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理论上应该很可怕的电影被喜感化后真的很奇妙呢,可怜又可恨,可怕又可爱。
心理医生最后在生死关头说出了真心话,jerry都说,十年的心理治疗都没这十分钟有用,太讽刺了。
关于神经病的方面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孤独倒是可说一二,可怜的jerry如果有人从小真心关怀应该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人怎么说还是社会的动物,内心再强大独立也需要陪伴,倾诉,发泄和理解,就算大家都狗屁不通。
我始终认为,一部电影应该像一个性格内敛的人。
话不多,全靠做;如果有点生活情趣,这人还得损,明明跟你关系好,还非得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而《血色孤语》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杀人分尸,脑袋留在冰箱里,没事拿出来唠两句,听上去已经很阴暗了,偏偏拍出来就像摄影机里装了美颜相机。
一个因杀了人入狱15年的精神病犯人,偏偏拍出来是一个白嫩呆萌惹人爱的大男孩。
然而这也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导演在拍电影前是一位漫画家、儿童文学作家,一个终日与颜料和画笔为伴,且善于给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们讲故事的导演,能拍出这样的作品,不足为奇。
而且本片并非导演的处女作,她之前的几部作品如《在伊朗长大》已经广受好评,再看看本片中表现出的成熟的导演手法和色彩运用,看来漫画家对她的导演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了。
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而本片中丰富的色彩运用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说起这部影片丰富的色彩,简直可以拼成雨后彩虹了,这些色彩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视觉表现力,更是内在的塑造了人物。
比如蓝色,杰瑞下班后穿着一件藏蓝色的外套回家,这表示了他与社会的疏离,看看他跟主管对话时的文质彬彬和房子所处的位置也不难发现。
后面的策划会上,杰瑞身上那件藏蓝色衬衣也很好的衬托出了他与其他同事的疏离。
蓝色是标准的冷色调,不像红色,给人以激情和主动,恰恰相反,蓝色更多的表达安静与被动。
杰瑞和会计部的女同事们一起吃饭时被动的,饭间的聊天也是被动的,而他恰恰穿了那件藏蓝色外套。
而策划会上,与同事们显得格格不入的不只是杰瑞,还有坐在他对面的穿着洁白衬衣的菲奥娜。
白色一直以来都是纯洁的象征,菲奥娜单纯不仅是因为她是策划会上唯一一个主动提出建议的人,听听她跟同事们哭诉怎样被男朋友欺骗也可以看得出来。
纯洁的不仅是菲奥娜,也是杰瑞对菲奥娜的态度或者说感情,杰瑞去收菲奥娜的尸体是,菲奥娜白色的内衣仿佛是一件洁白的婚纱,杰瑞抱起菲奥娜的尸体更像是抱走了自己的新娘子。
片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杰瑞给菲奥娜送西善请柬时穿的那件黄色外套,同一件外套在挥刀杀人时也穿着;杰瑞家中的整体色彩与心理医生办公室的色彩相当,都是咖啡色,而杰瑞第一次看医生时穿的也是一件咖啡色的衬衫;甚至我有时会认为,杰瑞所在的货运部的其他同事都是精神病患者,毕竟只有工人们穿的工装是粉色……色彩的丰富对于视觉是一种直观的刺激,而光的运用对视觉形成了潜在的影响。
印象比较深的是杰瑞第一次看医生的时,办公室里的那场戏。
这是一场对话戏,很简单,杰瑞和医生,坐着聊。
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医生的背后是一面大窗户,外面阳光不错,杰瑞面对医生(窗户)而坐。
也就是,医生的面部是背光而杰瑞的面部是面光的,由此造成的医生的面部光线较暗,背部较亮,而杰瑞在整间办公室咖啡色的环境下显得面部光线较亮,背部较暗。
这样直观的表现出,俩人并不在一个频道。
这样处理光,一方面帮助了叙事,另一方面也让人不得不思考。
精神病人与医生,看似处于两个极端的人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他们都有亮暗两面,但两人又有所区别,比如杰瑞是面部,即外在表现是“亮”的,而背部,内在心理是“暗”的;或者根据剧情来说,杰瑞所处的环境,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是“暗”的,而医生所处的环境是“亮”的。
说到这里就必须说一下片中的人物。
主人公杰瑞,可以得到的信息是,杰瑞有遗传性精神病,继父有暴力倾向,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入狱15年,且入狱期间遭到犯人性侵。
整部影片便是以杰瑞的视角展现,讽刺的是,杰瑞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亮丽美好。
不难看出,杰瑞眼中的世界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他从小就很孤独、小时候那只小兔袜子是他的朋友,成年后猫和狗是他的朋友,而这恰恰是人们认为的他的病症所在。
他不想伤害任何人,却也不想接受治疗,药物给他带来的是一个孤独的冰冷的世界,换了谁会愿意呢?
