生儿子重要!

聂明宇是个悲剧他早就活够了或者他早就死了---

 6 ) 书生意气

回顾了《黑洞》前七集,电视剧塑造了多个形象突出的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聂明宇,儒雅潇洒,会乐器爱看书,风度翩翩地干着杀人越货的罪恶勾当,这鲜明的反差让人物充满张力,充满了男人味的性感。

不过,让我记忆犹新的人物是海关缉私科科长贺清明。

贺清明是典型的中国书生,饱读诗书,略知人情世故但不近人情,坚持原则和底线,对世界的潜规则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有着读书分子特有的理想主义。

剧中,张峰有一段话很好的概括了贺清明:“在这个疯狂的世界,正是有了读书人,才变得节制和有礼制”“你才是个怪人,一个硕果仅存的怪人。

”可正是这样一个柴米油盐,滴水不进的读书人,在龙腾集团一系列精彩绝伦的组合拳进攻下,沦为了主动协助走私的帮凶。

连环计在叙述贺清明这个人物之前,我想先简要温习一下龙腾集团的连环计,精彩万分。

贺清明不贪财,不好色,顾家,老婆因病过世,安心照顾女儿,一切遵循明面的规章,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类或者男人天生的缺点,理论上说是牢不可破的。

可是,在坚持检查龙腾集团的货物,发现其走私后,龙腾集团立即动用了一切资源,活生生的将坚不可摧的贺清明打成了筛子。

第一招:摆酒席。

龙腾集团安排饭局,并让已经腐化的两位海关官员拉拢贺清明入局。

饭桌上,或许和以前无数次一样,其他几人默契的轮番向贺清明敬酒,张峰使出苦肉计,以代贺饮酒的名义假装喝得酩酊大醉,让贺清明不知所措。

说句题外话,见张峰假醉,贺清明满脸的愧疚及茫然,而聂明宇一语道破天机,真是云泥之别。

此时的贺清明依然不为所动,至多酒桌上有些尴尬和不快,但贺可以说毫发无损。

第二招:安排女儿入学。

由于女儿残疾,即使中考分数很高也一直无法入学,而贺清明这样的行事风格自然不会有能量办成规则以外的事情。

此时,一方面,聂明宇和张峰立即安排其女儿进入一所很好的高中就读,并且以龙腾集团的名义捐款十万元赞助学校作为其女儿的生活费;另一方面,安排媒体大肆报道,渲染龙腾集团与贺清明的关系,造成舆论压力。

此时,贺清明才意识陷入圈套,已经开始有所动摇,略有踌躇。

这一段不禁使我想到了刘墉先生所著的《我不是教你诈》,其中有一章讨论了送礼的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两招都是糖衣炮弹。

第三招:张峰两次只身与贺清明会面,一方面晓之以理之以情,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走私车和政府的紧密联系,表明背后黑手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嚣张地在贺清明的办公室拔枪相向,以死相逼。

此时的贺清明已感到了一阵恐惧,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动自己身不由己,但还没有松口。

第三招是软硬兼施。

此外,刘关长一直在打辅助,在贺清明耳边吹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招:市长秘书宴请贺清明。

在万般无奈下,聂明宇请黄盛帮忙,当然,他作为一条绳上的蚂蚱,也无可奈何。

黄盛抗出了市政府的大旗,明确点出了市政府要求龙腾集团帮忙走私。

面对庞大的政府背景,贺清明已感到了自身的无力。

并赌气似的喝得酩酊大醉。

第五招:安排嫖娼并录像。

见贺清明喝得酩酊大醉,张峰等人又下了一步棋,安排醉酒的贺清明嫖娼并进行录像,同时借机表明龙腾集团安排的此事。

第六招:送钱。

在嫖娼后,龙腾集团立即奉上现金。

至此,贺清明已基本被攻破,而刘关长又火上浇油,在贺清明查看行贿现金时夺门而入,并以此敲山震虎,贺清明完全被拿下,同意不立案。

但还没有完全成为龙腾集团的犯罪帮凶。

第七招:张峰带贺清明来到龙腾集团的赌场。

在其赌博时故意让他先输后赢,并进行录像,而后提出要求立即调车,当贺清明不同意时拔枪威胁,并拿出嫖娼及赌博的录像要挟,而当其同意后,又奉上赌博赢得的现金,贺清明已经无路可退,彻底沦陷。

