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导演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人生不必太过执着,事事都求得一个结果。
而影评中那些和暗战1对比的人,有太多对片中细节产生质疑和问题的人,不就是跟何尚生、朱丽花、陈劲威一样的人么?就把这电影当成一个自我检验的标准,贪嗔痴不可取,人活一世就是不是应该放下过度执着,来迎接宽广世界呢,朋友们。
ps:片中伊面差点把我掰弯,太有魅力了
贪、嗔、痴为三毒,此三毒残害身心,为恶之根源。
这个电影反映的是大城市里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所谓的第一部狗尾续貂之作。
我觉得影片的名字应该改成类似惊天魔盗团之类的,正是因为电影的名字《暗战2》running out of time 2,老让人联想跟第一部的联系,哪里没时间了?
为什么要“暗”战?
看完了也想不通,吊偏了观众胃口。
名字没取好,我扣一星,因此为四星。
影片一开始伊面第一个出场,带着南美白头鹰。
这鹰是南美土著的神兽,象征自由。
而且白头鹰的羽毛是土著与神沟通的信物。
这个头暗示伊面是接近神的角色,来拯救众生。
1、嗔嗔是由于逆境或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的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表现出来就是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朱丽娜(安吉丽娜)是第二个出场人物,代表影片的第一个故事主线。
她是保险公司高管,一出场就坐在奔驰高级轿车里,处理公司事务,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在公司开会,她杀伐决断,全是一个人说了算。
让下属给银行打电话取钱,选择不报警等,反映出这个人掌控欲很强。
直到伊面打电话来叫了她的真名:朱丽花。
我们才明白,她为了适应现在自己的身份,把名字改成了朱丽娜。
一字之差,但感觉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朱丽花的生平:取XX花为名的肯定为普通小老百姓,没什么背景,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打拼到现在的职位。
实际上在内心里还是自卑的,遇到下属的提议(报警),不同意,还发脾气(Call now!
)。
以上行事风格反映出,朱丽花是个对自己出身现实不满,但意图在工作上挽回损失的那种人。
姑且称凤凰女吧。
她的嗔,很多都是表现在工作方式上,以及对待下属的态度上。
一把年纪还没成家,下属“假洋鬼子”约她,约了九次都没成功。
何尚生还因此判断保险公司有内奸。
朱丽花代表了一类人,出身不好,但是通过打拼,有了很好的社会地位;但对于自己的过去,不想人提起,耻于让人知道。
这种扭曲的心理,导致她在工作上强势,易怒。
由于得不到而把愤恨转移到别处,此谓“嗔”。
2、贪贪是由于顺境引起的贪爱,或许贪恋某一事物。
表现出来就是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陈劲威(林雪)是第三出场的重要人物。
代表着第二个故事线。
他是警方的谈判专家,有很好的职业,跟主角何尚生是同事。
劲威沉溺赌博,而还因此债台高筑,但是他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
一出场还给债主推荐好马,想通过赌马来赢钱来还债。
后面伊面跟他玩抛硬币的游戏,他一共输了372次。
而且他每次都选择“人头”。
按道理,一个硬币连续372都是同一面的概率很低。
他每次都选人头,可见他对赢一次有多么渴望。
劲威心理或许会想,这次是数字,连着好几次数字,下一次一定是人头,于是就一直猜人头。
结果输的一塌糊涂,正是这种赌徒心理害了他,让他在苦海里沉浮。
陈劲威代表了一类人,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可是不满足,还放纵自己的欲望,于是慢慢被欲望吞噬。
有了还想要更多,谓之“贪”。
3、痴痴是不明事理,善恶不分,颠倒妄取。
表现出来就是过于执着某件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
何尚生是警方的谈判专家,能力超强,反应超快,是个典型的工作狂。
在剧中展开和伊面的较量,两人斗智斗勇。
他每次出警都要跟上司黄启法说,你不要说话!
但是他的不礼貌并没有换来上司的打击报复,反而大家都很罩着他。
警局交手那次,他输了。
女上司强制批准他休假,但是他并没有休息,还拉着黄启法再次去找朱丽花。
并告知白头鹰的来历,后来就有了都市追鹰的剧情。
前文说了,鹰是自由的象征,追鹰就是追自由。
里面有个小细节:尚生发现朱丽花左右不分,两人换座位时亲密接触。
朱丽花没有发怒,反而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可见,第一,大龄单身已久,对男人还比较好奇;第二,人很笨,左右不分。
工作上常以发脾气掩饰,再次印证其“嗔”。
再后来就是全片最基情满满的剧情,自行车追逐,慢慢的情怀啊。
后来伊面归还了偷的艺术品,尚生依旧执着于将其捉拿归案。
从这里看出,伊面不是坏人。
那尚生为什么穷追不舍?
