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冲动完全是因为卡司和海报,没有看剧情介绍,预告片也不吸引人。
但是片子还是很耐看的,“想暂停”的时刻没有出现过,对于越来越没耐心的我已经算很不错了。
剧情很简单,两根线一起跑,时间很巧妙的稍稍前后错开,一根速度快些,一根慢一些,让剧情也因此张弛有度。
PS: 太贺演无赖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吧,就是腿短了一点点,残念。
故事背景发生在无名小镇,一群高中女生夜间充满女权主义反击的暴力行动,悄悄打破了小镇的日常生活。
27岁的春子做着微薄月薪的工作,过着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的平淡生活。
年轻十岁的AINA,看似正值青春,但也被生活折磨得焦躁不安。
辞掉了在风化店的工作,考取了美甲师执照开始在饰品店打工。
剧情向前推进,前者到了适婚年龄,和学生时代的旧识展开了半推半就的恋情;后者交了个“似是而非”的男友,但却被嫌弃为“麻烦的老太婆”,分分钟被抛弃。
另一边,那个”似是而非“的男友幸雄结交了老同学三桥学,两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一时兴起,模仿起了电影纪录片里的情节,疯狂地在小镇的各处涂鸦,因此还在社交网络里刮起了一阵风。。。
直到三桥被抓。
刚刚过了自己成年礼,正值青春期的俩人,却马上被扔进了复杂的社会里去,名誉,金钱,社会地位交融,让人摸不到方向,搞不清真相。
在这里看不到青春期的痛快,有的只是迷失中的阵痛,以及一切结束后被迫面对现实的无奈。
春子那段半推半就的恋情彻底消失后,没有像女高中生一般用暴力进行复仇。
她不想报复那个负心的旧识,也不想攻击男权的社长,他们的存在只是让她清醒过来,自己被困在了哪里。
春子的自由不是暴力复仇,也不是”努力幸福地“活给对方看,春子去寻找了自己的方式。
那就是Missing,春子放弃了自己的身份,解开了原来的枷锁,终于换回自由。
春子那条线我看的比较明白 我看到的更多是女孩本身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性 这条线大概是说 女孩一到谈婚论嫁的年纪 依然呆在家遵循着年少时的生活 两点一线 没有新意和变化 那么自己也只能得到生活一成不变的无聊和旁人的嚼舌根等等的让自己不愉快的反馈 外界的反馈带来自己的心急 就会导致一些程度的随便算了而如果你愿意改变一下生活状态 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生活元素走进生活
浮光、掠影、抖动的画面、倒错的时间线、碎片化叙事。
光怪陆离、起伏失重,所有的这一切,奠定了电影的主要基调:在快速旋转的令人眩目的现实中,酝酿出的孤独与绝望。
“下落不明”,意味着一种强烈的逃离冲动,一种逃离不断给二十岁后半女性无形压迫的当下现实的冲动——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
电影大概有三条线索:主调的安昙春子和爱菜,作为副调的女子暴力团则贯穿在两个主调的背后,不时与之发生交集,象征着主调人物女性意识的萌动和觉醒。
1、现代人最普遍的处境是孤独;现代女性最普遍的处境是孤立无援 电影中所有人都是孤独的,不止是春子她们,幸雄、阿学,谁不是孤独的呢?