第八招:在贺清明因龙腾设计杀害阿强而有所触动后,张峰立即来到贺清明家,并借对其女儿的作息有着精确的了解来威胁他。

而后也数次在可能发生问题的时候来到贺清明家要挟贺清明。

这一连串软硬兼施里应外合的连环计,让一位铁面包公一步步地滑向犯罪的深渊。

贺清明与池大为回到贺清明这个人物本身,我不禁想到了《沧浪之水》的主人公池大为,两者有几分相似,都是坚持原则的读书人,一开始坚守底线,但在外力的作用下,被体制慢慢同化。

不同的是,池大为在儿子出生,同事晋升,妻子吹风,同学劝说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主动融入了大染缸;而贺清明纯粹是无可奈何,被人一点点地推向了黑洞,没有反抗的余地。

早早的融入叫识时务者为俊杰,缴械投降叫不识时务。

“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

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

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

”大势所向,螳臂当车。

可大势之外有大势,小小的螳螂怎么看到的天?

 7 ) 心本无声音尽有

看《黑洞》,比《狂飙》,官商勾结,黑社会势力,看来是这类影视必不可少的元素。

剧情是有bug,演技也有空间,尤其是对比两部片子,很明显的看到不同时代的社会规范烙印。

比如前者对女性——妻子/情妇的刻划,带有非常明显的“女主内”之女的社会规范。

不知道是不是有删减的原因,聂明宇的解构不足,一个红二代,为什么会走到今天,没有一个交待。

看完不禁想,枪支合法且治安良好的国家,真厉害啊。

想要并有条件合法拥有枪支的人,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并不伤害他人,这是多么强大的法制体系和个人约束啊。

有了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的个体之间,恐怕想不互相尊重,都很难。

反观没有进行枪支合法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一旦枪支合法后,又会怎样光景呢?

不禁联想到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言之确实凿凿。

一个正视完整的人是拥有身体、心理、精神的社会规范,要比只把人当成身体来养的,确实进化得多啊。

社会规范的深层结构,也许是民族文化,亦或与之类比之物。

亚洲文化的深层逻辑里,不仅承认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不平等,而且还不断强化这种差距。

不仅承认集体凌驾于个体,而且不断的深化这种凌驾,甚至可以说,所有体制、机制、制度都是为此服务的。

当私产不合法,而个人又不想挤前段三制下形成的社会规范之设计下的独木桥时,一切边缘的、游离的、灰色的,就变成了暴利空间。

社会规范不允许的,在某人运作下可以了,其他人只需付出相应代价,就能搭此人便车。

特权、双轨制随之出道。

为什么聂明宇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红二代,要去搞走私贩私?

为什么不做正经生意?

如果说《狂飙》中的强哥,不借用黑社会,无法实现阶层跃升,可聂明宇,本来就在金字塔尖。

如果说聂明宇拿下海关,是个意外,那么看守所、检察院、法院呢?

后三者诚服的本质,为其一把手对时任一把手聂大海递出的投名状。

那么,这一切的本质为,权力,权力的法人代表,与权责分配的组织及其法人代表,之间的拉扯。

没有权,只有责,恐怕无人要这个法人代表的身份,有权无责,则没有分配权责的必要。

还是那句话,权力,如何被监管?

这恐怕是个无解,或者是不断试错的探索。

 8 ) 谜之剧情逻辑白瞎了好演员

稀烂的剧情逻辑白瞎了好演员好演技一、剧情里查走私车的时候王明说是乔装暗访查车,结果开着个警车大模大样的去了。

二、查湖畔女尸案,刘振汉带头调查死者周围的邻居居然不问相貌然后请专业画师画像(不要告诉我警方请不到专业画师),而是跑去求嫌疑犯的妹妹和一个神棍摸骨捏雕塑。。。

这是什么谜之剧情啊?

三、蕾蕾明明知道刘振汉在查自己的亲哥哥,居然就这么轻易的帮刘振汉把泥塑捏出来了?

这是坑哥吗?

四、庞天岳、刘振汉一帮警察在饭店里吃饭,旁边还有一桌陌生人,却在那谈论具体案情还提到了具体人名、公司名,然后让在座的人保密……这剧我看了十八集就看出这么明显的四个破绽,真是白瞎了好演员好演技。

 9 ) 刘振汉的人设是黑洞的败笔

2018年,重温这部老电视剧,虽然细节效果处理方面显得很粗糙,但论演技,几位演员都相当出彩。

这里主要想点评的是主角,刘振汉。

看弹幕 很多人都不喜欢刘振汉,不喜欢陶泽如。

其实,我们客观地讲,陈道明饰演的聂明宇是整个城市的噩梦,刘振汉能把他铲除,是正确的,是老百姓需要的。

但问题在于,刘振汉的人设过分伟光正了!

