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导演的电影,三段式的故事,却采用倒叙的说法。
先是一个屠夫,看上了万花楼的头牌,无意中得到了一把玄铁打造的厨师刀。
第二个故事,这把厨师刀来自于俏江南的厨师,厨师想暗杀一个万恶的刘公公。
第三个故事,这把厨师刀,是一个著名的锻刀师,唐胖子打造的。
其中最出彩的,是第二个故事。
虽然,故事本身因为顺序的关系,有些混乱,有些镜头和桥段也显得过于夸张,但有些细节做的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苏乞儿》之前看了乌尔善导演的新片《刀见笑》的预告片,确实是眼前一亮,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国内最好的电影预告片之一。
本片导演乌尔善作为国内最好的广告导演之一,他开始拍摄剧情电影,确实值得期待。
希望这个电影出来,能给那些在市场上浑水摸鱼的电影和电影人当头一记闷棍──电影,是这么拍地~~http://www.56.com/u74/v_NTgzOTg0MzI.html(该链接已经修复,可以观看)预告片的首要功能还是为了促销电影,所以预告片不管是不是炫、酷、奇,但如果不能刺激起最大基数的观众的消费冲动,就不能算是好的预告片。
《刀见笑》这版预告片就有这个问题,虽然从视觉艺术角度来说很牛屄,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个预告片在传播效果上是有问题的。
它最大的问题是观众不知道你这电影到底是在卖什么──这部电影针对的观众群体是什么?
里面出现了众多元素,但它主打的是什么?
最让观众期待的是什么?
这些信息量传递的都不是很充分。
从网上的一些留言来看,有不少观众都在期待或以为它是一部古装喜剧片。
但从预告片来看,《刀见笑》和《十全九美》、《功夫熊猫》(应该是《熊猫大侠》,骚瑞)这种古装恶搞山寨涂鸦片儿又明显是不一样的,因为预告片里虽然有一些喜剧元素,但更多的还有悬疑、动作、武侠、复仇、夺宝等等诸多元素,故事走向存在着诸多可能,对于不期而遇的观众来说,这个预告片在90秒时间里塞这么多信息进去,估计很多人就直接晕菜了。
不过考虑到这一版预告片只是前导预告,等后面的正式剧场版预告出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些信息。
从预告片里能看出来,《刀剑笑》这部电影的视觉风格是非常独特的,起码在中国电影的范畴里是没有先例的,值得期待。
只要正片的故事上不出大的纰漏,配合这种真正可以称为“凛冽”的影像风格,相信这部电影的基本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影片《刀见笑》是继《决战刹马镇》之后又一部小成本带来大惊喜的电影。
很巧合的是,这两部电影的导演皆是拍广告起步的,两部电影分别都是两位广告导演的首部商业类影片,然而却给贫血的中国电影输入了不一样的新鲜液体。
在去年上映的李蔚然导演的《决战刹马镇》用极具癫狂的黑色幽默塑造出平民草根智慧的强大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电影风格。
当然,电影多半涵义是用来讽刺与批判的。
同样,这部《刀见笑》其内涵与《决战刹马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能有人会说,这两部电影完全搭不上边,的确,两部风格迥然的电影最根本的不同便是故事情节。
但两位广告导演用自己不同的编制手段来讽刺了同一类人性观。
这部《刀见笑》很多人看过之后都对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看似杂乱无章的故事编排有着极强的反感之意。
相当一部分观众由于见惯了大多数影视塑造出古代干净大体的人物形象而对《刀见笑》里的人物形象怀上了一种抵触心理。
的确,在这部电影中除了青楼里那一群女子,其他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一副邋遢古怪的形象。
然而,这也便是一位广告导演对人物形象真实感和艺术感的追求。
电影给我们呈现了古代人脏乱杂的生活,与大多数我们看过的古装戏相比,这部电影所设计的古装场景让人大跌眼镜。
但不难发现,导演所追求的真实感古装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艺术感。
这便是一种切实的颠覆,一种大胆的复古。
人物形象设计相信花费了电影制作的很大一笔精力。
比如电影中极具另类艺术感的浓妆艳抹的大公公和青楼老鸨胖女人,让人看后便有种说不出的心神不定。
其实定眼扫视一下影片中的诸多人物外表,几乎是没一个光鲜的。
很多人认为,安藤政信饰演的哑巴光鲜,可他一直是带着仇恨生活着,一出场是乞丐,最终故事还是把他还原成了乞丐,并且还变本加厉的让他成了一位疯乞丐。
张雨绮饰演的花魁光鲜么?