必须给导演的选角工作点个赞,瑞安的形象和表演为观众带来的一个帅气呆萌大男孩的变态杀犯,让人看完影片后并没有怪罪杰瑞,反而会有一丝同情和怜悯。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转载请注明出处今天给大家讲一部有点重口又可爱的喜剧电影。
没吹牛,真的有这种片。
男主是一个猫狗双全的呆萌小帅哥,还会经常和他的宠物对话。
而且还特别有礼貌,杀了人之后一定会道歉。
主要爱好是收集美女,只不过是这样收藏的。
特别热爱厨房,能把肉切的很均匀。
够不够血腥?
够不够变态?
但是君君要负责任的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一部口味独特的黑色恐怖喜剧片。
而这部电影的男主就是漫威宇宙里嘴炮满分的小贱贱——死侍的饰演者瑞恩·雷诺兹。
他在本片中的名字也挺萌,杰瑞。
杰瑞是一个喜欢各种鲜艳外套,暗恋办公室大波妹的普通打包员。
电影有一个粉红色的开场。
可爱的的男主、跳舞的美女,氛围非常的欢乐。
但就在份欢乐之中,从他和职员的对话之中你会隐隐觉得不对。
杰瑞有一个心理医生,医生还劝他按时吃药。
果不其然,在一个杰瑞被大波妹放了鸽子的雨夜,男主变态的一面暴露了。
男主苦苦在餐厅等了一晚没等到,却在路边碰到了落汤鸡一样的大波妹,果然有缘总会相见。
于是两人有说有笑的开车去吃东西,但意外猝不及防,车子撞上了一头麋鹿。
麋鹿鲜血淋漓很痛苦,男主一刀把鹿杀掉了......
旁边的大波妹吓尿了,慌忙逃跑。
谁知道男主追了上来,然后一个不小心就捅伤了她,又一个不小心补了几十刀......
杰瑞回家做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狗劝他自首,猫劝他毁尸灭迹。
他表面上很信任狗,但总是选择听猫的话。
男主把尸体运回家,切成小块放在便当盒里。
头颅割下来放在冰箱里,大波妹成了第一滴血。
但大波妹的戏份并没有结束,她变成了一颗会说话的人头。
没错,而且她说自己想要一个朋友。
于是目标就锁定在了办公室里暗恋杰瑞的女同事——丽萨。
这一波操作就很稳了,两人很快就勾搭上了。
但这次杰瑞显然是带着预谋的,把丽萨带到了自己家偏僻的老房子里。
杰瑞想起了童年的回忆,还有在房间里死去的母亲不禁哭了。
但丽萨的一个吻安慰了他,也就是这一个吻让杰瑞放下了屠刀。
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但这部电影绝对不会那么简单放过我们的。
(微笑)丽萨通过同事得知了杰瑞的住址,想送饼干(自己)过去给他惊喜。
结果她自己获得了一个大惊喜,满屋子血迹,桌子上还有一个头,丽萨吓到一个灵魂出窍。
两人经过一番老鹰抓小鸡后,丽萨阵亡,变成了杰瑞的第二件收藏。
(这下冰箱里的两个人终于可以愉快的聊天了)
而此时办公室的胖妹发现不对劲来找杰瑞,于是......显然杰瑞已经很轻车熟路了,第三件收藏get。
(现在冰箱里可以开趴体了)
看着冰箱里的三个人头还能自娱自乐,正常人绝对干不出这事。
没错,杰瑞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在他幻想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猫狗可以说话、还能和人头聊天。
在他第一次杀掉大波妹之后,幻想里大波妹曾劝他吃过药片。
服下药片之后的他回到了真实的世界里。
满屋的血腥和尸体、猫狗也不再说话、冰箱里的人头也只是一颗人头。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世界,把药片一口气冲进了水槽里,第二天他又回到了粉色的幻想世界里。
杰瑞不知道自己失控了吗?