脱离现实太多了!

他一是顶住了市委的压力,二是顶住了亲情(乃至救命之恩,再造之恩)的压力,三是顶住了黑社会的压力。

这三块压力,现实当中,能顶住一个方面的压力办成一件案子,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

而刘振汉,竟然全部顶住,这么一来,人物就变得没人性,没人信了。

反而不如张峰、小芮、肖云柱般有血有肉。

其实不用把矛盾设置得这么过分。

干爹聂市长的提携之恩,兄弟聂明宇的救命之恩,市委的干预,家庭的亲情,黑社会的威胁,刘振汉是人 不是神,这么些全部搞定就太多啦!

选一两个矛盾点就足够了。

这样,整部剧就更加真实,刘振汉也就有情有义,可信度高了。

 10 ) 把《黑冰》和《黑洞》放在一起看,两部犯罪剧的差距,就出来了

2020年,张艺谋拍了首部反腐题材的电影《坚如磐石》,影片中那句大尺度台词“钱外有钱,官上还有官”让人印象深刻,本片预计将于今年与观众见面。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部电影改编自19年前的一部电视剧——由陈道明主演的《黑洞》。

2001年这部剧在北京卫视一播出就成为了收视冠军,其尺度之大连后来的《人民的名义》也不能及,20年过去了,依然可以看作中国犯罪电视剧的巅峰之作。

而就在同一年,由王志文主演的《黑冰》也播出了,同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

这些年,一直有人把《黑洞》和《黑冰》放在一起比较。

两部剧的故事类似,都是讲述了一个儒雅斯文的黑帮大哥从报复社会到最后走向覆灭的过程;两部剧的主角分别王志文和陈道明,他们都是大家心中的老戏骨,也是当年电视剧一哥的有力竞争者。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黑洞》和《黑冰》孰优孰劣?

两部剧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黑洞》和《黑冰》都出自同一个编剧之手。

当年作家张成功在写完由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刑警本色》后,开启了自己的“黑色三部曲”:《黑冰》、《黑洞》和《黑雾》,这三部曲都拍成了电视剧,豆瓣评分分别是8.0分、8.5分和7.4分,其中王志文主演了《黑冰》和《黑雾》,陈道明主演了《黑洞》。

从创作顺序和评分可以看出,《黑洞》是《黑冰》的升级版,也是“黑色三部曲”中的巅峰之作。

《黑洞》和《黑冰》最大的区别在于:《黑冰》是一部主角大于故事的电视剧,而《黑洞》是一部故事大于主角的电视剧。

我们看《黑冰》就是看王志文的个人表演秀。

剧中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是化工专业的高材生,父亲是旧时的文人,母亲是当家花旦,后来父母离婚后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了一个市长,郭小鹏就在继父身边委曲求全,滋生出了一种反社会的人格。

从美国留学归来后,他就走上了邪路,制毒贩毒,妄图通过毒品报复整个社会。

这是蒋雯丽饰演的卧底警察走入了他的生活,郭小鹏对她产生深深的迷恋,他最后也因为这个女人走向了毁灭。

整部剧王志文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儒雅变态形象,他优雅的举止和谈吐让人着迷,最后被捕后在狱中有长达11分钟的独白戏份,这段表演被认为是内地电视剧史上的天花板,王志文的台词铿锵有力,声声入耳,即使他剃了光头,穿着囚服,你依然能被这个男人的魅力给深深折服。

陈道明和王志文在演技上平分秋色,可是在台词上,我觉得内地演员无出王志文之右者,陈道明来了也得往后稍稍。

当年王志文从北影毕业后,直接被中央戏剧学院挖去当了台词老师,他的嗓音条件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典型。

王志文的嗓音有两次经典场面,一次他在电视剧《永不瞑目》担任旁白,全剧他没有一个镜头,就靠着一口嗓音征服了观众,一次就是《黑冰》里的独白戏份。

前两年内地有一个配音类综艺《声临其境》,节目中嘉宾给大量经典角色配了音,可是谁也不敢挑战王志文的配音,他是一个用声音就能征服女性的男神。

不过,《黑冰》毕竟是一部电视剧,除了王志文一个人的高光表现,其他都很拉胯。

剧情上,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有一个灭霸式的梦想,想要用毒品控制人类,可是他的犯罪动机并不明确,一个在继父家受了委屈的高材生竟然想去报复社会,这个逻辑很难说服人。

