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演员,熟悉的套路。
唯一的亮点是导演终于不在饰演接盘侠了,直接当了把原配,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汽车撞死的命运。
女主角在老爷们儿被撞死后立即开启了仙人模式。
包容能力加100,体力加100,智力减100。
我估计编剧是于丹的粉丝或者是学生,甚至有可能剧本都是于丹改过的,
非常非常狗血的一部剧,首先这部剧我看过,陪我爸我妈看的。
现在开始吐槽,为了吐槽这个我特地下载了豆瓣,不吐槽我感觉会忍不住吐的。
下面我开始吐槽一下我还记得的几点:第一,剧中人物太胖太老了完全不符合角色定位和时代背景,其中的代表就是女主,连我妈都忍不住吐槽那个年代哪有胖成这个样子的人。
我知道女主的扮演者是因为疾病的缘故才胖成这样的,但这并不是理由啊,女主就算不胖,这年龄这样子也不符合二十岁上下的待嫁少女;而且明知道女主身上有病减不下来,还不找个其他人扮演她年轻的角色?
这剧组得穷成啥样啊。。。
除了女主,还有牛旺,大翠,哪个像是二十岁的?
还有女主的小叔子王长全,我非常想问下导演你是自己瞎,还是觉得我们瞎啊,这王长全看着得四十了吧?
他大哥王长安老也就算了,怎么这老二比老大还老这么多?
第二,我对这部剧的演员实在无语,演戏就是比嗓门,不停的吼啊,吼啊,吼个不停。
前面说女主是个厉害角色,如何体现她的厉害所在,吼!
第三,女主被人说闲话当真一点都不冤枉啊。
这部剧特喵就是一部农村玛丽苏,一群男的围着女主转;而女主呢,大半夜的勾搭这个,勾搭那个。
被人说闲话了,还非常的委屈,好人全是女主的,恶人全是别人的;第四,我非常怀疑这部剧导演把钱全给了央视,以至于没钱请演员,完全猜不出演员的美貌程度和年龄段,代表人物知青女,女主小儿子。
抱歉,名字我记不清了,尤其是女主的小儿子。
噗,看他的行为,我想起了上小学的我;可是看他的那张脸,我想起了未来的我。
二十多岁的脸,十岁的心智。
整天闲着没事找人打架,还要去嵩山,捂脸,我想起了小学时的我,我当时想去的是武当山。
可以说,导演非常成功的勾勒出了一个十岁少年的现状,可是女主这儿子的相貌,怎么看都不像是十岁啊。
最让我想吐槽的是当兵的出现的那一段,我擦,什么时候军人上街遇到个人都要招到军队去,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
第五,选村干部那一段让我再一次怀疑我是不是少看了什么情节。
女主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利村利民的大事,选票居然可以和牛旺相当?
要知道在剧中牛旺是村里第一个出去混的人,后来带着全村人出去闯,也算是小有基业,就算是丑角王守业那也是干过砖厂的。
而女主呢,女主除了照顾家里,就是‘牛旺,你老婆生了’,‘牛旺,你爹病了’,‘牛旺......’哦,对了,还有为了给儿子攒上大学的钱,去捡过垃圾。
所以女主到底是怎么获得支持的?
莫非村里其他人都瞎啊。。。
更让我无语的是,村支书还一脸正气,一副我绝不徇私的表情,把票投给了女主。
你徇不徇私自己心里不清楚啊,那女主都往你那跑多少回了,女主啥本事你自己心里没点b数啊?
事实证明,脑残的导演,小学水准的编剧还是很让我欣慰的,并没有让女主的形象破格。
女主在当了村干部后,果然p事没干出来。
除了提议卖柿子,满山边野的柿子啊,撞墙中。。
所以,你们往年不卖,为什么要种这么柿子呢?
为了好看吗,那些吃不完的柿子柿饼是不是全被你们喂猪了???
女主在当了村干部后,唯一的作用就是不断的用充满磁性的声音为针对自己的人说话,就差配个圣光了。
所以女主到底怎么照顾起这一大家子的?
果然就是靠勾搭这个勾搭那个吧。
第六,女主的小姑子自从消失之后,每一次的出现,都给我带来极大的惊喜。
尤其是后面,女主小姑子和女主那长达一分钟的深情凝视。
前面根本没多少交集的姑嫂二人,再重逢之时,居然迸发出如此强烈的感情。
我差点以为这俩不是姑嫂,而是母女啊。
抱歉王二哥你存在感太低,没看到你妹妹都不看你吗还有后面钱被偷后,小姑子那声嘶力竭的表演,简直是太让人震撼了,看的我都要哭了。
这种感人的表演生动的演绎了疯子这一形象,简直是太贴切,果然不到两集,小姑子就真的疯了,再不到两集小姑子又好了。
还有新出场的县委书记,这么年轻的县委书记,说,你是不是进行某些不可告人的py交易?!