他是知道的。
杀掉了三个人之后,他跑去找心理医生哭诉,哭的像个被欺负的孩子一样。
但医生得知真相还是崩溃了,想要报警却被杰瑞发现,紧接着就被劫持到了郊外。
但他没有杀掉医生,因为医生告诉他一句话——你其实并不孤单看上去平白无奇,但确实戳中了杰瑞的红心。
杰瑞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只是一个被精神疾病控制了的孤独症患者。
他从小就是精神不是很正常的小男孩,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还常常遭受父亲的家暴。
后来又因为重病在床母亲的苦苦哀求,用刀子解脱了自己的母亲。
杰瑞杀掉鹿是因为看到鹿哭泣的幻象,第一次杀掉大波妹也是想让她的痛苦快点解脱。
男主本质并不是一个嗜血的坏人,他幻想里的世界是明亮的、梦幻的,他积极接受治疗、一心想要融入这个世界。
但他始终无法接受真实的世界,那个失去双亲、没有朋友、昏暗潦倒的自己,于是他选择不去吃药片。
他或许只想让自己感觉温暖一点。
影片结尾的彩蛋里,他和他的猫、狗、还有他曾伤害的人在天堂相遇。
他甚至遇到了耶稣,他们愉快的在一起跳舞。
这是一部色调明朗、充斥着癫狂的黑色笑料、血腥重口味的电影。
但撇开这些表象我们回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能感觉到一些温暖的人文关怀。
这是一个极端孤独精神病人的世界,但生活中的我们何尝没有那样的时刻呢?
一心想要逃避生活里的黑暗,不断给自己幻想。
但逃避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只有咬牙坚持吃下真实的“药片”,才能继续在生活里披荆斩棘。
【每日一片】根据上面的提示,回复“血色孤语”即可获取。
开头甚至觉得这个画面有点廉价,太过于理想化,每个镜头都像叠了180层滤镜,房间东西整洁又少的美美白男deisu。
但是被洗脑一段时间突然看到真实世界,再切换回去那种假假的感觉达到巅峰。
男主感觉就是没长大的孩子,有点单纯也有点蠢,看的时候总是想起来此房是我造,两个主角都是懦弱现实不如意,第一次无意杀人,接着带着天真的愚蠢杀了一个又一个,也不觉得自己有错,结局也都是“fllow 撒旦”,不过血色孤语去了天堂,此房攀岩失败掉进岩浆。
怀疑男主的妈妈是不是也是杀过人,因为她死前有警车来,感觉挺危险。
结局挺好的,金发女被甩到床上好纯爱好喜欢。。
是因为听说和玻尔很像看的,真的有点,结局奇怪的舞真的很奇怪。
听说结尾奇怪但是以为是那种奇怪。。
好吧也算吧勉强吧
五星给这部电影新颖的拍法,扣掉两星是因为我有个亲人也是精神病,坦白的说得了这个病很痛苦,没工作,没自由,生活一塌糊涂,但这个并不算什么难以克服的,最难以克服的是社会上的歧视,精神病就像古时候的麻风病一样,大家都害怕他们,但是我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想追求幸福的权利,也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在古代人们以为精神病就是中邪了,将人活活烧死或者闷死在棺材里面,而现代人们喜欢把精神病描述成杀人犯和变态狂,这样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数不胜数,但是可笑的是,大部分凶杀案件都是思维正常人所为……就像我那个亲人.......听说各国的脑计划都开始了,我希望在开发AI的同时可以找到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因为在医学昌明的现代社会,我还是没有办法治愈精神疾病。
1.色彩感异于常人。
导演拍摄方式大多站在男主的角度,所以色彩明艳动人。
典型可参考梵高。
2.同时伴有重度强迫症、焦虑症、躁郁症。
表现为:人肉盒子叠得整整齐齐、工厂镜头分割美丽;迅速吞下好几口比萨;躁狂时浑身充满力量,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神/被神眷顾,抑郁时疯狂自我贬低。
3.有严重的幻听幻觉,所以蝴蝶翩翩起舞,还能和各种动物对话。
4.精神分裂具有高度遗传性,所以会生理性、心理性孤独,尤其出生在那种原生家庭,伤害不是简单地吃药、见心理医生便能痊愈的。
我觉得那位心理医生判断有误,因为他有杀母前科,即使是被迫,但任何一个小孩如果做到这点,应该长期受到监视和心理辅导。
5.养狗是因为渴望被爱,嫌弃猫咪是因为猫主子得被伺候,他一个如此缺爱的患者怎么可能爱猫……当初养猫难道觉得猫咪能排遣寂寞?