郭小鹏在剧中的犯罪方式比较单一,就是贩卖毒品,他一边说着大彻大悟的话,一边却、沦为舔狗,逼格瞬间低了很多,作为反派给人的压迫感明显不够。

而剧中角色,除了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富有层次感外,蒋雯丽和田海蓉的角色都很脸谱化,特别是蒋雯丽和王志文演了大量对手戏,全部被王志文给压制,给观众造成了严重的失衡感。

而到了《黑洞》里,主角光环被极大的削弱,剧情和配角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整部剧的质量比《黑冰》强了一大截。

《黑洞》的故事乍一听和《黑冰》差不多,陈道明饰演的聂明宇有一个当副市长的父亲,然而父亲对他疏于管理,使得聂明宇对父亲充满了仇恨,他带着弑父情绪对社会展开了报复,他制毒贩毒,走私货物、铲除异己,培植亲信,一面是当年有名的企业家,一面是地方的黑社会老大。

最终一封匿名举报信使得聂明宇建立的黑帮帝国出现了裂缝,他的发小刘振汉刚好是刑警队长,在他的调查下,聂明宇一步步走向了末路。

张成功似乎把《黑冰》里的故事又讲了一遍,可这一次整个故事却更加丰满动人。

故事取材于真实案件,陈道明饰演的聂明宇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那就是安徽阜阳市纪委书记的儿子史青峰,现实中史青峰利用父亲的关系网进行了贪污、行贿、强奸、贩毒等勾当。

《黑冰》中的王志文只会制毒贩毒,压迫感不够。

而《黑洞》里的陈道明五毒俱全,十恶不赦,压迫感直接拉满,这全都是因为有真实案件做参考,很多犯罪手法可以直接拿来用。

而张成功之前在安徽省宿县公安局工作了十多年,他的同事调到了矿区任公安局局长,在任期间抓了六七十个犯罪分子,得罪了很多人,最后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抓起来,和犯罪分子关在了一起,心灵和肉体都受到了非人的虐待。

张成功作为见证人将同事的故事写进了《黑洞》,剧中刘振汉的原型就是他的同事。

你看看,一部电视剧正反人物都有原型,这剧能不好看吗?

问题来了,两个人物原型在现实中是不相关的,如何让这两人建立联系呢?

张成功让聂明宇和刘振汉成为发小,两人从小共患难,聂明宇为了帮助刘振汉,不仅患上了哮喘,还失去性功能。

这个设计十分巧妙,第一,它解决了主角犯罪动机的问题。

《黑冰》里郭小鹏的黑化太过突兀,不具备说服力。

而《黑洞》里,聂明宇失去生育功能后心里扭曲的过程则更能引起观众的同情。

第二,它让正反角色相互纠缠起来,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有着爱恨情仇,刘振汉因为对聂明宇有亏欠,在抓捕他是一定会经历内心的煎熬,这使得整部剧瞬间张力十足。

此外,《黑冰》的导演王冀邢是电视剧导演,拍出来的剧中规中矩,而《黑洞》的导演是第六代导演管虎,他在拍摄《黑洞》前不仅没拍过电视剧,平时都没怎么看过电视剧,所以他是用拍电影的手法拍摄《黑洞》的。

这样做同样有三大好处。

第一是管虎选择演员更加精准。

本剧中陈道明的表演固然精彩,但其他配角也毫不逊色,影帝陶泽如饰演了一个嫉恶如仇又暴躁易怒的警察形象。

好人没那么好,坏人没那么坏,正反角色形成了完美的互文,整部剧不再是陈道明的独角戏了。

而陈道明的小弟张峰,在剧中将下三滥的手段使尽,某种程度上演技甚至超过了陈道明。

这部剧在青岛拍摄,当时还未成名的黄渤在剧中也有客串角色。

管虎的前女友孔琳,现女友马伊琍,未来的老婆梁静也在剧中客串角色。

这些黄金配角使得整部剧更加均衡,观众更能进入故事之中。

第二是管虎显然不满足于一个普通的电视剧本,本剧编剧除了张成功,还有我们熟悉的陆川导演,陆川导演也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两个电影界的大咖打磨一个剧本,这故事自然要更加精彩了。

第三这部剧很多镜头都使用了电影语言,比如对陈道明面部的特写展示他扭曲的内心,比如直接通过构图来展现人物的对立关系,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故事的冲击力。

