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完后向同事说“看完我哭成了傻子”并把这部剧推荐给她时,她说“我绝对不会哭的”,过一阵隔着电脑纵然铁石心肠如她也听到了醒鼻涕的声音。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讲述一位善良平凡的母亲在患上癌症后的人生最后时光里,与家人重归于好享受最后亲情的故事。
在看剧时开着弹幕,弹幕一条一条的跳“哭得脑仁疼”“哭得脑缺氧”“想起我的妈妈”这些词条。
说实话,剧情非常平淡,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但却很催泪,我想很大一个原因是感同身受,还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部剧里的人设和我们大部分人的家庭很像,有一个刁钻的婆婆,一个不善表达、比起家庭把更多重心放在事业的父亲,一个比起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注重照顾家人、永远围绕家庭转全心照顾家人饮食起居的母亲,一两个享受着来自父母的照顾却心安理得的不懂事的孩子。
我就处于家中不懂事的孩子的位置,虽然对父母亲的付出心怀感激,但比起父母的事更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上。
有时回到家看到忙碌一天的母亲在厨房忙上忙下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时,虽然体贴母亲的辛苦但吃完饭依然拍拍屁股走人留母亲一人收拾。
比起关心父母的健康,口头上说的比实际行动的要多。
我想大部分孩子都像剧中的孩子一样,平日里对父母的存在和照顾习以为常,也想着来日方长,最后只有在即将失去时才会觉得时间紧迫。
在看剧时,感念于自己对父母做的太少,眼泪噗噗直掉。
可怕的是,和剧中女儿一样的想的更多的是“妈妈不在了我以后要怎么办”,心里自嘲自己可真是个自私的人啊!
家乡丧葬风俗里有个说法叫“哭丧”,但妈妈常说只要老人家在世时,尽力对他们好,尽到了孝道,老人过世后就不要哭。
有时候真觉得母亲是个帅气的女人!
所以,要好好表现,以后能笑着送爸妈走!
母亲在婆婆身患老年痴呆后辛苦照顾她15年,只身挑起家中重担,为一家人操劳不休。
而丈夫对家事丝毫不关心,女儿爱上了有妇之夫,儿子也面临着高考的艰难形势。
家庭中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各自的烦恼各自的事情。
她去丈夫上班的医院看病,丈夫却因为自己是一名薪资低的医生而不愿意在工作的地方见到她;她去看上班的女儿,想约她一起吃一顿午餐,哪怕只是简单的一碗乌冬面,而女儿却忙着和情人约会,推脱她;她心疼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一身轻松,和女朋友约会喝酒,过自己的快意生活。
而她却在此时被查出患有膀胱癌,并处于癌症末期的情况下。
在发现母亲即将离世时,家中每一个人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
片儿是真好看,又真好哭,感同身受又唏嘘不已。
片中丈夫所谓包容隐忍的爱,居然可以自欺欺人地规避家庭中儿子角色的缺失(自己的老母亲自己从来不伸手照顾)、规避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子女从来不过问,只有打骂)、规避丈夫角色的缺失(可能除了生娃和拿钱,什么都没干过,自己老婆生病了去找别的女同事喝酒,什么神逻辑!!!
),他那看似肺腑的真情流露,却透露惺惺作态的酸臭味,和自己被自己感动的无ci,只因为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哪怕妻子自己,也觉得理所当然,但是依然可以让我们动容,因为有大量现实中的案例和新闻,我们的要求已经被无限降低。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对歌颂母亲伟大,其实真心感到反感。
因为在亚洲母系文化土壤里面,越是歌颂伟大,就意味着你该在为人妻的角色负担整个家族的重任,无条件付出还不能有怨言,丧偶式育儿也得忍气吞声;就意味着你该在为人女的角色里面不讲道理,压抑自己,必须听从母亲的安排和逐一的教诲,要不然就是忤逆;就意味着你该在为人母的角色里必须绝对正确,必须敢为人先,必须价值认同。
没办法,谁叫你伟大呢。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捧杀吗?