只不过,春子和爱菜她们的孤独,在孤独之上又平添了一种绝望。
春子的绝望来自于男权社会给了她一条过于狭窄道路:结婚。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三十岁,她无法再像爱菜那样,还做着苟延残喘的少女梦。
冰淇淋、跳舞机、银铃一样放肆的笑闹,对她来说已经是远在天边的东西,尽管她还总是模模糊糊、零零碎碎地回忆起当时的美好。
三十岁,社会给她唯一的选择就是找个男人嫁掉,如果说胶原蛋白是三十岁以前的女人最重要的筹码,那么已婚就是三十岁后的女人最重要的标签,这就是男权社会的最普遍的价值观——女性的最大价值依附于男性。
过于逼仄的社会舆论环境迫使了安昙春子的出逃。
爱菜的绝望来自于男权社会的不接纳,在她所处的那个三人团体中,她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幸雄总是说她“啰啰嗦嗦”,其实就是一种对女性话语的剥夺。
她和两个男性成员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
幸雄曾说他讨厌大学的那些土鳖,他和爱菜其实才是属于同一个圈子人,而阿学正是他口中的土鳖。
但是他和爱菜交往,仅限于“性”上的交流,和阿学却很快地达成了精神上的交流。
阿学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伙伴关系,直到最后涂鸦团体接受采访,他们都没有想起爱菜。
长期以来,爱菜实际上是被排斥在男性话语世界外而没有得到认同的。
女性的这种处境是由于她们比男性更难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女性都有种在单打独斗的感觉,在男权炙手可热的社会,女性自然而然做出的选择就是去“依附权贵”,而不是结盟而战,而这,也正是女子暴力团出现的意义所在。
2、女子暴力团——女性团结和觉醒的激进表达 说看到阿学和曾我被女子暴力团围殴的情节心里没有暗爽那是假的……(占了优和希妹的便宜就想跑呵呵呵/划掉) 女子暴力团在电影中是一个激进而正面的符号,带有革命的味道,她们同时也是两个女主角,尤其是春子的潜意识,象征着她意识里女性主义的萌动和觉醒。
女子暴力团向电影中以及屏幕前的人们,宣传着这么一种理念:女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同强大的男权势力作对抗。
她们以挑逗的口吻对男性们说出:“我们是jk哟。
“然后兜头就是一拳,击碎男性对女性容貌的亵渎。
有人对这种过激的行为抱怀疑态度,其实电影中也没有在宣扬这种过激的女权革命。
在最后春子和爱菜相会时,春子的一句话就平衡了这种行为:“优雅是最致命复仇。
“ 而这种具有革命意味的行为,意在以一种激烈的形式唤醒人们的女性意识。
任何主义在势力弱小的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会采取这种过激的形式,因为不呐喊的话,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去倾听,不给别人一巴掌,养尊处优的他们可能看都不会看你一眼。
我觉得女子暴力团宣传的这种女性团结的理念,是这部电影最可贵的亮点。
当爱菜匍匐在地上,连从路边的猫身上都得不到陪伴的时刻,她彻底崩溃了,她的孤独演化到了极致,而这时,画面上方的安昙春子涂鸦,却在安静地凝视,春子和孤独和爱菜的孤独在这一刻形成一种互文的关系,让我们从观众的视角思考到了一种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也是女子暴力团向我们宣传的:女性,应该从女性身上,寻求帮助和陪伴。
电影中,二十岁后半的女性,都开始为自己逝去的青春而自卑,这是男权社会对胶原蛋白的崇拜赋予女性的一种不健康的情绪。
春子在第二次遇到女子暴力团时,说:“可是我不时女子高中生呀”然后她开始悼念她远去的少女岁月。
电影最后,三个女性聚在了一起,成为了彼此的陪伴,这可能才是电影想向我们传达的,女性结盟的正确的状态:理性而优雅。
她们约定了要一起去海边,哪怕已经是秋天了,可是谁又规定了只有夏天才能去海边呢?
谁又规定了只有JK才能拥有新鲜靓丽的生活?
去海边吧,因为这是对下落不明的女孩子,最好的回报。
和寻人有几毛钱关系?
导演试图掩盖剧本的不足,可是作用很小。
苍井优不是苍井空的妹妹,苍井优个性谦逊腼腆,但在表演方面可塑性极强,在多部影片中的磨练让她拥有了独特的风格[ 。
她没有欧美明星那样惊艳的面容,也没有魔鬼般傲人的身材,却有着有一种的天生的淡然和随意,轻描淡写[56] 。
从刚出道的婴儿肥到现在的芊芊身姿,这个从小就学芭蕾的她散发出一种特别的能量,安静,优美,舒心,就像从茂密森林中袭面而来的一股初夏的清风。
虽然两条时间线交错叙述听起来感觉好像很牛逼的样子,但是看起来好碎好凌乱啊_(:зゝ∠)_两条时间线里好像时间也不是顺叙的样子,最后两条主线妹子殊途同归的好平淡啊。。。
感觉如果优酱这条线再完整一点作为主线就好了,现在感觉两条线都不是很出彩,太平淡了喂。。。
而且中间时不时的还会有这位叫今井的大姐插在这里面,感觉更混乱了。。。
一度以为今井和暴力女高中生头头是一个人物,都是贯穿始终却又感觉没头没尾的。。。
反正整个都已经这么乱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是吧_(:зゝ∠)_
看介绍说优酱都已经三十了哇!