6.再精神分裂也不可能过度压抑本能和五感——所以长期待在尸臭环境下居然能忍受不太合理——当然既然他是重度患者,勉勉强强可以……另外,旁人居然闻不到他身上带有的尸臭?
7.正因色彩感异于常人,我觉得工厂根本不是这种艳丽的桃红色……然而到最后也没发现真正的颜色,可能搞错了吧= =如果没搞错,希望有研究的人给予指教
大部分时间我看手机时,总是发现时间显示的很规律,比如排列顺序为11:11/11:12/12:11/11:22…这让我觉得很困扰,老觉得自己有特异功能或者有外星人在我身边…最近没有特意去看时间感觉好多了。
并且从小学开始到现在,通常在走在路上时我会感到疑惑我怎么在这里,我不是应该在另一个地方吗,每一次这种感觉真实到就像行走中的我其实是我想象出来的,另一个空间的我才是真实的自己,但这种感觉通常不会持续超过一分钟,就在昨天下午遛狗时我又感受了一次。
我觉得我没病,虽然我成长在不幸福的家庭,拥有很糟糕的童年和青少年,拥有两个不像这个世界上正常的父母。
但我很努力的去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努力的让自己变成想象中开朗的样子,努力成为别人眼中的Sunshine girl。
在心里我觉得谁也比不上狗狗们对我的重要性。
我没病,我只是很孤独。
喜剧惊悚犯罪片,讲述了工人杰瑞经常能够听到自己的猫狗与自己说话,在宠物的教唆下,犯下谋杀的故事。
孤独使人疯狂,杀戮渐成习惯,看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家伙杀人后一步步毁灭的过程确实挺惊悚的!
另类的黑色惊悚喜剧,瑞恩演技值得肯定。
看了这个片子才看懂了精神病人的世界,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不吃药的情况下),特别是男主的家。
粉色在片中一点都不突兀,反倒让人觉得粉色是那么诡异和变态。
唯一认为不好的一点就是结尾神经大条的歌舞表演!
很难定义《血色孤语》这部片子。
搞笑的恐怖片?
荒诞的喜剧片?
亦或者是神经质的剧情片?
总之,让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说,导演的视角很独到。
男主总是和自己养的两只”萌宠”对话,代表正直的狗和代表邪恶的猫。
狗总是谆谆教导希望他积极向上,与人为善,健康快乐地生活;而猫却让他承认自己就是个不被人待见的傻瓜坏蛋,怂恿他杀人、再杀人。
他暗恋的女子被他失手杀死了,而喜欢他的女子让他产生了想过正常人生活的短暂幻想;但面对现实总是很痛苦,当他吃下心理医生开的药后,他看到了自己脏乱不堪的房间,看到了死气沉沉的猫和狗,看到了被自己剁成数盒的人肉便当,看到了冰箱里快要发霉的头颅。
所以,他拒绝再吃药,“鲜活”的日子又回来了!