可惜她的悲惨命运让她苟且偷生。
其实乌导为电影编制了一个很好的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尾,同时这也便是影片唯一的光鲜之处。
故事表面上看着杂乱无章,深入点看影片其实是用一种轮回式编排的手法精心制作了整部影片风格迥然的故事框架。
简而言之,便是通过一把用旷世玄铁打造的绝世菜刀来将几个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一环扣一环的连在了一起。
其实影片本身用最简单的方式来传达了这样一种编排技术,那就是重复出现在影片中的鸡蛇猪相扣的图案。
这般设计的高明之处不仅简明的连起了故事,而且间接的映射了故事内涵所在。
电影开片引出了三段毫不相关的故事,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故事的关联性也浮出水面,皆是因为那把绝世菜刀,皆是因为烙印在人心中的那一种悲催的人性。
在“鸡”的故事中,独孤大侠请铁匠铸造绝世好刀想成为称霸武林的绝世大侠,最终死于非命,此为“贪念”。
象形的鸡便是一种贪,永远用那尖锐的嘴不知疲倦的决斗着。
在“蛇”的故事中,为了报仇,苦心尽力的处心积虑,最终却还不如一个粪坑管用,此为“嗔念”。
象形的蛇便是一种嗔,看准目标便不折手段的想要达到。
在“猪”的故事中,杀猪手对青楼花魁倾心不已,最终为终成眷属当了局外见证人,此为“痴念”,象形的猪便是一种痴,一根筋活到死。
电影由这三个故事组成,影片最后定格在抛刀的画面上,也便是用极具嘲讽的手法来完善了影片的全部故事。
当然,《刀见笑》终归是开创了一门艺术里的新领域。
这也便是让大众唯一对其值得肯定之处。
从影片整体来看,故事剧情平淡,甚至可以说太过一般了,然而乌导用一种极具羞涩的隐藏手法来障眼了故事内涵所在,舞刀的面纱之下是在一次接一次的癫狂讽刺着肮脏的人性。
影片中舞刀戏份意蕴深远,见不见笑也只能取决于观众自己的心领高度了。
另外,影片配乐几乎是没有中断,配乐随画面切换而定,让人心生厌倦,而配乐的质量以及技术功底着实欠缺火候。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影片中现实感潮流的配乐也正好搭配了影片的癫狂味。
虽然瑕疵斑斑,但也勉强。
可以说这部《刀见笑》是一部很好融合了新意和深意的浅商业化电影。
稍显欠缺的便是一种诚意,之所以这么说,便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对人性有着极端的讽刺意韵,而手法上显得过于癫狂。
故事非常不错,但功底之疏浅让很多人无法笑纳。
于笔者而言,这部《刀见笑》开创之新意值得鼓励。
而编制电影的手法另类特别也让笔者惊喜,所以,乌导舞刀,起舞弄清影的手法,于他而论,是以新意望见笑,于笔者而言,是以诚意而笑纳。
不是斯巴达300勇士,是贱贱斯巴达人。
各种恶俗、无耻、东拼西凑,还他妈讲故事?
咱能不扯蛋不?
安藤政信那段儿来自干将莫邪,上代那段儿恶搞金庸+断刀客(熊欣欣这个悲催啊!
),最二逼的那段儿就是近年大陆各种土鳖扯淡武侠影视剧的翻版,武林外传(活逼燕小六)+双旗镇刀客+周星驰大批发(大内密探零零发+国产凌凌漆+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花魁(这叫一个吐啊!
)你说你是要土?
还是要洋啊?
要土就别他妈装逼!
要洋瞧你里面这些人这名字起的?
双旗镇刀客都他妈不能满足你!
你说你得有多哈喇!
不是说不能恶搞,你他妈也得有节制啊!
三池的寿喜烧也是恶搞,你也是恶搞,还他妈都有安藤政信,可你瞅瞅你搞出来这鸡巴,您能忍住不吐真他妈是达人啊!