因为他的痴。
仔细回味一下,伊面的每一个计划能够实施,都是尚生在推动的。
所以伊面对尚生说,我是魔术师,而你是我的助手,每个魔术师都有自己的助手。
总结一下,何尚生对上司默默地关心不闻不问,是为不明事理;伊面不坏,却要执着将其捉拿,是为善恶不分,颠倒妄取。
所以,何尚生是“痴”的代表。
4、渡劫伊面通过设计一系列事件,让朱丽花明白了“钱不重要,人没事就好”,让陈劲威明白了“我输了372次,为什么还要猜下去”,让何尚生不在执着抓人,一句“我饿了”,说明内心已经放下。
故事的最后,圣诞前夜,劲威扮作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发糖果,开始了新的生活。
朱丽花和何尚生互道节日快了,此时朱丽花已经放下了面具,开始接受自己的过去。
而尚生看到报纸后,嘴上说“饭都没得吃,还吃糖不怕蛀牙”,其实心里早已放下案子,享受圣诞。
他看到白头鹰后,掏出伊面给他的最后一个道具,哨子,吹响…仿若明白了伊面的用意。
整个故事在一片祥和中结束。
大家都享受生活,很温馨。
或许导演想说,人生很短,要尽情享受,不要为任何事情所困。
我们每个人都会死,每一天都是倒计时,所以running out of time也是对的吧。
5、其它国际歌配乐,是粤语音轨才有的,伊面第一次从天台跳下响起。
普通话配音没有。
国际歌是歌唱自由精神的,与白头鹰对应。
白头鹰及其羽毛的解读来自百度百科。
本文灵感来自电影《无间道》和《风云》最后,本人是先看暗战2,再看的暗战1。
看完2,再看1,竟然感觉1没2好,1太灰暗了。
不过1中的华仔很棒。
转载引用观点请注明出处,豆瓣,搬砖的知识棍子。
也许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会把这部片子拿来跟1比,好吧,剧情方面做得确实不如1那么动人心弦,片中的郑也远没有1中的华仔那么来的令人痴迷。
但是,这都不是2的重点。
只记得,郑最后一次跟林雪见面的对话:错了372次,为什么还要猜下去。
一句话,最终把一个赌徒从深渊中拉回来。
其实,影片中的黄启发,何尚生,朱丽花。。。
何尝不是带着赌徒般的执念。
片中,黄启发不止一次在办案中高喊,我是高级督察黄启发。。。。
好吧,这不是在卖萌,他只是想证明自己,他明明知道这个职位比他低,资历没他深的人(何尚生)处处压他一头,但他仍然时时在寻求一点存在感,在何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后的一句小心,所有的一切都一览遗。
再说何,典型的职业病加强迫症,每天没事也回找点事让自己不至于闲着的人,也许他无意高谁一头,也无意对谁呼来喝去,但他的这种焦虑常常无意间就影响身边的其他人。
但在这场无厘头的游戏中,他那时刻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渐渐松弛下来,雨中那段略带荒唐的追逐,纵然他追得满脸严肃,但在郑满脸戏谑的表情之下,任谁也不会相信这是警察在抓犯。
可以说何已经开始享受这场游戏了。
到最后,郑逃走并以他的名义将钱捐给了慈善机构,而何虽然还是孤独一人握着啤酒捧着爆米花,但他终于也闲下来享受空闲时光。
朱丽花这个角色,或者是因为剧情需要吧。
但是一句:我找朱丽花。
顿时让一个说一不二,甚至有些独断自主的女强人顿时打回原形。
她不再是什么总裁,什么负责人,她只是个女人,在找那只鹰的时候,对于同样喜欢对人吆五喝六的何,她终于展现出了女性的一面。
当然对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留给观众自己发挥是最好的。
而对于这场游戏的主导者郑,当然,你可以认为他是个无聊透顶的人,不然怎会策划如此一场无厘头的游戏。