“走好 小朋友”“你也要保重”爸爸其实是爱妈妈的吧,因为这样的生活把爱都碾成碎片了,爸爸自己也没在意了,可是他不能没有她。
我想到了爸爸会为妈妈做那么多事,唯独没有想到片尾爸爸拍的那张照片,在那个时候他的眼里应该只有她吧。
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爸爸可以住在加平的房子里,房子很大,阳光很好,可是没有妈妈。
我不敢想未来一个人过的日子,一定很孤独吧,没有人分享生活,连吵架都没有。
爸爸的态度在转变,从第一集的不愿意接受,到最后一集劝慰妍秀说操心了一辈子的妈妈先去那里也会舒服一些的,不知道他用了多大勇气说服自己、让自己接受以后的生活没有她,并化为冷静劝慰儿女。
女儿呢,从开始妈妈想和她一起吃饭也不愿意,到后来作为长女接受现实,听爸爸的心,帮助弟弟。
妍秀也在改变呀。
从衣柜,体会到了妻子。
又从一盘盘小菜,体会到了母亲。
我记得妍秀一开始理解不了,去找尹教授,和她说儿女都是自私的,此时此刻比起妈妈会不会痛苦这个想法,我更加难受的是没有妈妈我怎么办。
这个时候妍秀长大了吧。
看到最后我知道,她学会了,没有妈妈她应该怎么办。
妈妈最后和她说,你知道我是爱你的,知道,当然知道了。
妈妈永远是爱她的。
儿子考了两年大学,我不知道他心里有没有对父母的愧疚,还去交女朋友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毕竟所有角色中也只有这个角色我可以有点共鸣。
考完大学看到成绩很烂一开始是难过,无尽的难过。
是想复读的,可是知道自己也没那个毅力。
当然也有对不起父母的感情,花了钱花了时间,我可以可我没做到,我对不起他们。
姐姐和爸爸说,我来和弟弟说,或许这样弟弟更加能接受妈妈的事情。
弟弟和姐姐几乎沉稳的表现不同,弟弟会哭,会表现出他的难过,内心的烦郁,这就是那个年龄该有的。
但他也从妈妈的病中放大了对妈妈的爱。
我猜相比姐姐的婚事,妈妈更惦记弟弟的成长吧。
看不到他结婚、生孩子,这些都看不到了,真的很遗憾啊,参与不了孩子的人生了,这份喜悦也分享不到了。
弟弟根德,从最后一集开始醒悟,是因为那张保险单。
姐姐为他做了很多啊,可是他都不知道,到了今天,姐姐时日不多的时候,他才看到这份情谊。
所以他哭了,在路上,一边开车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
他很愧疚,一对不起姐姐,二对不起老婆。
好在醒悟了,也不算晚,至少后半辈子可以和老婆好好生活,托姐姐的福。
“在白天更长久的时候/我想在黄昏中再和她在吊床上待着/读了更长时间的书/她在我的身上睡着了/庭院里的锯子的声音也睡着了/房子外面传来了音乐/还有厨房东西的颜色中有点亮有点暗的彩色灯光时/我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世上最美的离别 (2011)8.32011 / 韩国 / 剧情 家庭 / 闵奎东 / 徐英姬 金甲洙
整个看的过程,眼泪和难受根本止不住,抛去和电影版的对比演员演技什么的,这部剧传达给我五个认识:1'这个家里面的女主人的爱是最容易得到的,随处可见,是最不担心会失去的,所以不论是媳妇、妻子、妈妈还是姐姐,是最容易被家庭成员忽视的存在,但生活中一旦失去,就会发现那是最沉重也是最离不开的最重要的存在。
2'丈夫对于女人来说是依靠,妻子在他生活起居无微不至的温暖的存在,但是真的分别了,没有妻子的陪伴他也依然会好好的活下去。
3'对于不懂事的儿子来说,妈妈就是妈妈,无法改变的存在,虽然现在没能懂事成熟,但总有一天,他会长大。
4'女儿,就是妈妈这一生最舍不得最放不下的存在,在女儿身上有操不完的心,女儿就像是妈妈自己一样的心疼存在(T_T)。
5'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要爱家人,陪伴家人,一家人的心永远拧在一起。
我没文化说不出来心里的感受,你们看了就知道了,真的很好哭
妈妈在厕所咳血抱着爸爸看着孩子们说“妈妈好痛”的时候,整个人心都碎了,那个最强大的妈妈终是脆弱的和所有人都道别了呢,是不幸中的庆幸了,没有遗憾,总好过那些话还没说出来,就天人永隔。
谢谢最后妈妈走的时候那么美,那么安详,就好像没有痛苦,没有被病痛折磨地那么不堪,笑的灿烂的像阳光可是还是有遗憾啊,小儿子的大学,大女儿的婚礼,每年的节日,她都没有机会和她最爱的人一起见证了,我们是不是都太把身边的人当做习以为常了呢可这真是,最美好的,和这个世界道别的方式了,愿天堂没有痛苦