我不晓得审批电影的人在审批的时候有没有我这样的想法。
不过这种烂片还打些某某导演推荐什么的,请早点规范国产片市场,请不要浪费电影热心观众的金钱和时间!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在评价《刀见笑》的时候,很多评论者都站在了电影产业或者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高度上进行评价。
其实这未必是什么好事。
别忘了,在看电影的时候,你首先是个观众。
《刀见笑》属于那种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作品,即使我给了两星,我仍不得不承认本片在影像风格以及多类型杂糅创新上确实有很大的进步,并且远远甩开《十全九美》、《魔侠传之唐吉可德》等古装恶搞喜剧几万条马路。
但我始终无法认同这是一部好电影。
因为在风格化的同时,这个故事讲得实在太糟糕。
《刀见笑》好像一个乾坤袋,导演拼命的往里面塞各种自认为好玩的、有趣的东西,并且毫不节制。
塞得太满袋子总会爆掉;点子多了情节难免松散。
三段的电影却显然没有更密合的衔接,更像是想到哪就说到那。
拍得随意,观众看得着就难免心烦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浪关于国产电影的调查。
有百分之七十多的网友投票认为中国电影的问题在于剧本,显然,大家都对当前剧情空洞的国产电影带着一口怨气。
不过光赖剧本也有点委屈人家编剧,因为除了有个好故事之外,能否把这个故事讲好无疑是更重要的。
而这,则是导演的工作了。
拥有多年广告导演经验的乌尔善,对影像确实有着独特的敏锐。
这也是很多人大赞影片风格的原因。
不过,他也面临着其他所有转行电影圈的广告导演所面临的问题。
一部广告三两分钟,一部电影90分钟。
长度的变化需要的是风格的统一,整体的协调。
这不是一个短片合集,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
你能在这部《刀见笑》里找到不少有趣的细节,但整体看,它却是松散的,抽风式的。
导演显然犯了很多处女作导演的通病,就是想说的太多,电影长度又太短。
第一次当导演,积攒了几十年的想法恨不得一股脑都在这一部电影中表现出了,好玩的段落、有趣的对白、搞怪的人物。
可惜这样的作品却常常落下个乱码七糟,不知所云的骂名。
《刀见笑》吃了个大亏,在于导演把最烂的一部分放在了最前面。
包括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同样认为第一部分厨子的段落是个败笔,或者由于资金的原因,导演不得不把那部分处理得非常舞台化。
但是演员的拙劣表演与碎嘴子式的对白,与那些劣质山寨喜剧又有什么差别呢。
搞不懂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把表演弄得那么过度夸张,尤其那个数来宝少年,这都21世纪了,为什么还要说些古时候的冷笑话。
其实整个电影看下来也并没有那么差,尤其安藤政信的段落,为影片加了不少分数。
可惜,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不能只看一部分,劣质的部分无疑为毁掉整部影片。
一把菜刀贯穿始终,暗讽人世的贪嗔痴。
故事寓意很深,导演野心也很大,三段式不能说不好,这不也是潮流么。
问题在于导演并没有处理好这个三段式的故事,三个故事之间除了在传递一把菜刀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呼应。
你可以把他们拆开打散,三个故事就完全独立了。
当然这没有问题,谁也没规定三段式的电影在故事之间必须紧密联系。
但从观众角度,显然希望看到三个故事有更多的互动和联系,并在结尾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那种剧情反转式的快感,无疑是极其愉悦的。
这未必是个缺点,但无疑是种遗憾。
虽然很多人尝试从武侠片或古装电影的变革上去分析这个电影,不过从题材上。
这首先是一部喜剧片。
导演也试图以各种方式逗观众笑。
一路看下来,笑料则来自一个蠢蠢的屠夫与一个碎嘴子数来宝,瘦瘦的唐胖子与那群傻乎乎的俏江南学徒。
他们以各种拌丑作怪说俏皮话来取悦观众。
本片的贫嘴程度堪比郭德纲的各种影视作品。
靠耍嘴皮子逗观众笑无疑是喜剧电影里最低端的一种方式,而拌丑出怪相更是可以回溯到默片时期。
好的喜剧应该靠剧情的巧合、错位与误解来制造喜剧笑果。
就好像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
再比如三谷幸喜的《魔幻时刻》,反复舔舐匕首的佐藤浩市在片中始终很严肃,但是,他越严肃,故事才越搞笑。
因为这种有趣来自情节上的错位,而只靠出怪相搞笑的电影,未免有点太怀旧了吧。
《刀见笑》确实强过当前许多山寨喜剧,在影像风格上也确实特点鲜明。
如果乌尔善导演有新片,我仍然会去影院看。
但这不妨碍我讨厌这部电影,因为观众没必要、也不应该为一部失败的实验作品买单。
早知道就选《洛杉矶之战》了有木有!!!!!!!!