当然,你亦可以认为他是个真正的侠盗,因为自己是个一心想给人带来快乐的魔术师,一场游戏,一亿元,让非洲儿童欢度圣诞,让游戏中的玩家从执念中醒悟,也完成自己这场最宏大的魔术,然而,这何尝不是一种执念呢。。。
看上去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实际上那只是一个幌子,《暗战2》不过是用警匪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片中的追逐完全是游戏性质的,这从郑伊健的笑脸上就能看出来。
尽管刘青云追得一脸认真,也并没有增加影片的严肃成分,反倒是和郑的嬉笑一起加深了那种游戏感。
与其说这是一场警匪之间的较量,毋宁说是情人之间的追逐。
不过,把郑伊健说成一个被追逐的情人还是不够确切的,从某种程度上,他就是爱情的化身。
他身上超乎寻常的特质正符合了爱情的神秘,而且自始至终我们都摸不透他的性格,正像爱情通常也是让人难以琢磨的。
相比较而言,刘青云身上就充满了人间的气味,他是个一心一意只想抓住小偷的警察,全身上下没有任何神奇之处。
视角和他一致的我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明白了在这场角逐中他不会获胜,有时甚至会对他抱有一丝同情。
但他如此投入;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投入,郑的神奇才得以存在。
在这部片子里女人是次要的,因为它不牵涉男女之间的爱情。
所以林熙蕾的出现也仅仅是为了满足剧情的需要。
倒是黄警司时常对刘表现出的夸张而暧昧的态度起到了一个辅助说明的作用:以同性之爱来暗示刘郑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
爱情不是那么容易让人如愿以偿的,片子结束时又和《暗战》一样是圣诞节的场景,刘青云孤零零的一个人,抱着一筒爆米花走在张灯结彩的街上,有一种温馨中夹杂着忧伤的极强烈的现实感。
不过当他看到报纸上郑把拿走的钱以他的名义买了糖果捐给贫困儿童后,我们仿佛又和他一起脱离了眼前的现实,去回味那爱情带来的滋味了。
与此同时,这场较量的游戏性质再度显露无遗。
郑伊健是导演造的“神”,一个虚幻角色也不是刘青云自导自演,这是导演故意设置的为了教导其他人不要执着功利,要关注更有意义的事,追求欢乐!
刘青云执着于抓贼和抓郑,忽略了身边人的关心;女主心里只有工作,可能就是为了摆脱身为“朱丽花”的那个时期;林雪因为赌博欠债,陷在赌博里出不来;假老外和朋友因为平时工作丢掉了观鸟和帆船的爱好这就是当时香港的现象,市场不景气,市民为了生活失了很多乐趣。
可以看到这几个人在追逐郑的过程中都有了变化,刘青云在最后一次没抓到郑后能坦然一笑,去吃晚饭;朱丽花能够跟刘青云说“钱不重要,小心点”;林雪输了272次后明白了“为什么还要赌下去”;假老外和朋友在天台上再次一起观鸟,兴奋地忘了本来的目的是找鹰所以可以理解为郑是为了救赎众人,是导演安排的“神”,理解了这层就不会执着于郑怎么逃掉的问题,这也是导演告诉观众的,不要钻牛角尖了,不要在意也不需去想郑的问题了,好好体会电影,去关注生活中更有意义的事吧!
剧情有些扯淡没有1好看,我个人比较注重剧情所以侧重点都在看剧情。
我给四星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我本来想给两星的,但是我中秋节二刷时发现这里面构图是真的美,光线的运用可以说是神乎其微。
在雨中骑自行车那段可以说是本剧的神来之笔(没说剧情),那个画面我觉得有点行歌舞剧的雨中漫步那部电影的感觉,很美。
尤其是配乐可以说是点睛之笔,那种轻松的音乐(我是个音痴不好评价),但是犹如梦幻的感觉。
我觉得有一个剧情我有些没看懂,就是那个郑伊健与林雪猜硬币的剧情,最后林雪猜错了324次,林雪说我还要猜嘛?
郑伊健说是呀!