最后要说到陈道明了,他的光芒虽然不如《黑冰》中王志文那么耀眼,但陈道明饰演这个角色也是做足了功课。

王志文和陈道明是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王志文是那种体验派的演员,看他的《黑冰》你感觉他就是郭小鹏本人,他松弛自信,哪怕剃了光头,哪怕穿个大裤衩,都散发着强大的人格魅力,王志文恨不能脱光了衣服让你看到他的内心。

陈道明是方法派的演员,他冷峻地和角色抽离开,用一种上帝视角审视自己饰演的角色,这是他第一次出演反派,为此道明叔做了很多外化的处理。

他总是穿着一身黑色风衣,要么带着黑框墨镜,要么带着无框的晶体眼镜,还配一把黑色的皮手套。

他拉着手风琴,出门总带着口罩,时时将情绪藏起来,通过眉毛和眼神来完成表演,陈道明在刻意的保持和观众的距离。

王志文和陈道明的表演,不同的风格,同样的精彩。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

从电视剧的角度看,《黑洞》是《黑冰》的升级版,两部剧里推荐大家看《黑洞》。

从表演的角度看,王志文的光芒要稍稍压过陈道明,推荐大家网上找一些王志文的表演片段欣赏,至于整部剧不看也罢。

 短评

演的好啊!陈道明这个老戏骨,演什么是什么。

6分钟前
  • 爱情海
  • 推荐

聂明宇这个人物,就是个空壳子。

10分钟前
  • 猫粑粑先生
  • 较差

这电视剧真是奇怪了,正派鸡贼又猥琐,做事毫无逻辑外加道貌岸然;反派倒是亲切可人、重情重义。张峰的演员可惜了,演得夺好啊!

13分钟前
  • hypnosis
  • 还行

陈道明演的实在NB 他妹妹的命运实在是让人郁闷。大黑金帝国 就这样被无所不能的天朝警察给弄掉了。看点很多 非常好看的国产剧

14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剧情硬伤

17分钟前
  • asclepius
  • 很差

还是书好看!

19分钟前
  • 理想多少钱一斤
  • 还行

台词有点水,真实案件改编,陈道明的演技,小芮输出靠吼,狙击手真会挑时候。聂明宇与刘振汉的原型是两个地方的,女尸案与赌场“假筹码”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23分钟前
  • 向日葵d兽
  • 还行

镜头炫技,演员多是熟脸,反派比正派塑造得好。

24分钟前
  • 刘念拉
  • 还行

大鱼吃小鱼。看到豆瓣上有人讨论才花了两天时间看的,看来有水平的人还是稀少,大部分还是信口开河滥竽充数

28分钟前
  • 道路以目
  • 较差

原来是陆川的作品。

33分钟前
  • mokoko
  • 力荐

逻辑漏洞太多

36分钟前
  • 恨晚
  • 还行

经典

37分钟前
  • Scorpion
  • 推荐

那时候的陶红哟

38分钟前
  • 大婊姐马胜美
  • 推荐

很好地展现了社会的阴暗面

41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编剧们该多上b站看剧,网友们能把所有bug找出来发在上面,比编剧书还有用。这部剧比〖人民的名义〗深刻一些,讲述人性的黑暗已经到了邪典的地步了,还是要说明叔真的是我最讨厌不起来的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想拿小拳拳捶晕他。

45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推荐

漏洞百出,但是题材是好的。张峰演技好评!

50分钟前
  • wayman
  • 还行

路过,补一下,当年看得属实很爽。

55分钟前
  • 神哥
  • 力荐

剧情太墨迹了!弃剧!比征服差远了!

59分钟前
  • 法克奥夫
  • 较差

我看到25集后就不想再追了,并且决定修改评分,只有虎头的剧情,其他全是扯淡。这剧情本身是有问题的,先不说罪犯的漏洞问题,单是警察这块就很不合情理,就说刘振汉吧,压根就没有队长的能力,警察弄罪犯时完全没有证据,最后是全靠罪犯不打自招式破了个不明不白的案?权贵在手的当年,刑警队长和局长能反得了市长级别的大罪犯团伙?层层舞弊下,是不可能这么简单反得了的。全靠举报信?靠群众凭证?人证都死光了,就靠一本笔记本能干嘛?别太搞笑了,最后张峰有什么证据被捕?张峰被捕被杀有什么好处?不是应该去国外最安全吗?没死没被捕的张峰对团伙是最安全的。这点难道没想到?太搞笑了吧。这剧陈道明压根就不是主演,而是张峰。

1小时前
  • 牧遥
  • 较差

演的好

1小时前
  • 小羽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