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妈一起看,前半段我看的兴致盎然,说真好啊这都没什么台词却如此生动可爱。
妈妈接了两个电话,继续坐过来看的时候已经放了一半了。
看着一个失忆一个独腿的这对夫妻,家又被烧没了,妈妈说,你管这个叫浪漫?
——我怎么觉得他们好惨啊。
看到最后终于觉得真的很凄惨了,可是主人公的表情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这样的结局算是“皆大欢喜”?
这样的生活,现实中是不会有的,默片一般的,这是法式的浪漫吧。
但是我真的很爱。
拥有了爱,外界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吧。
最近很忙,天天像打仗似的。
但昨天还是抽时间去了一趟法国电影的展映活动,看了一部电影。
说到这次活动,规格是相当高的。
放映的影片都是法国08年很好的影片,而且来了很多的导演与演员(包括朱丽叶·比诺什),来现场与观众交流。
我没有去看比诺什的《巴黎故事》和去年一度让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成为奥斯卡影后热门人选的《爱你已久》,而是挑了部法国的特色喜剧,也就是这部《伦巴》。
说道它的特色:首先,它的片长出奇的短,真正的影片内容差不多只有70分钟,比起那些动不动就三个多小时的片子,这部电影虽然节奏不是很快,但它看起来很流畅,整个影片给人一种很舒服、很惬意的感觉。
然后,它的“语言相当相当”的少,像开头的那一部分可能差不多10分钟没有语言,只有音乐与舞蹈(就是两个的伦巴),其实在这部片子作者就是强调用“肢体的动作”来表达喜剧的效果。
这就是我题目说它是“卓别林似的喜剧”的原因。
看惯了中国传统的用语言(耍嘴皮子)和夸张的情节来搞笑电影,这种喜剧形式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下面着重谈一下它的“法兰西似的情调”和“卓别林似的喜剧”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影片的故事相当的简单,主人公是两个酷爱跳伦巴的夫妻,他们平常的职业是老师,但对于他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浪漫的舞蹈。
已经拿了无数个奖杯的他们,居然为了一个小比赛和紧张得睡不着觉(每人睡后起来了三次)。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法国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他们可能把自己的工作摆在次要的位置,而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了第一位。
我觉得这是与中国人很不同的地方。
最表现出法国情调的是一场他们在车上边开车边换衣服的戏。
因为忘了拿比赛时跳舞的衣服,他们回家去拿,拿了后又开去比赛的路上,为了抓紧时间他们在车上一边以高速疯狂行驶,还一边给自己也帮另一个人换衣服。
我觉得这场戏相当的精彩,首先两个人边换衣边开车相当的搞笑与夸张,表现出了两个人对参加比赛的渴望甚至是一种疯狂。
我在想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有人这么开车,那不出车祸才怪呢?
我想也只有法国人能干出这种事情。
下面说说它的喜剧形式。
他们自己在放映完的提问中也提高了,他们的喜剧受到了查理·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等默片大师的影响,也就是他们几乎完全抛弃了语言,完全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喜剧的效果。
这种表演我觉得是相当难当然也是相当精彩的,除了卓别林的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的喜剧表演,我觉得这是本片最大的特点。
总的来说,《伦巴》是部让人能会心一笑的喜剧。
微博上推荐的法国电影,首先是被封面照艳丽的色彩吸引,心想至少是部有趣的片子。
影片讲述了一对同为小学老师的夫妇,课余喜欢参加各种舞蹈比赛,并且斩获很多奖杯。
后来由于避让路途中一位意欲自杀的胖男子而发生车祸,妻子不幸失去左腿,丈夫也得了失忆症,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并且不记得自己的妻子。
就在两个人烧毁以前回忆想要重新生活时不幸发生火灾,房子也没了。
丈夫外出买面包却不记得回家的方向,在遇到坏人后意外被之前的胖男子救下,两人边经营煎饼店边运动,就这样过了一年。
以为丈夫早就死掉的妻子在海滩边的煎饼店又偶遇丈夫,虽然不记得妻子,但是结局是顺理成章的。
胖男子也继续自杀的选择,一步步走向了海边。
(流水账剧透,理一下情节而已)片子一开始放到学校放学的情景,孩子们飞奔着离开,紧接着老师也手舞足蹈的欢呼着离开学校,忍俊不禁,将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赤裸裸的展现(其实老师也很累想要早点下班啦同学们 -。
-)接下来的情节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幽默搞笑不如说是略显心酸的乐天与执着坚守。
看影评大家都说笑了一个多小时,我反而觉得略显夸张的动作看得人心里发酸笑不出。
Fiona面对失去左腿和丈夫失忆的挫折表现出的反而是淡淡的接受,毫无反抗痛苦之感。
之后重返讲台,她拒绝学生的帮助也是为后续她烧掉过去的东西想要重新开始做铺垫。
丈夫一直重复的举动她也是满含爱意的答应与接受,这便是爱人存在的意义吧,不论遇到什么,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
毛线裙被扯开又被拽回来那段应该也是想表达,走散的人终会重回身边,只要心中惦念彼此,爱情会像线一般牵扯缠绕住你们。
最终Fiona和Domi重逢在海边,失去陪伴的胖子重新陷入孤独之中...这种带点默片感觉强调肢体表现的电影也许很小众,但是仔细看完你真的要叹服于导演编剧兼主演身份的Dominique Abel和Fiona Gordon完美的肢体表演艺术,将人物内心的情绪和电影想要表达的乐观或者说是生而尽兴的姿态展现的淋漓洒脱。
再多的对白语言有时候都比不上一个动作给观众传递的情绪和信息更多。
插画感的画面和鲜艳复古的色彩也同样给人享受。
我爱这种夸张与平静的结合体,推荐给大家噢。
^_^
很喜欢的电影,但深知这个电影是推荐不了太多人看的,推荐过后毕竟会被指控矫情。
放任四海这样的电影,也恐怕只有欧洲人能拍出吧?