还要继续猜嘛,就走了。
这个是真的没看懂。
我猜可能是郑伊健再告诉我们,知难而退才是普通人的正式写照,一味着坚持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我觉得在这个快时代,到处宣传着成功论,坚持论,仿佛成功才是每一个人该做的,而实际上放弃追寻正常而又普通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那个硬币我觉得是在说,富人追寻的是货币,普通人追寻的是快乐,林雪把手中的硬币捐给了小孩,就是再放下货币,放下世俗的成功论,财富论而是追寻快乐。
虽然剧情很异想天开但是还是值得推荐。
PS:我因为是学习金融的,所以理解有些财富化,请大家多多理解。
《暗战2》,很多朋友认为这是一部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电影,郑伊健饰演的盗贼,这个在整部电影中连名字都没有出现的人,他称自己是一个逗人开心的魔术师,估且称他为Y吧,很多人都困惑,Y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给全球贫困的孩子们买糖果吗?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就根本没有看懂这部电影,这其实是一个救赎的故事,Y就和《电锯惊魂》中的门主JOHN一样,雨中的追逐,猎鹰的飞翔,372次掷硬币………在这些看似荒诞、离奇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同一个目的:帮助那些在生命的道路上迷失的人重新找回自我,感激生命,重拾欢笑。
Y和门主JOHN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救赎方式,门主JOHN的救赎方式是残酷和绝望,而Y的救赎方式是欢乐和希望。
Y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三个人,这三个人是三种典型迷失人格的缩影:第一个,陈劲威,沉溺于赌博,浑浑噩噩,不求上进,已经债台高筑,仍不知悔改,面对着追债者还在谈赌马。
陈戏威的生活毫无亮色,很多人都和他一样,只不过沉迷的事物不同而已,游戏、彩票、股票、网络等等,都是一样,自以为能成为赢家,其实不过是在虚幻的海市蜃楼里彷徨,直到走向毁灭。
Y每一次和陈劲威的相遇都不是偶然,陈劲威被第一次被追债时Y在,在大厦楼顶Y一直在等陈劲威,陈劲威被债主殴打时Y路过,Y一直在同一个地方等着陈劲威,当最后陈劲威问Y我们玩了多少次了,Y清晰的回答“372次”,从第一次玩掷硬币起Y就开始在心中默数了,陈劲威,你到底要输多少次才能醒悟啊,2元的硬币代表着2分之一的机会,也代表着人生的两面,当你抛弃你执着的“人头”,抛弃你执着的赌博之时,就是你新的开始。
陈劲威终于开始面对失败了,我已经输了372次,就算373次赢了又能怎么样,不过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游戏,为什么我还要继续,Y微笑着把2元硬币交给了陈劲威,对他说“拜拜”,因为Y知道陈劲威已经不需要帮助了。
当陈劲威把硬币捐出,一身轻松微笑着迈步向前时,他已经放下了过去,从阴霾中走出,前方不管如何,必是一个新的未来。
第二个,朱丽花,满口英文,目空一切,泼辣美丽、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保险公司女老板,她是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朱丽娜,公司职员都必须说英文,必须随叫随到,必须按时间完成所有工作,必须听从她的一切命令,除了权利和利益她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艺术品失窃,赔钱而已,对方是敲诈的罪犯,那又怎么样,合约才最重要,警察又怎么样,我交钱就能解决了,用不着你们。
看起来她好象拥有一切,财富、地位、美貌,可是她唯一没有的是笑容,当Y叫她本来的名字朱丽花的时候,她愣住了,没有人知道她原来的名字,朱丽娜和朱丽花,只差了一个字,一个那么高贵,一个那么土气,其实都是同一个人而已,当初那个朱丽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当一步步往上攀爬时,她丢掉了名字,丢掉了感情,也丢掉了她自己,现在的朱丽娜拥有一切,却不过是一个没有感情、没有血肉的机器人,她谈的是上百亿的大生意,保守利润就有五亿,一亿对普通人来说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数字,能给多少人带来欢笑,她却根本不在乎,不过公司报表上的一个数字而已,她所追求的是更大的生意、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利益。