感觉优酱一辈子演少女都没问题呢_(:зゝ∠)_
首先为优酱打call剧情描述住在郊区的单身上班族安昙春子突然失踪,其后在街坊间引发的大小事。
故事将以春子消失前后的两条时间线交错叙事,藉由28岁女子、20岁女子、女高中生的三个世代,勾勒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侧写。
女性意识和心理影像化的表现。
非线性叙事不新鲜了,但女高中生的无差别化暴力犯罪让人震惊。
报复有必要用暴力么?
其实成长后你会发现优雅幸福的生活下去才是对过去最大的复仇。
十代二十代三十代,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烦恼,年轻一代易患的焦虑不安症,消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开始新的生活吧。
站在差不多的年龄,我通过春子能看到自己和身边大多数女孩。
不管是热情大胆的年轻女孩,还是历经沧桑的老女孩,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和寻找。
对我而言,下落不明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献给自己,是一种对自己人生不辜负的态度,也是一种对生命体验和价值探寻给出的自由。
正如电影里十八岁的女生说,“被欺负了必须还手”,通过对自己的折磨甚至是结束来给出报复,这种行为仅仅是在自我消耗和破坏。
伤害并抛弃你的人必定不爱你了,又如何会为你感到疼痛。
而春子说“优雅的生活是最致命的复仇”,这也不是我完全认同的。
在我看来,复仇是没有必要的,优雅的生活是成长后的态度。
曾经用大把时间挥洒,最后在几个瞬间成长。
我们理应为自己下落不明,以此寻求到自己想要的明确。
影片最不合理的是苍井优被甩吧 但是在那样的处境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自己偶尔会用可怜来形容自己 接着又陷入觉得自己可怜也太可怜了的情感 作为活在年龄贬值论中的女性之一 曾经害怕自己变老担心到失眠 虽然少女暴力团有点极端是错误的 但在电影中十分具有表现力 尤其是临最后的那幕 领头女孩的手指抢吓懵了警察 她们笑着冲出包围时 队伍中出现了身着校服的所谓“中老年妇女”即三十到七八十岁的女性 这时我拼命告诉自己 暴力是错误的 但是!
这一幕真的是太太太酷了酷到爆炸!
变老算什么呀 大家都会变老的 不要歧视老年人好吗帅哥老了是老帅哥 美女老了就是老美女 而我打算终生活在自己的bgm里直到成为一百多岁的酷盖哈哈哈哈其实优酱被甩的时候 我真的预测她会冲上去殴打曾我 然后变成暴力团头头哈哈哈哈请男性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也太讽刺了哈哈哈哈
剧情描述住在郊区的单身上班族安昙春子突然失踪,其后在街坊间引发的大小事。
故事将以春子消失前后的两条时间线交错叙事,藉由28岁女子、20岁女子、女高中生的三个世代,勾勒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侧写。
改编自山内真理子(山内マリコ)的同名小说,由《男子高校生的日常》新锐导演松居大悟执导,而苍井优与导演刚好皆在今年满30岁,两人在此人生阶段的首次合作,将共同探讨20岁后半的女性心理。
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春子应该深有体会吧,三十岁还没有结婚,不打扮也不积极恋爱,工作中听到上司讽刺37岁没有女人味还未婚的女同事,仿佛感觉就是在说自己一样。
或许她本来对目前的状态并没有不满,但周遭的评价让她不安,恐慌中将眼光投向儿时的伙伴,一个在便利店工作的颓废男。
外人眼中一眼就看的出的冷淡,春子反而沉浸其中,就是为了上司再问交到男朋友了么时,可以底气的回一句 交到了?