《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是一部只有四集的短剧,却让我整整哭了一晚上。
21年前,韩国金牌编剧,卢熙京用她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对因癌去世的母亲的怀念,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母亲平凡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
沉默内敛的丈夫,即将面临失业,却只是把所有的事情憋在自己心里。
工作出色的女儿,陷在一段插足别人婚姻的第三者爱情里。
最受宠爱的小儿子,为了考上医科大学连续复读三次,整日颓废醉酒晚归。
还有一个身患痴呆症需要人看护的婆婆,动不动就对照顾她的媳妇恶语相向,拳打脚踢。
每天早上都是这个母亲最忙碌的时间。
婆婆无理的叫嚷一刻都不能等待着要吃饭,要上楼喊儿子起床,不能放心的叮嘱女儿要吃早餐,丈夫要上班了,打着赤脚赶紧跑到丈夫前,到玄关把锃亮的皮鞋放在丈夫面前。
作为儿媳妇、母亲、妻子,她尽心尽力的操持着家事,关心着每一个人。
一家人自然地享受着这个母亲提供的一切,但却也好像理所当然的忽略了她,总是漫不经心的回应着她的热情,她的唠唠叨叨。
这样的日子好像就会永远的过下去,直到有一天,这个母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生命只剩下两三个月的时间。
最早得知结果的是一向隐忍压抑的丈夫,他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身为医生的自己,日日睡在自己枕边的妻子都已经病重到这个程度,他竟然浑然不觉。
午夜天桥上,趁着酒意,他失声恸哭。
一个中年男人的哭声,像一个孩子般呜咽,肆放着他的痛苦,他的自责,他对自己的恨。
他对痴呆的母亲发飙也好,大骂不为母亲分担家事的女儿也好,甚至出手打了自己不懂事的儿子也好,好像都是他痛恨自己的一种逃避。
直到在手术室里,看到妻子被剥开的腹腔,已经无法摘除的肿瘤,他知道这一切都挽回不了了。
他没有勇气面对妻子,更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子女他们的母亲即将不久于人世。
幸运的是,丈夫得到了医生友人的劝说。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隐瞒事实,身为丈夫和父亲,他不能剥夺,妻子与这个世界,孩子们与母亲告别的权利。
他开始积极面对,告知子女事实,他决心好好利用剩下的时光,陪伴妻子走完人生最后的日子。
女儿和儿子平日里都不愿意和自己妈妈多交流,心事也都藏着。
当他们得知妈妈快要离去,终于放下冷漠和厌烦,打开了自己世界的心门,可惜自己的妈妈已经不能多做停留了。
女儿放下了工作,开始学着操持家务,为全家人做早餐,学会了用淘米水做大酱汤,用行动告诉母亲自己已经能够照顾好自己。
当她看到母亲为父亲收拾的整整齐齐的衣柜,和情人的妻子为自己丈夫收拾的衣柜一模一样,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意中给别人带来的伤害,终于彻底割断了自己错误的爱情。
不懂事的儿子回过神来,不再每日酗酒晚归,变得他这个年纪该有的阳光开朗。
剧中当姐姐告诉弟弟,母亲已是绝症即将离开人世,弟弟崩溃大哭,对姐姐说了一番话,姐姐我和你不一样,你考上了大学你工作了,你给过妈妈零花钱,可是我没有,我还没来得及孝顺妈妈。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少人的心声。
忍不住和弟弟一起泪崩。
因为父亲平常的压抑沉默,女儿和儿子心里都有一些怨恨父亲。
母亲生病后,女儿看到父亲开始会帮着晾晒衣服,会亲手喂奶奶吃饭。
父亲还请求女儿帮忙,和他一起按照妻子的喜好,布置新家,女儿一点一点,看到了往日冷漠父亲温柔的一面。
儿子在回家路上,碰到了喝的醉醺醺的父亲,总是权威的父亲,原来也有不羁和脆弱的时候。
当母亲在一个晚上趴在马桶边,吐着大口的鲜血,喊着老公,我好痛,为什么做了手术还会这样?