NND偌大电影院放映厅里就二十来人傻逼样憨坐在那看一部无厘头的血的古装傻样片 开始到结束我特么就听几声“啊啊啊”的销魂呻吟声 长得养眼的木有几个影片色彩冲击太大小故事较多难以消化 艹我还被这个宣传迷得个鸡冻不已啊 鸡冻你妹!
神马别具风格富有想象力 神马惊奇卓绝几乎改变以往传统 神马值得期待堪称华语影坛第一奇片 神马出乎意料的精彩爆笑 神马中国版盗梦空间 做梦去吧小盆友!
擦都是浮云!
奸商啊你妹!
坑爹呐!
一句话 噱头太大 电影太烂
华语电影所面临的虚假繁荣其实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这其中不只有慧眼辨烂片的人民群众,也有怒其不争的影评人以及电影媒体人;当然你想不到的是,即便是很多片方跟导演们,也比大家更明白市场的症结所在跟自家货色的品质如何。
不过就是这般,大片年年不给力,小片争相比谁烂,票房可以有,繁荣可以有,但真正能让人叫好叫绝,又打心底里叫上一句“太TM过瘾了”的片子却真没有,或者说偶尔会蹦出来一两部让我们稍稍的惊艳一下。
去年贺岁档的《让子弹飞》是这样的作品,说到底引发的文化现象观影热潮倒更像是因为国内影迷长时间遭受各种国产烂片蹂躏后对于华语电影不求上进的无声抗议。
当主流类型电影一味的追求那屈指可数的几种题材时,大多数人就已经对此感到不耐烦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有点儿新玩意儿呢?
来点儿新尝试呢?
按说类型电影应该是商业电影中最基本的着力点,过去我们时常埋怨审查,资金这些因素导致我们的类型片无法发力没法百花齐放;可是请抬头观望一下,现在是什么年月了,纵使前两个因素依然存在,不过他们并不是最要命的。
愈发谨慎保守的立项政策,完全停滞不前的创作思维,至今没有建立起来的良性电影人才筛选体系都极大限制了华语电影前进步伐,甚至出现了瓶颈。
那么这一点多少可以反映在新导演的缺乏上,不过话又分两头说,正因如此这几年有大批拍摄广告,MV,电视剧,多媒体影像经验的青年导演开始逐渐进入电影领域。
一来他们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影像拍摄经验,二来又算是创意型作者,掌握着潮流前沿的动态与时下最为时髦的技术;比之那些崭露头角的新人,也更能获得投资方与电影公司的信赖。
以前我们看到了宁浩的成功,而现在他可能是这个叫做乌尔善的蒙古汉子。
《刀见笑》是乌尔善的电影处女作,这个名字听起来跟当年刘德华林青霞主演的武侠电影《刀剑笑》一摸一样的电影,所呈现出来的风貌与趣味却与后者大相径庭。
有点儿脱力,画面绚烂华美,多线叙事的循环封闭结构,处处呈现出次世代的酷炫美学。
乌尔善对作品的别样处理手法首先就直接体现在视觉上。
不管你是否喜欢,但你肯定会承认这是华语电影里极少出现的新奇影像体验:夸张的明暗对比,浓重饱和的色彩混搭,极富质感的表里光泽,奇诡华美与粗粝狂野的人物造型设定(刘公公像不像《星战》的赫特人贾巴?
,独孤成的造型以及群战武林人士像不像《东邪西毒》里的张国荣?
