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挚爱
ADN,挚爱之路(台),DNA,La favorite
导演:麦温
主演:麦温,路易·加瑞尔,玛丽恩·瓦科特,芬妮·阿尔丹,迪伦·罗伯特,亨利-诺尔·塔巴里,Florent Lacger,卡罗琳·夏尼洛,阿兰·弗兰科,Mardan Oma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阿尔及利亚语言:法语年份:2020
简介: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雪(Neige),定期探望住在养老院的阿尔及利亚祖父埃米尔。雪非常喜爱抚养她长大的祖父,视祖父为阻挡她父母毒害的家庭支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彼此积怨已久。幸运的是,雪的前夫弗朗索瓦用幽默给了她支持和依靠。祖父的去世不仅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也使得雪产生了深刻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雪开始对自..详细 >
【Film français 304】Les gens qui ne connaissent pas l’Algérie et qui ne sont pas allés en Algérie sont un peu difficiles à comprendre le film.
还是挺无法理解的,换国籍就叫身份认同确认了吗?身份认同难道不恰恰是超越国籍和空间限制的文化现象吗?
2.5
封城前的最后一晚
网络太卡,看了好几天n次停顿才终于看完
结尾段落拍得太割裂了。
自我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双重摇摆为故事的主线,边缘化与客体化撑起了女主找的动机,但确实太散了太淡了。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那么低,如果了解一下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历史,这片子显然能触动到很多阿尔及利亚裔法国人。关于身份认同,法式家庭错综复杂的关系,麦温的台词写的太棒了。不能说这部片子拍的多完美,但至少是动人的。争吵,欢笑,撕裂,和解,家庭关系真实又简单地呈现,就足以打动。
大部分时间在听人吵架,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个电影,我把它定义为心理叙事的灵动。就好比有时候我想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去决定我的社交,如果ta看完某部这样的片子表示不屑一顾或直接痛骂乐色,那就很难再成为契合的同路人。很喜欢里面的两段,一段是众人盘着蛇吃饭的梦境,另一段是女主和前夫一起上网查DNA报告。
打开这部电影前,我只和一个阿尔及利亚人说过话,是来我家装修的工人小哥。我没有文化背景,也不懂人物情绪的枝枝叶叶,可是却意外直达了人物情绪的根!!!人物对话多,都显得凌乱,但是其实简略而完整!每个人物都描述得很准确,每个人物都独特而且必要!片尾都没有在细听念信,和着音乐大哭。有点羡慕阿拉伯人,至少他们亲密团结。同样是异乡人,我更飘零,虽然这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在亲密团结和自由之间,我此刻虽然因为飘零大哭,可是擦掉眼泪后,我还是会选择自由!流过泪的再见,才是真的再见。只有说过再见,才能重获自由!法国,还是我爱的法国,深入移民内心,理解展示和包容!
电影院昨天新上的法国片,今晚就封城了。
确实不咋地,没看简介之前我真的没太懂电影在表达啥,中途忍不住看了一眼简介,我依然没有太理解……主要导演拍的真的有点碎……
一个较为简单的寻访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的故事,没有很突出的人物矛盾和戏剧冲突,所有的事态发生都形如平缓溪流一般,偶有微泛的波澜,但绝不会卷起惊涛。很细致的展现了一个人从离开人世,到入棺凭吊的全过程,中间穿插的一些家族矛盾的纠纷,很琐碎,很生活,也是让我觉得全片最有意思的一部分,我会以为导演是按照这条路线继续往下讲故事,从家庭的日常纷争中探讨对于家和“本我”的概念,但是后边的所有发生,看似和前者有些联系,又好像没有太大的关联,完全独立出来单独讲述也未尝不可,这会令人感到有些奇怪,而且即使女主角尝试用“类科学”的方式探究自己的血统,但她还是在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认同,这又会让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最终电影还是圆回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用极佳的浪漫化的方式收尾,给充满疑惑和不解的观影过程带来一些安慰。
这片本身很自传,麦温本身就有布列塔尼、越南、法国、阿尔及利亚的血统。阐述家庭复杂关系及自我认同的片子很多,这片真的一般。剪辑和配乐都略显尴尬,叙述也不是特别清晰。P.S.演员身上爬蛇吃饭那场戏我真的有点惊到了。
even though I'll never be you
看不下去
3.5 拍的还是不错的,就是题材不感兴趣,叙事也不抓人。
阿 阿尔及利亚 重返蒂巴萨 我的精神故乡
其实有几个段落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拉雪兹神父墓地之前的家庭撕逼戏,以及后半段情感外化的段落。但整体上还是没拍好,有点可惜,尤其最后结尾段落太拉胯。PS:加瑞尔的台词都好好笑
关于身份认同和家人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