我很理解不喜欢这电影的同学。
对话太少,没内涵没营养!
全靠动作来理解,能看出相爱端倪的只有跳舞和刷牙的时候能看出点默契,大晚上连爱也不做,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折腾自己,第二天就比赛了也不做情感交流和勉励,手忙脚乱边穿衣服边开车都没事故,获奖完成就出事了。
导演在情感处理上太过平淡。
本来电影就没高潮,好不容易车祸了,受伤了,残障了,女主角连个咆哮都没有,男主角,连个追忆蒙太奇都没有!
天赐良机又逢火灾,俩人也楞楞的!
最后,重逢啊!
女主角就知道自我介绍,咋叙叙离情别绪呢?
咋不抱头痛哭呢?!!!
如果抱着以上想法,那么这个电影就是烂片。
如果抱着以上想法,拍出的东西更是烂片中的烂片。
生活本身就平淡,接受或拒绝木已成舟,我就喜欢略显诙谐的不幸,有点清新的爱情,再见故人,千头万绪只要一个眼神就好,最大的悲剧不是跳不成舞,失业在家,吃不好饭,流离失所,而是我们失去了彼此。
小白:你让我看的伦巴,我已经看完了。
正你所说的,我真的是从头笑到尾呢,不是哈哈哈的那种,是嗑嗑嗑的那种。
有时我快要哭了,但是眼泪始终没有掉出来啊,我笑得很开怀。
小白,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失去所有的记忆,忘了你。
在一个安静的海边过安静的生活。
平淡的生活,眼前的生活,什么都别太多。
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没有梦想。
我们不用像现在这样为了烦闷的未来操劳,未来,那么空虚又不实在,未来,让我们失去了现在。
未来,让回忆永远留在回忆里。
未来再美好也只是那个未来。
否则,我也会像那个因为寂寞而随时准备自杀的肌肉男一样无奈。
我失忆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终究还是要见面。
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不再计较名誉,已经不再在意容貌,不再拥有过剩的欲望,不再嫉妒,不再连想放个屁还要找地方躲一边。
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还能继续在一起,我们会成为美好的夫妻。
你觉得好吗?
爱你的黑仔。
『法国影展』周二下午去国泰看了这部参展影片,影厅比我想象中要来得舒服,屏幕也够大。
坐在最后一排靠中间的位子,真的很享受。
观众人群与预期有一些差异,除了不少文艺青年,还有不少白领模样的女士跟退了休的老先生老太太。
1号厅共有225座,上座率,小样目测大概接近一半吧。
我左边坐着两位法国女士,戴着眼镜,非常有气质,很典雅。
电影开始前,不时用好听的法语说着什么。
待影片快要放映之前,只见两位女士先后拿出手机(三星的),关机。
哇,振动其实就OK啦,于是我也情不自禁地关了手机。
放映的过程中,至少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四次手机铃声……『魔幻主义』看影展的DM,我以为片子会走“前半段搞笑,后半段感人”的套路,外加大段大段催人泪下的台词。
结果很意外,台词真的好少,尤其是车祸前几乎都是靠两个演员的表演来“讲”故事。
车祸之后的部分,虽然台词有所增加,但故事的推进仍然主要是靠肢体跟镜头。
就像有豆友评论的那样,虽然他听不懂法语,也没有字幕,但仍然看懂了这部影片。
很多的笑料,戏都在演员的动作跟表情上,譬如用脚开车、两个大男人抢面包……也正因为笑点不在语言上,所以不用担心翻译的问题。
只是有个小小的建议,片中很多地方使用了英语,就算不翻译,能不能加上英文字幕呢?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影子跳舞”。
充满想象力,没有语言,却胜过千言万语。
『明星见面』片尾字幕放完,观众们开始鼓掌。
比起上次《二十四城记》的鼓掌,这次的鼓掌更加自愿。
就在这时两位主演出现在现场,连我身边的两位法国女士也显得非常惊讶。
男主角先秀了一下中文,博得阵阵掌声。
然后开始开放影迷提问,第一位观众是用英文提问,有些啰嗦。
整个互动的时间大约持续了四五十分钟,其中还有两位中国观众用流利的法文提问,实在佩服。
我其实很想问两位主演(也是导演),为什么在片中使用那么多英文。
譬如,为什么吉他弹唱那段用得是英文歌而不是法国香颂?