),处处都透着股同类日系电影的身影。
在这方面身在东瀛同样是以拍摄广告,MV等入电影行当的石井克人,关口现等导演给乌尔善提供了绝佳的参考样板,不过能做到如此的到位并能融入中华元素却实属不易。
在故事与叙事结构上,其原型是一个来自于地摊儿文化代表《故事会》里的一则短篇小说《菜刀传奇》。
它的结构恰恰又是当下极为流行,并在影迷中间已经广为接受的多线索非线性叙事。
以佛教“痴嗔贪”作为主题,各自延伸出三个相对独立其实又暗自有线索联系的故事。
影片从一开头就直接抛出三段式的每个开端,进而以此娓娓道来全篇情节。
衔接之处并无突兀,反倒顺理成章,在经过了从现在时折回线索原点之后,又再次递进回到现在时将故事圆满交代完毕。
当然笑料包袱确实也不会令人失望,比之大多数国产恶搞山寨的无趣与下九流,《刀见笑》使用的逗乐手法更扎实自然。
不过这还不是最过瘾的地方,在形式上更为天马行空无所忌惮,动漫,游戏,历史资料片,MV,新闻事件模拟动画等一应上阵,重要的是在制作上的精致洋气:2D横轴格斗游戏画面的表现,戏仿邵氏老派武侠电影风格的前事交代,都体现出了创作者的杂家GEEK范儿,以及对青年亚文化的热爱与理解。
这完全可以说是一部华语新派邪典电影的代表,尽管将之放到日本美国欧洲也许并不算是太新鲜。
“过于给力,老年不宜”,这是《刀见笑》的主打宣传语。
对于大多数影迷来说,也许它显得有些古怪,亦或是不伦不类;不过这正是邪典电影的魅力,但我们更需要操心的是能否借此让华语电影也变得更加给力?答案不在风中飘扬,答案在每一颗迷影人的心中。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17291.shtml[天涯首映场]《刀见笑》:给华语新邪典一个机会
今年的《画皮2》上映后,似乎乌尔善变得炙手可热,所以来看他的电影处女作。
《刀见笑》上映那年这电影就下载了,似乎好评也不多,就一直搁着没看,大略浏览了一下,感觉很乱,现今抱着“到底拍成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的惊喜,与众不同之处似乎就是画面很“脏”,人物造型也很“脏”——这也许就是乌尔善的独到之处,就要这样处理。
电影里在造型上比较干净的两个角色就是张雨绮扮演的妓女花魁与安藤政信扮演的哑巴厨师,作为电影演员安藤政信在中国普通观影群里名气并不大,远不如木村拓哉之类的,但对于熟悉日本青春系电影的人来说,他还是有众多粉丝的(但多数不在电影院里),不知是何原因促成他与乌尔善的合作(作为小成本电影,这个角色完全没有必要请一个在日本很大牌影星参演);至于张雨绮能出演这部影片,就很明朗了,皆因电影中植入的“俏江南”的汪小菲,那时两人正好着,现如今已是各自成家,本人很欣赏张雨绮(竟然86年出生),不完全是因为她的身材,还记得她谈与汪小菲分手时说的“每一次恋爱都是最认真的”,觉得不管最终在不在一起,当时最认真这就是现实。
《刀见笑》的第一主角是那个厨子,演员刘晓晔,很不知名,但表演很不错,丑角的演绎很带劲,但结尾部分这个角色导演塑造的不够好。
今晚坐在满堂济济的电影院,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手机百度《刀剑笑》,当画面出现福克斯公司的标志时,还真是勾起了偶的兴趣,看看百科,这个导演不太认识,演员除了张雨绮,安藤政信,还有游本昌老前辈还真是没几个眼熟的前辈,啧啧,好多新人····本来还是挺忐忑的,中国的古装喜剧电影这几年都走恶俗,恶搞路线,还是真不敢恭维中式幽默的,虽然《刀剑笑》里也不乏有这样的影子,但是这把菜刀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1.屠夫篇:屠夫是里面痴的代表,首先造型上很喜感啊,乍一看 还以为是张飞,一口黑牙的特写还是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屠夫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还是他把一个个铜板塞到大肠里,一脸淫笑,幻想跟媚娘的美好日子。
屠夫回想的那一段不禁让我想起了《罪恶之城》,画面很有黑白漫画的感觉,只有媚娘是红的,血是红的,就跟面目丑陋的马弗和Goldie那段很相似,都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美女与野兽么,不和谐的对比增加了故事趣味性,当骑着黑马的大坏人伴着激烈的金属摇滚进入画面的时候,还真是蛮让人热血沸腾的,倒是抢了屠夫不少戏,死是死得挺狗血的。
万花楼的老鸨和姑娘就不要说了,类日系的打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嘿嘿嘿嘿······(此处省略二十字),整体画面有一种油腻的脏脏的感觉,因为屠夫是杀猪的关系吗?