丈夫瘫坐在地上抱着妻子呜咽,孩子们听到动静,纷纷下楼,也只能是坐在地上一起哭。
“正秀啊,妈妈好痛”。
妈妈好痛,坚强的母亲倒下了,这个家最大的伤口赤裸裸的被撕开。
世上最煎熬的事不是承受脆弱痛苦,而是面对最爱的人的脆弱痛苦无能为力。
但是因为是家人啊,我们必须抱在一起,舔拭伤口,治愈彼此。
至此,一家人原本有些冷漠的关系在这一切的了解之后终于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要和妈妈说再见了,要送妈妈放心地离开,想给她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
一家人去了寂静而安详的海滩旅行。
只是这样彼此看着对方,就能幸福的微笑啊。
母亲告别孩子时,因为儿子还小,希望他能坚强,要他记住妈妈开朗的样子,妈妈一直表现着自己积极的样子。
但是等儿子下了车,却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卸下了所有坚强。
因为女儿是大人了,她能承受得住。
这样真实的方式,让所有的舍不得都化成了止不住的泪水。
在最后的时刻,只剩下妻子和丈夫,在他们的新家。
她之前最大的盼望,就是在天气变冷之前,一家人搬到温暖宽敞的新居。
院子里种上枣树,种上她心爱的鲜花。
在阳台上摆放一张桌子,和丈夫坐在阳台上喝着茶,欣赏早晚的太阳与月亮,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在这里,丈夫说出自己对妻子最美丽的告白。
你会想我吗?
会。
什么时候?
早上系领带的时候,吃不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吃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喝酒的时候,醒酒的时候,找要睡觉的地方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想听唠叨的时候,妈妈耍无赖的时候,妍秀出嫁的时候,正秀上大学的时候,正秀大学毕业的时候,元旦烙饼的时候,中秋做松饼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孤独的时候。
最后一个场景,是一起在海边拍照的时候,丈夫明明在给妻子和儿女拍合照,但是最后只拍了这个母亲。
这个时候,她不再是一个儿媳妇,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只是被一个男人爱着的女人,她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人与人之间的治愈,爱与爱之间的和解,这部剧就像一首美丽的散文诗。
剧中还有太多太多感人的细节,温暖的场景。
痴呆的婆婆会在最后说等媳妇回来,沉迷赌博不成器的弟弟给姐姐买来了核桃酥,怨恨了十几年,但还记得你爱吃什么。
在原著里,卢熙京写了一首短诗,“我曾爱过她,像爱自己生命一样的爱过她,她不知道吧?
她走后到今天,我每天都因为思念她而流泪,她也不知道吧?
拜托了,别让她知道,千万别让她知道。
”和卢熙京相比,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爱着的人还好好的在我们身边。
我们还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去爱疼爱着我们的人,和爱着的人好好相爱。
不要留下比爱更令人心碎的遗憾。
希望这部剧会给你和我,为爱的人打开心门不羞于说爱的一点点的力量。
因智友偶尼而来,在一堆爱情剧中间,这类讲亲情的更显可贵。
我凌晨两点半看完这部剧的,最开始会觉得堆砌了所有的槽点,在妻子的角度~自己生病,丈夫不关心,婆婆老年痴呆,女儿第三者,儿子复读高考,弟弟烂赌败家。
后面不由得会过渡到作为女儿的角色,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难堪局面。
总会让自己产生珍惜眼前人的感受,每个人的终点谁都说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有时会觉得父母对自己要求很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节假日便负责买菜做饭,然后到高考志愿选学校选专业,不能填省外的学校,平常去兼职他们都担心我被骗,考研还是工作也在左右你的选择,因为离家近每周回去都被要求打扫家务,从小到大我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也觉得自己足够让父母骄傲。
观念想法不同总会让我们间沟通不畅。
可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与周围同学相比,我觉得自己挺好的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满些什么,而我也总是被父母牵着走,没离开过他们身边,也没怎么去看过外边的世界。