可惜受限于地理位置,没能问成。
提问结束后,向两位影星索要了签名,还跟男主角合了影,小小地追了下星。
突然很想学法语,英文要是够流利该多好,哎。
9.4.16上写于402
虽然是真人演的喜剧片,但情节就好像在看一个一个动画短片。
明亮的色彩,轻快的节奏,让人会心的幽默。
Dominique 和Fiona是一对好似生活在童话世界的夫妇,两人在同一个小学教书。
Fiona的英语课堂外便是Dom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跳跃。
放学后两人排练伦巴舞,准备地区的冠军杯。
一切的美好因为撞见了无比悲观的Gerard而告终。
Gerard自杀未果,而汽车中的夫妻俩,一个失去了一条腿,另一个失去了记忆。
一系列的动荡、失散后,两人终于重逢,与其说重逢,其实是再一次的初识。
你可以说导演讲的故事毫无真实性可言,可是谁在乎呢?
灰姑娘是假的,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都是假的,但我们就是喜欢他们的故事,喜欢无可挑剔的美丽结局,谁又在乎什么真的假的!
即使现实往往并不如此,我们仍满心希望好人得到幸福,坏蛋遭到报应。
于是,当那个为了抢巧克力面包而不惜殴打Dom的小坏蛋站在山崖上无比欢欣地准备咬下第一口,山崖顷刻崩裂的时候,我立刻哈哈大笑了起来。
昨天去看了这次为期一周的法国电影节中的一个小片子
跳舞的人 大多为什么而跳舞?
当做职业?
还是一种爱好?
为了美体塑形还是锤炼气质?
我是个跳舞的人 跳拉丁 自己舞,没有舞伴 动起来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活体 像一只斗鸡一样 享受那种感觉选这部片子 以为和舞蹈有关 原来是部讲生活的片子,讲生活的玩笑 让各种荒唐的事在你的周围炸开花失去一条腿 丧失记忆 没有了爱巢还有什么值得活下去 跳舞的夫妻是一对乐观的人 电影告诉我 没什么更坏的事情再可以发生的时候生活只有转好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做的是 坚信!
电影一开头我以为是搞笑片,中段我觉得是励志片,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是爱情片,还是很文艺很文艺的爱情片
追梦人多,守梦人少。
希望太大失望也有点大,车祸前其实都还蛮好玩的,之后反而变得生涩冗长,如果只是看前面这一小段到会是个很不错的小短剧
喜剧小品加长版,还有call back
对白极少、肢体语言胜、哑剧/默片范儿、剧场演员的电影实验第二弹=超级可爱!!!!!!(边开车边换衣的场景应该是车子静止,车内人和车外景动)
他们一起唱sea of love那里,女人的假腿还着火了,浪漫又滑稽,好喜欢
法国人的思维还是比较怪异的
一口一口吃掉忧伤系列☞很适合夏天看的一部爱情喜剧。居然是三个人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加了一些浪漫、加了一些缤纷色彩,再加上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精彩的伦巴。就算他失忆了但对她的感觉不会变。就算生活再艰辛也要笑着面对。这电影有些神经质但真心有爱有趣。三段舞蹈都很惊艳,尤其是中间影子舞动起
想法真的很好。演技也很好。独一无二。但因为是悲剧所以不喜欢。而且为了表现想法所以故事性并不强,太艺术了。我喜欢看故事性强的,毕竟看电影嘛。不是看艺术。
not in the mood
几乎没有语言,只有夸张的舞蹈,看不太懂。。
有一种默契,太多对白就会显得多余。
使用西班牙式夸张的动作夸张的色彩夸张的情节的一部半默片。剧情设计感觉有点老,像卓别林式的,一点也不觉得搞笑,就觉得很悲惨,只是喜欢那些非主流的“夸张”让我眼前一亮。
这个,我承认没好好看……
好看!最爱看这种演员表情无比淡定的无厘头笑点+举重若轻的小辛酸。看得人又想哭又要笑的。典型的法国喜剧。
感人的喜剧,里面的画面很好看
后半部分明显编不下去了
有点无厘头我喜欢
看女主人公平静地重复和失忆的丈夫相识“很高兴认识你”“我也是”,很感动。
果然年纪大了就不太喜欢看这种片了
哎呦个喂~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