当面对Y的时候,她忽然发现她拥有的都没有用,她发现仍然有靠她自己解决不也的问题,在和职员(假洋鬼子)、警察何尚生追逐Y的过程当中,她重新享受到了合作的乐趣,重新找回了自我,学会了尊重别人,最后何尚生对她说“HAPYY NEW YEARS 朱丽花”的时候,她已经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开心的微笑,你微笑的时候最美,朱丽花。
第三个,何尚生,不甘平凡、渴望刺激、讨厌悠闲的工作狂人,即使是一件小案子,也绝不轻言放弃,不抓住贼绝不罢休,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才华、智慧和热情都让人钦佩,但他在执着于工作的同时,却忽视了身边的朋友黄启发、爱慕她的女上司,他对朋友的关心视而不见,反而心中厌烦,嫌他们鸡婆,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时,Y出现了,何尚生终于有了一个让自己热血沸腾的对手,他的聪明才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可是第一次在楼顶天台上的对决,何尚生输了,Y给他留下了一条线索:一根羽毛;Y知道他不服气,陪他玩了第二次,二千万,拿到钱算Y赢,何尚生为了抓到Y违法印制假钞,可是他又输了;第三次他要主动出击,在观鸟爱好者假洋鬼子的帮助下跟踪那只猎鹰找到Y,其实Y和假洋鬼子早就认识,影片一开始假洋鬼子在鸟店外就和Y有过接触,何尚生一开始就怀疑保险公司有内鬼,可是他没想到是假洋鬼子,Y轻易偷走三件艺术品,没有内鬼的帮忙是很难做到的,猎鹰只是计划中的一部分,为了第三次游戏。
何尚生跟着猎鹰终于找到了Y,这是一对一的较量,此时的何尚生只想亲手抓到Y来证明自己,中途遇到巡警他也没有寻求帮助,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场景,不管何时看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在《敢作敢为》的配乐中,两个大人象孩子一样在雨中骑车追逐,亦敌亦友,很多人一生中也未必能有这样一个在长大后仍能陪你胡闹的朋友,Y又赢了,但此时胜负早已不重要了。
何尚生履次犯错,黄启发和他的女上司却没有怪他,黄启发帮他遮掩,女上司对他说小心,他们一直在默默的包容、支持他,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
第四次的游戏开始了,想想就让人欢乐,在何尚生四处奔波时,Y为警察们准备了可口的午餐,提醒何尚生不要忙着工作,有时也要享受一下美食,警察们对午餐赞不绝口,如此贴心又有品味的匪徒世间少有啊,Y在明知何尚生扔下的是假钱的情况下仍然将盗走的艺术品还给了他,这算是平局了,但何尚生不肯放弃,他要玩最后一次游戏。
天罗地网,Y仍然赴约了,他又赢了,看着那根缩回的钢丝,何尚生已经明白了一切,Y只是一个逗人开心的魔术师,不是贼,抓Y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在楼下对黄启发说饿了,他是不是想起了Y给他们订餐的那间餐厅了。
圣诞夜,三个迷失的人都重新找到了方向,三个人脸上都拥有了久违的笑容,全球贫困的孩子也都在开心的微笑,猎鹰在天空自由飞翔,何尚生吹响了Y送给他的那只鸣哨,那是Y送给他的礼物,没有人知道Y的名字,也许全世界人都不理解他,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Y一定也很开心,因为:一笑常在,我便已拥有天与地。
影片有想归于神话的趋势,不然不会有那些玄而又玄的迷幻剧情,但毕竟限于凡人的思维,把影片中连编剧和导演都不能解释的现象操作最后囫囵的没道理的无厘头的归于魔术这一点,魔术就这么无端端的躺枪了,我也是笑了,魔术说,我和法术还是有区别的,好吧?
导演。
主角是个路不平我来踩,事不平我来管,拯救苍生舍我其谁的这么一个还想游戏人间的无道理装帅的侠盗魔术师。
导演的意思本想着借着主角点醒执迷不悟的群众,但不想主角本身被赋予的寓意其实也是一种执迷,在我看来主角在他所谓的点醒群众的过程,也只不过是个迷带迷的过程,自己都没醒,更谈不上点醒他人,无论你是什么盗,侠盗也好,强盗也罢,假托魔术做到的无非是转换资源而已,观其所做所为,富的钱转换给贫的,贫的富起来,再转换给贫的,……无限轮回,这是一种侠?
这是一种义?
什么是侠?
什么又是义?
你不累,我没意见,随意!
你继续踩,这一切的背后的缘起,导演就没想过,只是这个现象出现了,这是导演展示了自己所能想到的自以为潇洒戏谑的解决方式。
还有评论说魔术师的出现磨掉了警长的好胜心的执念,教他放下,我去,每个职业都要有这个职业从业人员的特质,一个警察没有一个好胜心上进心和面对犯罪抓住罪犯压倒一切的勇气和决心,能干的了警察么?
一个中国的保险从业人员(外国的我不知道)没有见了人就像见了钱一样眼发红的狼族精神,能干的好保险?
原谅我,保险,让你中枪了!