人的心都是偏的,都会更疼自己的子女,而不是生养自己的父母。
有天我妈对我说:我们就你一个孩子,生你养你那么大,不能让我们连看你一面都难啊。
好像父母的要求不太高,但我们总是不耐烦,他们并不欠我们什么。
《世上最美的离别》是少有的精短且高品质的韩剧。
唯美的画风,有一种《那年冬天风在吹》的感觉,但是在唯美中,有沁入了很多烟火味。
起初这个家,让人看起来真的很累心。
冷漠内敛的爸爸,把工作中的不愉快都埋在心里。
在做第三者的女儿,想现在很多家庭中没有嫁出去的女孩一样,心安理得的在享受着生活中父母的照顾。
经常宿醉的渣男儿子,还有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的婆婆。
妈妈仿佛被所有的家庭琐事缠身,第一集中妈妈一出场就在抱怨爸爸让她和女儿两个人去接婆婆。
大家貌似都同意将老年痴呆的婆婆放在养老院中。
但是只有妈妈反对。
妈妈抚摸着“一辈子都在凶别人,现在却像个小孩子”的婆婆说“我和她毕竟还是有感情的”。
这段剧情给人感觉温温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仿佛融入在了飘满银杏的路上。
这个家里的每一人,都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爸爸,儿子、女儿。
在他们身上,我们貌似看到了自己的冷漠。
只有妈妈,才是最懂的珍惜的那个人。
每次遇到巨变时,人才会有所醒悟。
丈夫知道了妻子的辛苦,珍惜还能触摸到彼此的每一天。
女儿和儿子承担起了家中的责任。
第四集拍摄的也很唯美,寂静而安详的海滩,仿佛理想中生命离去的地方。
但是,脑海中却无时无刻出现,在老年痴呆的奶奶打破妈妈的头,爸爸粗暴的拎起锤子,想把奶奶锁在屋子里的画面。
爸爸每一钉一下, 仿佛都在发泄自己心中隐藏的悲伤和悔恨。
世上最美的离别,却没有离别不悲伤。
请珍惜眼前人~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 (2017)9.02017 / 韩国 / 剧情 / 洪忠灿 / 元美京 刘东根这部剧的标签是感人、温情,但看完不仅不觉得感人,还很生气,刻意煽情也很明显。
最大的槽点就属女主的丈夫。
后面两集都看得出来他干活蛮利索的,但之前就是不干,得知妻子生病,回到家里责怪女儿不知道帮忙干活,非要让女儿擦地,你这会儿心疼倒是自己擦啊,手又没断。
而且自己对妻子也不甚关心,得知她生病前对她爱搭不理,敷衍了事,得知生病后吼她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责备起儿女倒是理直气壮,为人父为人夫就是要高贵一些吗。
两个医生都说没办法了,还是固执己见地要给妻子动手术,剖开了肚子发现情况很糟又只得缝上,我理解他想救妻子的心情,但总觉得这块剧情处理得非常不好,显得他很不理智。
痴呆的老母亲砸了妻子的头后,他发飙砸门那块真的吓人,尽显暴躁狂本质。
他们为什么要放一个痴呆老人独自在家,明明之前还请了看护,既然做不到照顾好她,又何苦要把她从疗养院接出来。
现在的情况是妻子快死了所以顾不上母亲,要是情况反过来呢,母亲要死了,挨骂的就是妻子了是吗。
感觉他根本就做不到真正的关心家人,好像只是在妻子生命逝去前机械地扮演一个好好丈夫,因为这种时候似乎不做点什么不行。
女主的儿女懒得说了,就很普通,平时不关心家里人,家里人生病了会萌生一点从此要好好对他们的想法,好像没什么良心,和我一样。
弟弟就知道伸手要钱,不管给多少都觉得是姐姐欠她的,明知道弟弟那个烂样还一直给弟弟钱,甚至让他成为自己生命保险的受益人,还嘱咐弟媳一定不要离开他,说他年纪小不懂事,但不是坏人。
可这个弟弟明显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只会不停地吸姐姐和妻子的血,沉迷赌马,还出轨,动手打妻子,嘲讽姐姐,这就是坏,他不是那个需要你照顾的小孩了。
人是有双面性,他确实可能有善的一面,编剧倒是花功夫写个场景让他表现一下啊,光靠一句“他不是坏人”只会让我犯恶心。
她婆婆也是,净展现了恶的一面,三番五次往女主身上扔东西,一直骂女主,虽然女主口头说了一句,之前婆婆对她蛮好的,在丈夫和儿女都不在的时候陪伴着她,可这么一句话对整体形象的补救太微不足道了,对他俩的立体形象的塑造没一点帮助,也不会让女主善良的光环变得更明亮。
看后面她家其实不缺钱的,不懂为什么一直强调现在的家里漏风,不买车而要挤公交,丈夫不能续约,好像过得很惨淡的样子,其实靠存款都能生活得很好。
但这点和主题关系不大,只是想吐槽而已。
整部剧哪哪都感受不到剧名中的“最美丽”,大家都是快要失去了才珍惜,真正失去后过不了多久又按原样对待身边的人。
本来一直想看这个编剧的另一部作品,现在无限推后了。
感动是有的,但主要还是因为这个题材。看着很生气,早干嘛去了,一家人没一个对妈妈好的?韩国妈妈的地位都这么低?