房间干净明亮,猫和狗又开始叽叽喳喳,甚至连冰箱里的脑袋都活泼可爱地又可以陪他聊天了。
这段拍得最好玩的。
当然,无论是变态杀人狂还是精神分裂的杀人狂,最终总是要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的。
所以他最后还是死了。
不过,在死之前,他放过了自己的心理医生。
因为心理医生说,“你并不孤单,我也会听到一些声音。
”他说,“你为什么不早这么说呢,我十几年的病其实可以十几秒就治好。
”一句话解开了他多年的心结,他并不是古怪的、不正常的,而是和大家一样的人。
电影拍得血腥,但又夸张、搞笑。
看完后,再想起,却会印象深刻。
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也或多或少和主角一样,内心深处驻扎着猫和狗,一个恶魔,一个天使。
当我们不愿意接受某件事或者自己所处的现实时,我们也会很自然地用心理暗示或其他方式来麻痹自己,让自己觉得舒服,如同男主角拒绝吃药一般。
而当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时,我们需要的绝不是被别人说教,被人批判。
我们只是希望有人对自己说,你并不孤单,我和你一样,同在。
1985年12月29日,在伦敦东部的Hackney Wick,发现了一具女尸,被害人是一个19岁的从事秘书工作的女子Alison Day。
而与此相隔不久,86年春季,伦敦南部65公里的Guildford郊外的一个村子中,在林地里又发现了一具女尸,死者是17岁的女孩Maartje Tamboezer。
这片林地上长满了风铃草,因此被警官们将这件案子称为“风铃草调查”(Bluebell inquiry)。
虽然两地相距甚远,但警方仍然从这两起以及后面发生的多起杀人案件中找到了共性,包括了用来勒死被害人的带子,用剪下来的衣服塞住被害人的嘴巴,捆绑被害人的双手的方式,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纵火焚烧尸体的尝试,这在英国当时任何杀人案件中都是前所未有的行为方式。
这起连环杀人案件由于苏格兰场以英国人特有的严谨到古板的地毯式搜索,以及被称作“犯罪心侧写”(Psychological profile)之父的著名犯罪心理学家David Canter对凶手相貌特征、生活方式及成长经历准确到令人吃惊的描述,最终告破,凶手正是一名经常乘坐火车四处旅行工作的木匠,而其犯案地点和时间正好与英国某条铁路的轨迹和时刻表相吻合。
这起案件,也成为了犯罪心理侧写学的典型教材。
关于风铃草案凶手一段叙述 “他出生在一个夫妻不和的家庭里,父亲或母亲可能有过犯罪史,在他五岁到十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婚。
跟着父亲长大的他,经常因为做事迟钝被父亲毒打,可能因为偷窃等轻罪被短期拘禁。
求学时期,因为个子太矮,相貌平平而又不善言辞,被同学以及女性嘲笑。
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在本城的汽车修理厂做修理工,可能有窥阴癖或暴力袭击等犯罪行为。
平时沉默寡言,一个人住在城市边缘的一间公寓的小套间里,没有特别的爱好,不嗜烟酒。
犯案对象选择为到修车厂送修的单身年轻女子。
他总是在晚上尾随这些女子,并将其胁持到僻静的地方进行强暴,并将她们用自己的皮带勒死,然后泼上汽油焚烧其面孔。
平时着装整洁,说话简单但是含糊不清,为人处事缺乏基本礼节。
” 关于这个案件所做的心理学分析可以百度搜索<连环杀人犯的心理浅析>一文,以上文字均节选此文,感谢此作者。
话说这片子真的不错,剧本也很到位,当然美国这种各民族混合的国家杀人手段五花八门以至于让
伊朗女导演玛嘉,说起前几年议论纷纷的《我在伊朗长大》大家也许有些印象,而且这人的专职是儿童文学作家,喜欢画一些儿童插画,可能常年对儿童心理的分析使得此片对凶手的心理刻画拿捏的非常好,看到最后除了有点黑色喜剧的味道,甚至对凶手所犯下罪恶感到不是特别排斥。