就像导演一样,没背景这么年轻能当县委骗鬼呢。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就先吐槽到这。
另外说一句,怎么形容这部剧烂呢,那就是这部剧特喵的,让我妈失去了兴趣,我妈现在都不想看这部了,按我妈的话说,捧人也没有这么捧得。
不得不说,片头曲歌词里的“日子好好过”“我们好好活”确实让我对这部剧有了一点点期待。
毕竟这也是人活世上最大的哲学,再加上《楼外楼》雷人剧情整得我惊魂未定,《太行赤子》平平淡淡,我莫名对这部剧有了一点点好感。
半小时后,好感崩塌;三天后,彻底失望;十天后,忍无可忍。
我现在听到主题曲的第一反应:好好活?!
我怎么会和这部剧持一种哲学?
一道看下来,剧组对“好好活”的定义似乎是这样的:智商欠费,情商欠费,外加坎坷历尽,只要蛮冲。
好好活,是一种智慧,有着多种多样的实现方式。
是林清玄笔下的知道用一元钱买到最好馒头果腹的穷人,是大珠慧海禅师口中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是黑柳彻子看到的在安哥拉难民营中跳着欢迎舞的难民——是放正心态,淡然生活,抛弃幻想,忠于当下。
单纯的洗吃睡不是好好活,若如此为之,洗时想吃,吃时想睡,杂念丛生,心乱如麻,何谈“好好”二字?
傻,与淡然达观没有丝毫关系,却是本剧疯狂体现之物,与“好好活”几乎背道而驰。
本剧主角智商设定,堪比《楼外楼》,而更可恶之处,在于之对生活智慧的玷污,还以之吸引观众,以求得收视,求得钱财。
我知道“君子爱财”,但其以“好好活”之名行不义之实,岂不小人。
小鲜肉天价片酬固然无德,但是有一些资历不浅的人,做出烂片,获利比小鲜肉高得多,道德则比之还要恶劣亿兆倍。
奈何,奈何!
跟着我大姨断断续续的看到最新的一集,实在是忍不住了。
这是一部在中央一套晚间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还是有着改革开放四十年背景的电视剧,这样一部有着教育意义的电视剧,却呈现严重脱离现实的表现。
确实,早些年代的人很朴实,但即使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人,他们的朴实也不等于傻!
杨柿红这种人不否认现实生活中没有,但也绝对多不了。
她这种圣母一样的形象对于现代人来说太沉重了,既然想讲一下那个年代的故事,不妨来一点“大众化”的,每次看到杨柿红,总感觉她头顶上带着闪闪发光的金圈。
嫁到人家一分钱没有就算了,给人家当了没几年儿媳妇,丈夫就去世了,一大家子全指望着她。
一个相对健全的家庭,却如此依赖一个女人,不知道他们家里的人都太废,还是杨柿红是女超人。
最讨厌的就是杨柿红的婆婆,把柿红对他们的照顾当做理所当然,面对有人追求杨柿红,婆婆表现得十分不乐意,果然改革开放之后,嫁出去的女儿还依旧是泼出去的水,还要讲究贞洁烈妇。
婆婆这个角色给本就不好过的生活增加了不少难度。
到最后,王家干脆改称杨家得了,他们分别叫杨长全,杨长青,杨家旺,杨家慧……也不往杨柿红费心费力的照顾他们小半辈子!
这一切的一切都赖编剧,也就是导演,也就是王长安的扮演者,也就是女主现实中的老公…… emmmmmm,电视剧也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无话可说。
跟着老妈看的,不知道为啥,这种题材的年代剧,我看一集居然能够看进去,就觉得情感挺真实动人的,一个女人能那么伟大,拉扯那么多孩子长大,特别不容易,那种农村人的淳朴,让人能感觉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现代社会很难看到,所以会觉得弥足珍贵吧!