看过电影版的,觉得拍成电视剧好拖沓,泪点也不够。
得去看三遍金福南洗洗眼睛的程度
我已经看到丈夫再婚,儿子女儿各过各的生活,妈妈只是一抹淡影的未来了。
早上系领带的时候,吃不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吃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喝酒的时候,醒酒的时候,找要睡觉的地方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想听唠叨的时候,妈妈耍无赖的时候,妍秀出嫁的时候,正秀上大学的时候,正秀大学毕业的时候,元旦烙饼的时候,中秋做松饼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孤独的时候。
并不觉得拍的多好,而且艺术化处理了病情折磨人的部分,只强调了离别。但总归呼唤人们珍惜孝敬父母的时间,免得“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太无力了。
喝到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喝到不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喝酒的时候,酒醒的时候,找要睡觉的地方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想听唠叨的时候,妈妈耍无赖的时候,妍秀出嫁的时候,正秀那家伙上大学的时候,正秀大学毕业的时候,元旦烙饼的时候,中秋做松饼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孤独的时候,全部的时候都会想起你。
感人吗?同为女性,我只觉得血压高
啊有种看爱的教育的感觉,真的受不了弟弟和婆婆那条线,经典的煽情套路就是老好人被不好好对待然后有人帮忙出头..虽然这家看着挺幸福的但还是觉得是亚洲母亲悲惨的一生
怎么说呢,我还好,没有哭。没有想象中和传说中那么邪乎,剧情渲染和烘托确实到位,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而且我居然把第2集和第4集标反了,丝毫不影响我看,特意减了一星……
太恶心了 付出一切换来这个?
近期看的哭得最厉害的作品,最汹涌的是第三集最后妈妈大口吐血时说出的那句好痛。平生都是忍着忍着,为家人操心的人,在那一瞬间害怕再也看不到自己爱的家人了。幸好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能够好好告别,能够听到丈夫和孩子们藏在心里一直没说的话,能够留下美丽的回忆和照片,能够留在家人心里很久很久。
之前爸爸跟我说起奶奶癌症去世前的那段时间,跟他喊好疼,每当说起都会流泪。看到第三集最后妈妈在全家人面前喊痛那一段,感同身受,失声痛哭。越是年长越见不得这样的生死相隔,大约是因为年纪与片中人物相仿带来的切身感。韩国人在戳人泪点这件事上向来精准而又毫不客气
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父母对我们这么好的人。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走,人生只剩归途。
3/10.老天奶这个9分是疯了吗,带了点期待所以大失所望。全剧人物都是脸谱化东亚家庭的角色,很没劲,妈妈无条件向亲人付出了一辈子不求回报,得了癌症的最后一两个月身边的人愧疚的来爱她?太虚伪了太故作煽情了,就是拿洋葱熏你的那种催泪法。开头给丈夫拿鞋出门上班我看的要吐了,自己最拿老婆当仆人的人还在呵斥儿女?又当又立,好恶心好典型的东亚中年男人。女主对婆婆的“畸形的爱”我也是无法理解,很假很奇怪;对混蛋弟弟留了保险更虚伪。越细想越觉得这个片子可怕,像讽刺亚洲男权家庭的恐怖片,凉飕飕。
韩式全家压迫一辈子,临死感恩俩月的剧情,抱歉感动不起来。
先看的剧再回看电影,觉得电影在情感表述上更克制,我更偏爱。而tvN的剧版,丈夫的不善言辞、女儿的恋情,家人在心态上的转变等,做了很多铺垫,使得人物更饱满。但刻意的慢镜头和煽情又直白的对话,让人头疼。因为泪点低的人,就是会哭的撕心裂肺。但好剧和好酒一样,需要让人品,而不是让人头疼欲裂
离别不美丽,生病之前都很冷漠,直到生病之后才短时间内来弥补。还有单方面一直一直付出的爱太累了,也太沉重了,不喜欢。
不止步于泪点。看到母亲口吐鲜血一幕真是吓到了... 剧情来讲很简单,就是能想到接下来各种画面。
这不是世上最美丽的离别好吧,用尽生命付出的妈妈在最后的时间里得到了兄弟的悔恨、子女的愧疚、丈夫的珍视,还有恶婆婆的不闹腾。然后呢,残忍的是她马上就要面对死亡了啊,所有人她都深深爱着,并且那么那么不舍。做个人吧,不要等,不要拧巴,也不要一味地付出在不知感恩的人身上,很痛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