不过乞丐妆还真是当今武侠大片里的潮流,我想侠客们在披着破布条行侠仗义的时候还是该给自己置两件体面点的衣服。
2.厨师篇:安腾征信帅气的脸出现在一群光头穷厨子里还真是有小小的变扭,不过还真是看得出这个日本男演员的敬业精神的,演得很认真,一板一眼,可是杀师傅那段总觉得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多少有点生硬。
不过毕竟是电影,没法把主人公一生遭遇详详细细地到来,怎么招,也只能突出主要矛盾,而且又是三个故事,分别又有自己的主角,那平均用在每个主角身上的时间就很紧张了,导演也只能尽量简单地让观众知道,他要干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厨子的结局较之前者和后者,算最好的一个了,大概是唯独他没有真狠下杀手,不过到有点不太符合“嗔”这个人物性格,没嗔到极致,半路掐火了。
不得不要提一下那个大公公啊,小朋友看,绝对要吓到的,可见《刀剑笑》在人设上就是求怪,新,奇,怎么夸张怎么整,体现人物扭曲。
3.剑客片:剑客的造型让我想起了大漠里的梁家辉的“东邪”,很有沧桑感,很有那么个味道,游本昌老前辈被整的我压根没认出来,不过姜还是老的辣,那是真的,里面演的最自然的就是他了。
其实这一段要表现贪这一段,我认为也是有点牵强,想做天下第一估计是所有剑客的梦想吧,这个剑客也最多是个嗜血成性,杀人如麻的反面人物,(不过这个演员演的很正额)既然这部电影本身就这么后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导演应该把人物更极端化一点,更加鲜明一点,本来就是虚构的人物,要传达的只是导演或编剧的一种理念,这时候可以抛弃一些合理性,逻辑性。
不得不提的就是片中唯一富有美感的女性媚娘,媚娘在从楼梯上走上圆桌那段舞蹈,我可以感到整个电影院的男人女人都是秉着呼吸看完的,啧啧,举手投足真是那个魅惑啊,我们都跟那屠夫一样睁大了双眼,看的如痴如醉啊·······这个女人是影片中最淡定的人物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精心设计的,最后跟着她的如意郎君过上神仙眷侣的幸福生活。
一把惊天地泣鬼神的玄铁菜刀最后还是被歌女人忽悠了·····不过我觉得张雨绮诠释的角色性格还是不错的,相比较星爷的好多花瓶,张雨绮演技还是不错的,她抓住了很多适合自己的角色,当年《女人不坏》里就让人耳目一新,比起当年《长江七号里》做花瓶,偶尔闪过的女老师真是成长了很多(比起黄圣依强多了)。
综上所述,这部乌尔善导演的处女作,肯定有很多倍受争议的地方,不过的确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他的确带来了一些很新颖的东西,快节奏感的画面,多重元素的融合,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有点疲乏的中国电影市场,新锐导演成出不穷,小制作见大精彩,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值得人期待了·······
蛇五鸡四猪三,平均下来,四星。。。猪也太能闹腾了,头疼,少给一星。
风格够酷,只是其中的现代元素太过了点,厨子那段很好
复仇的厨子可以
谁看谁SB
三星多,不到半,不炫耀技巧的叙述很是抓人,刻意弄噱头的部分反而无趣的紧
看到了很多模仿别的电影的影子
导演是莎碧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拍出如此恶心得像大便一样的玩意。那个公公才是点题的人物,整个人都像坨大便。莫名其妙支离破碎画面恶心情节恶心,半星都嫌评高了
视觉奇兵,但稍显散乱,优点亦是不足,又爱又恨,非电影爱好者禁入
别具一格··但是 情节···
感觉不像在看电影,做成个40几分钟的片子正好,个别台词比较出彩
一把菜刀引起的混乱故事,人物造型挺不错的。
敢不敢再烂点
无语凝噎。。。
狗屎般的情节
真是有意思,这中国人真是无敌了,这么好的一部电影竟然评分这么低,而哪些傻逼粗制滥造恶搞的电影却是高票房高评价,在奇异网看的,竟然是4点几分,豆瓣5点几,可见这中国人的鉴赏力有多么牛逼了!难得一见的好片,真不是一般国产能比的!
猪的故事很烂,鸡的故事还行,蛇的故事最好,综合下来还值三星
有风格
比李蔚然的决战刹马镇还要夸张,这正符合了向他们一样的广告导演的创作习惯,三个故事,主线厨师复仇这条来自于故事会,三个故事的结合部差了一点,当然这也不能强求!
分数高起来!给大公公的死法儿加颗星!
张雨绮其实是个配角。安安好帅。其实这片子还可以。。。视觉做的还不错。。。至少比同类型片子要聪明有趣的多。。。。我和坤哥笑的咯儿咯儿的。。。苦逼文艺青年太冰着太严肃的不推荐,估计看不进去这些三俗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