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米娅和海伦娜
Hermia & Helena
导演:马蒂亚斯·皮涅罗
主演:奥古斯丁·穆尼奥斯,玛丽亚·维拉,玛缇·迪欧普,基思·普尔森,朱利安·拉基尔·泰拉里尼,达斯汀·盖伊·迪法,劳拉·帕雷德斯,加布里埃拉·赛顿,Pablo Sigal,罗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6
简介:片名和灵感都取自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阿根廷导演马蒂亚斯·皮涅罗新作品,曾入围2016年洛迦诺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主要讲述一个阿根廷姑娘要把莎士比亚的戏剧翻译成西班牙语的故事。@aixiaoju详细 >
《仲夏夜之梦》的那段翻译的画面喜欢。
文青都这么无聊的吗?
配乐和整体风格明明是很伍迪艾伦风,尽管谈论的内容离伍迪艾伦有些远。开场置身唐人街的背景音,那熟悉的舞狮敲锣打鼓声让我恍惚了好一阵,所以这片的杂糅味道可想而知,纽约,唐人街社区,布鲁克林,阿根廷人,也是关于身份证明的疑问,她的专业,与男性的关系,与生父的第一次会面,飘摇重叠。小标题切割,插叙点题,画面叠字,小手段挺多的,也算有意思。
#69th Locarno# 6.5/10 情绪化碎片日常的精准捕捉。
最后就像什么也没发生。奏鸣曲一样
电影完全是倒叙,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三个月前,原谅我没有看的很懂。应该再重新看一遍才能串起来,冬天的女主笑起来好美…电影里边重叠的长镜头特别美,还有后面与从未蒙面的父亲一问一答的互动,寄给研究所的礼物也很有特点
看完很想温习侯麦。
一个阿根廷人,跑到美国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
关于那些画外的、错过的、回忆的、非中心的内容尤为迷人。(ICA Cinema 2)
拍得很花哨,有点小意思,对情感关系的切入有一点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就是“地理位置互换”,像那扇不断被推开复又关闭的门,会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感情不过是一人挣脱的,一人去捡”。
看了一个评价恍然大悟 对 几乎没有反打的镜头设计 浮动在侧脸旁 记录着模糊 朦胧 难以言说的情感纠葛 是戏剧的对应下 并非误解技俩的喜剧 而是现代世界的迷失
这个时代能让我像见证魔法一样目不转睛的电影人太少了,但皮涅罗永远都是其中之一。从生涯伊始便已成型的体裁如今完全进化成了独此一家的风格,同时居然在数字影像的流程里发现了新的玩具,那些层层交叠的Dissolve和精巧自由的摇镜简直百看不厌(还有树梢上那些悄然改变颜色的气球!)。电影对『仲夏夜之梦』的解构处处是暧昧的“若有所指”和“似曾相识”,爱情终究不过是一场让大家轨迹交汇的Party,一种如梦似幻的状态,与进出其中的你我和各自的将来过往没有任何必然的纠葛,只有无心遗落的印记永在。
洛迦诺的电影都这么仙嘛,看多了三大,再来看看这些觉得好清新。。
两脸懵逼
3.5。总算有空拾起来看完,完全不像洪。在《赫&海》中,梦不显现为一种结构,而表现为隐喻。梦的隐喻是轻微的癔症,小剂量的幻觉,可修正的错误,它是叮咬,不足以击溃我们,却留下踪迹来证明它的不在场。
与洪尚秀相比,形虽似但神不同,皮涅斯作品的文学性和想象力更强,对人物间情感细节的捕捉则稍逊一筹。开篇的长镜头与结尾开合屋门的隐喻,令人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的排版真好看
纽约文青生活录……
夏天看的时候非常期待冬天,然后到了没有暖气的冬天我到底在期待什么🙃
听说又侯麦了,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