瑞恩这货怎么说,真的是演对角色了,起码符合我心理的那种角色,之前看过他很多作品,总觉得这货笑的特别假,而且总有一种淡淡的..... 贱味。
总之,像豆油说的,本片唯一的遗憾就是太短了,还没好好享受这种负能量就以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结束了,不管怎么样,本片表演上所体现出的专业性值得敬佩:刀捅在腹部的时候,体内出现大出血,心脏会把大量的血液通过胃部挤压至食管喷出体外,捅在肺部的时候也是,肺部会剧烈收缩把血液通过气管喷出体外,所以,当捅在致命部位的时候,人根本就叫不出来,只能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想起一些片子角色都被捅烂了还大声呼救就想摇头扶额。
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写的剧本
没劲,美术还不错但怎么2014还在拍这款类型片中俯拾即是的精神病渴爱渴女incel男...现实和幻想的割裂做得冲击力欠缺,精神分析追溯童年阴影但浅尝辄止毫无说服力不如不拍,除了耶稣开叉车之外哪里都令人失望
……只看了片名和演员看的电影,电影内容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视角很独特,但存在美化精神病杀人犯的问题,想象与现实的对照冲击场面不够。不过,即使是在想象中,男主一脸纯良冷静地分尸装保鲜盒,并且码了几排的部分还是让人看得毛骨悚然。没有用很多血浆,几排装满人体组织的保鲜盒就已经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Ryan演技不错。但不应该让他来演的,美化了杀人犯。孤独是元凶?不不不,本身是有心理疾病,放纵了恶意。那些被神经病就这样夺去了生命的人何其无辜。。。
在24小时巴士上看这种片,真的太不合适了
导演是个精神病!!!男主好适合这种血腥小清新片!!!!
还真让他一路杀到头。每个角色都相当“爱自己”,但不自恋。热爱自己的病态,直至死亡将其终止,除此之外无依无靠。纯真、残忍、绝望,是躲起来的孩童,但不是罪恶。前面在绝妙的血腥里停太久,结尾难。“真实”也很难表现,四次里一次不如一次。动物嘴形做得不错。片尾真是够了。演技炸天。
寂寞是个多么可怕的事情!吓得我都不敢养猫养狗了。
不太喜欢这风格,只能说很一般
啥破玩意 - -
雷诺兹居然还会演戏
精神病儿欢乐多
喜剧总有着残酷的成份
太棒了,作为恐怖喜剧我给五星。不需要对主角移情,只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做就行了
开始以为是爱情轻喜剧,20分钟后一秒变恐怖片!
这是真申金
一个还行的设定和无聊的剧情,真是为了一点醋包了一盘饺子
精神病杀人犯的异想世界,猫是恶魔低语,狗是天使之声,童年的创伤,亲情的缺失是噩梦的来源,衣服是最鲜艳的明黄,粉色,放进冰箱的头颅是絮絮叨叨的茶话会,吃下白色的药丸,世界就变成惨淡的灰色。笑点夹杂惊悚点的惊悚喜剧,偶尔看一部Ryan Reynolds,喜剧性,惊悚点都很好。女导演,用的颜色很明快,精神世界和现实切换的很好。评分:8.0/10。
来自anbl良心推荐 惊喜了~色调是我的茶 男主一个人住在废弃的保龄球馆楼上略带感了 我也想一猫一狗每天陪我聊天儿啊 小黄猫还是贱贱的苏格兰男中音 把"u earned it to be hit by a mini van"挂嘴上~(皱眉的样子好像南漂怎么破) “还有第四位天使 只是你们忘了他也曾是天使”看完想起这句有点治愈混心塞
不是他绝望的时候,而是他开心的瞬间,中间某一瞬间确实能感到皮卡丘进入了那个感觉,甚至会觉得皮卡丘连变态都那么可爱,安娜最后那个无力的摇头也极具代入感,但可是!鸡撒出场的那个片尾舞破了全片的功!!
如果智商能驾驭分裂,那么精分一生也不错,至少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