终归不是爱情,颓废男出轨的消息和见面时的冷酷泼了春子一头冷水,情绪失控难堪不已。
这然后春子就消失啦,另外一个平行故事到这里就交叉了两男制作了很多春子照片logo的涂鸦,还引发了网络的热议。
女二是和春子相反的女孩,漂亮热情却也是主动追求男孩子,上赶子的却被男孩从内心里瞧不起。
在两个男孩子的友谊中,她成了被抛弃的第三者,压抑的情感让她最终失控,通过破坏东西发泄,却遇到了失踪的春子。
此时的春子心情状态都极佳,一扫早前的低沉阴霾,女二问起你不是消失了么,春子的话里最喜欢那句“优雅的生活是最致命的复仇”不然不划算啊,突然有种能想通了前边经历的那些算什么啊,我自己才是最重要。
最后37岁女同事嫁了学生时代去法国旅行认识的法国人,让上司目瞪口呆。
三个女人去旅行,用实际行动去践行阳光明媚的活着。
消失了,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才能肆无忌惮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真实生活中做不到消失一次,也要努力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不受外界评价尤其直男癌评级影响的样子。
30代的女孩教20代的女孩逃离男性凝视过自由生活,而10代女孩则享受并利用男性凝视“逍遥法外”。轻佻的避重就轻的女性主义主张,和时代中我们的不纯粹一样。
理应布满痛点,却并没有被击中
难得的日本女权片
摄影剪辑都很花哨,有点大过内容本质了,和电影表现的形式大过本质的主题倒是比较吻合。bang bang bang!
与其说是安昙春子行方不明,不如说是电影意味不明。p.s.1星给优酱的颜外加加濑亮的客串以及电影构图色调海报,高畑充希这角色太吵了啊!喂!
乱叙的时间线下里暴力愤怒失落狂热共演,构建起现代女性的困境。或许不讲出结尾的大道理或许更好。
从高中到结婚生子…女人的无奈的成长 时间线打乱的太刻意 让我这种不那么愿意动脑子想的人小烦躁了一阵子
用力过猛的装腔作势,到最后像是电影里的那个游乐场一样失败。少女暴力团显然受到园子温影响(下楼梯),但同样更像是摆艺术姿态而政治意义天真(最后少女暴力团里混进了主妇和大妈,稍微好点)。两个主角也像是纯粹为导演的个人趣味而百合(美好世界),两者的经历并无什么关联。镜头和细节倒是不错。
时间线的剪辑超有意思!虽然还是碎了点,不过我看过的邦画的剪辑都挺碎的,大概也是习惯了(x 一开始以为是悬疑,最后居然是女权的,而且还挺燃233 希妹太棒了啊啊啊啊啊啊我爱她!!!赶上上映最后来看太好了,差点因为太困准备放弃的😂总之个人很喜欢w
有点劲儿
太腻太做作了。。只有叛逆女高中生们很靓。
能不能给濑亮多几分钟的戏【无奈的围笑
意料之外还挺好看的
或许是松居大悟逐渐把握风格,借助多线叙事来给原本略显单薄的叙事增加解读的空间,一个是因痛而消失的人,一个是仍在挣扎的人,他们共同的反击,像以暴力反对暴力的高中生,对抗着女性不平等的地位。被欺负了必须还手。这是愚蠢的男人才会说的话。女孩子需要的是别的东西。优雅的生活是最致命的复仇。从原来的生活里彻底消失,躲到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也会活得很好。
向下压抑的不断积攒的情绪和向四面八方狂飙突进的剧情,让人像喝醉了酒般昏昏沉沉。因为每一幕都过于真实,所以被打乱的时间线不但没有影响代入感,反而有一种火苗的影子般飘忽却绚烂的美感,像春子的画像,也像春子的一生。
想表达大观念但是没有做到,痛点和爽点都不存在。
很诡异的现实:表面女强男弱,实质依然是男权垄断,高中女生痛打的只是他们最不起眼的皮肉,以及自己因为年轻而狂妄的女性叛逆自由的自信。XXX missing since 2005。。这句,倒是越看越有魔力的。
杂乱无章
烂
两个主演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