哈哈哈。
最后你是渡警长出家了,还是修道了?
还让这个警长干不干了?
帮他还是害他?
亦或还是教他做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比你强的人面前要低头?
最后还是警长在干警察,没转行去做慈善事业,让这个警长明白了个什么?
评论真是强行解释。
影片拍的看似潇洒倜傥上档次还有颗想呈现给观众貌似胸中有天地,心里有众生大爱之心,实则空洞无物,搞笑一场,导演给予主角的涵义,也是与被他嘲讽的那个总想抓住比他强的那个警长一样,做了一个自己妄想的“英雄梦”,凡人的境界到这儿了,理解,骗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是可以的,毕竟俗人庸人还是多,我当搞笑片看了,你们随意,一家之言,笑笑而已。
在角色深度和人物关系上刻画得不如暗战1,剧情也不如1设计得巧妙。
但亮点也有不少,譬如郑伊健带林雪走出了输赢的执念,譬如他一句朱丽花让林熙蕾放弃了高大上的气势。
某些情节一直能想起暗战1,比如刘青云郑伊健的追逐到警察局算我赢之类的,于是脑中不停浮现暗战1的刘德华。。。
若能彻底抛开暗战1的影子,则更佳。
郑伊健从这部戏开始,让我觉得他能够驾驭比较复杂的角色。
说来也巧,《暗战》《烈火战车》第一部男主角都是刘德华,女主角是蒙嘉慧和梁咏琪。
郑伊健早期戏路和刘德华差不多,刘德华真正蜕变是从《赌侠1999》,而郑伊健质的变化是从《暗战2》。
伊健的出场是在天台上,跳楼是为引出谈判专家肯。
随后开始了最简单的游戏:掷硬币。
而最终目的,就是和何尚生展开一场猫鼠游戏。
关于导演要表达的内容,众说纷纭,个人比较同意人文精神这种观点。
相比暗战1刘德华、刘青云、许绍雄和戏份5分钟的蒙嘉慧,暗战2朱丽花和肯的角色也很丰满,有血有肉。
肯一直沉迷于赌博,朱丽花为了工作、赚钱,改了名字,还有何尚生,一心只为抓到伊健。
在追逐中,他们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事物。
最后,朱丽花没有追回钱,肯也没猜对人头还是字,何尚生也没抓到伊健,但他们都豁然开朗了,不再受此羁绊,所以他们收获了开心。
这部戏是郑伊健第一次蓄须演出,展现出另一种味道。
因为是银河映像作品,电影本身节奏、配乐很棒,雨中伴着《敢作敢为》,自行车追逐那场戏也是经典。
无奈剧情硬伤,以魔术解释伊健的逃跑,大大降低了影片的趣味性,没有达到第一部的高度。
我一直很喜欢暗战系列,不管外界如何的评价,说这就是商业广告片,或说第二是狗尾续貂,我依旧不遗余力地一遍一遍的看,或许我就是喜欢这种酷酷的,洒脱的人物性格吧。。。依旧不遗余力地看,依旧暗战~~
2果然是二!
杜sir每次抒下情,一帮人都开始责怪剧情烂。《柔道龙虎榜》是相信未来,《暗战2》是珍惜当下;柔道比武和警匪追逐,两者都是游戏人生的诠释。“入套——迷茫——看开”,随着刘青云演绎层次的铺开,观众的情绪也越来越豁达。戏法、枪战、追逐、打斗的背后,杜琪峰的人生态度始终最为迷人。
骑个自行车都这么High,真是基情满满。
过多的巧合和跳楼的莫名其妙,导致本片没有《暗战》的棋逢对手的感觉。而且这部里面还真的有些基的嫌疑。
牵强的一笔
奇奇怪怪,不伦不类。
没看过就别看了吧
想按照1的套路来,却真的差太远!
男人和男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很subtle~
神雕大侠?潇洒不足,矫情有余
男人间的情谊~
这是拉底了全亚洲的智商么?完全没有了第一部那样高智商的感觉,就算有基友三角恋外加一个卖纯的女主角,就算还搞了个白头鹰的夸张特技,也完全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果没有暗战一的打排头,这片估计会被骂死吧!
比1还是差些
香港黑帮片拼的是主角的演技
狗尾续貂之作。狗尾续貂之作。狗尾续貂之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比起第一部就差很多。
雨中二男飙车追逐记
吃老本吃的有点过了
其实单论叙事,还是蛮流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