然后觉得这部剧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化,从小土坯房,到后来城市的大房子,这种历经时间变化,心路历程的变化,是我们这代人体会不到的,结合课本,然后通过这种剧集的呈现,会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那种历史变迁所带来社会经济的变化
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农村剧,都是极符合观众胃口,极贴近生活的,这样没有假大空的剧,看着才让人觉得真实,舒心。
这样的一个农村妇女,家庭和亲情就是她全部的世界,她可以为此付出一切,这也是她能够迎难而上挑战命运的精神支柱。
杨柿红生活如此困苦,却处处都给观众传递着“生”的希望,她不断的努力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无论什么样的天灾人祸都没有阻断她的追求和向往。
总是这样,乡土剧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苦难,来显示主人公(通常是女主人公)百折不挠的品质,且不说在电视剧里的设定落后的农村,女主会不会被当成灾星了;这些苦难是强行安排的剧情,不近人情,不合实际。
看了开头我就和我妈说,这女主老公必然活不长。
剧情是为人物服务的,而不是推着人物往前走,观众目不暇接,也就沉不下心的感受,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爽”剧吧。
我想乡土人情讲的好的应该首推汪曾祺,他的《大淖记事》的女主是美丽而不幸的,在文章中简化来说是个被强娶后追求真爱的故事,可是即使被世俗视为不道德,谁能不为她与小锡匠的故事动容,讲好一件事已是不易,更何况一骨碌的倒霉事。
以前看过一个童话故事《老头子总是对的》,人也会有一直走下坡路的时候,可是童话故事里的人总是乐观的,总是能找到开心的理由,如果要讲苦难的话请以此为准。
故事制作各种不细致,各种穿越时空,越到后面越粗制滥造,农村人看了气瞪眼,城里人看了说糊弄,围绕一个女人,所有人都成了背景,小姑多年后拿上所有积蓄回来了,不小心受刺激得了失心疯,竟然就没人管了,任由在家成了无人问津的背影!
侄女从城里回来拿了些炸鸡腿,只问婶婶,一家人把可怜的姑姑坐在炕上就当成空气,啥啥破电视剧!!!
靠柿子能发家致富,全国北方农村都成华西村了!
一个家境贫寒没有背景的穷孩子,年轻轻的就当了县委书记,我就想知道是怎么当的,全国有先例吗?
是在中国吗?
再说了那个县委书记演的也不到位呀,孩子气太浓。
可能是回到了古代的科考制度,得中头名状元由于家境贫寒拿不出银子贿赂,结果得了个县官。!!!!!!!!!!!!!!!!!!!!!!!!!
婷6可口可乐解决特0
都二十一世纪了,居然还有这么畸形的三观。
今天老妈喊我去看,就随便瞥了一眼第19集,长全的妻子去找老板维权,结果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人家老板把她关在屋子里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然后让她喝酒,她居然二话不说就开始喝........我印象中,无论什么时候,精打细算精于算计的农村人可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可完全不会吃亏,更不会有像这样的常识都没有的蠢蛋🙄️建议大家看一看乔治艾略特的《writings about German peasantry》,贫穷并不能确保一个人的正直,愚蠢也并不是淳朴的同义词。
农民就是愚蠢的,没有常识的。
居然还会有这样的三观在中央一台流传受教了。
虽然有点强植入正能量的意思,但是也是一部挺有意味的成长型农村主题剧。大女主。
中央八台,必定一分,农村洗脑片
一开始还可以,后面明显不用心
演技还是可以的,但有些情节实在不能接受。
我妈天天晚上霸占电视机看这个,我想离家出走。
老人爱看就行呗,你们不喜欢就别看,你能给你妈你奶奶打一星吗,没必要骂到这来。不同年代价值观不同很正常,可以理解
陪家长一起看,觉得还ok吧。我喜欢吃柿饼和柿子
非常非常喜欢!怎么这么多一看到是主旋律就给低分就骂的人!
陪我爸妈看得,边看边听他们吐槽说想跺导演两脚,把这个电视剧拍的这么苦,让他们两个忍不住红眼😂😂
每次看都是他们在哭...
闲来无事看了看,还可以,也没多玛丽苏,就很普通,剧情设置的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对不起我就瞄了一眼,也觉得这演技能把一众你们爱看的小鲜肉甚至吹起来的老干部知性女神吊打了
蛮好看的
好看啊
故事很好,每天在追剧
陪着爸妈看了些,还行吧,就是演员太老了
我快受不了啦
我不知道这部剧为什么被你们这样喷。你们有没有看完,里面讲的老百姓勤勤恳恳为生活付出,有血有肉,你们带着有色眼镜这样打分恶不恶心。真想铲你们。
央视播的剧还是挺不错的,5星,看那些打一星的,这部剧比流星花园啊,一千零一夜啊,扶摇啊好太多了嘛,竟然这么多差评,认真的么,还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真的是一部正能量的电视剧,从女主少女时代一直讲到老年,农村发展的变革史。尤其是最后一幕戏中戏,真的不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