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可能没看懂这部电影,哪怕是它所要表现的某一方面。
但是,在不断暂停与开始的干扰下,我似乎又看懂了一些。
若干年前,渐入青春狂放不羁的我或许会懂,我相信,若干年后已经体悟人生的我也应该会懂,但是,现在,我的确很茫然。
苏菲.玛索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我多次迷失了自己看电影的本质,在电影中,她是一个摄影师,名叫克莱丽亚,她镜头里捕获的那些随意、任性而运动的影象,非常漂浮的风格,那是2000年的电影,在七年之后的现在,这种风格据说叫LOMO。
LOMO就是随意的记录?
不,它们如此肯定地展现出巴黎街区里隐藏着的一幕幕人生,酒,花,照片,泪水,葬礼,街灯,做爱,车流,黑拳,同性恋,自虐狂,心中的爱,器官贩卖,压抑的欲望和若干次的若干个裸体,有很多。
这么多干扰的因素,我却始终以为这是一部关于爱与选择的电影。
克莱丽亚之所以选择克列夫,她母亲的夙愿一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而她之所以又在自己的丈夫和另一个男人面前痛苦地挣扎,一定则是她欲求“忠贞”不肯背叛婚姻的信念在左右。
在法国这个以浪漫多情著称和坚定地对个人的人文内心的追求予以充分保障的国家,这么一部作品绝不简单地是家庭与爱情(象征着制度与自由)的两难话题。
那似乎是我们东方人孜孜以求要去考证的。
母亲的旧相好对母亲的背叛,虔诚的大主教对教义的背叛,黑人贵族公主对世俗的背叛,人体器官贩卖者和地下组织对社会正义的背叛,以及克莱丽亚自己,尽管她在肉体上始终忠诚于丈夫,但她的内心早和边缘人南默在街头无数次狂奔不已。
“再也没有了忠诚,没什么可以失去”,这是摄影师克莱丽亚展出作品集的名称,我觉得也是她最终的感叹。
电影中,大主教因为忍受不了爱与欲望的引诱最终与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一起私奔,当他们被抓回来,他泪流满面地对电视记者说,上帝其实不在天上,人类自己就是上帝,上帝在我们心中,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爱。
这是心灵最深刻的忏悔,但也是最有力的控诉,退一步,还可以说是辩解。
如果给你机会,选择一次,你相信自己的内心,还是坚持脑海里的信念?
答案一定不好做。
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苏菲大妈长得不像法国人,颇有点亚裔的混血味。
这部电影感觉比那次某人强烈推荐的好看,比较有剧情,而且ms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唯一遗憾的是,男猪脚太老太丑了,那个球员还比较帅,小摄影师也可以,可惜苏菲大妈嫌他小了,而且觉得自己是已婚妇女不可以乱来。
从头到尾,苏菲大妈都将自己包裹在深色调的服饰里面,而且基本无型无款的yy和qq,真是可惜了里面完美的曲线啊她工作的报纸主编真强悍,边抽烟喝酒边上班骂人,老板更强,只要是pl的女员工基本不放过,让我想起了那个七老八十三的传媒大王和他的JP老婆。
主要是想突出社会经济地位悬殊的两个拥有相同摄影才华的人纠结的生活吧也许主题更深刻,暂时我只想到这一点。
btw,那个人眼珠冒充牡蛎既恶心又像
人的一生可能会爱上许多人,但只能对一段爱情做出承诺。
老早就预备把最爱的三部苏菲电影以“纠结已成歌”的形式完成。
《路易十四的情妇》与《心火》都写得十分顺利,惟独《忠贞》不知该从何表达。
其中有对爱情的疑惑和对生活体味地浅薄。
其实这部电影很契合东方人的爱情观,配上苏菲一张神似东方人的面孔,于是,就把这篇影评在七夕这天献给爱情。
祖劳斯基借男主人公克列文向苏菲道出了丈夫爱之无奈地心情。
“为了做你的丈夫,我努力地当好你的情人。
”如果有一个着黑色长风衣神色冷漠的女子穿行在阴雨的城市里漫不经心地拍快照,并把你错愕的面孔瞬间定格在她镜头中的话,那么你一定遇到了克莱丽。
她说,从未爱过任何人,她的心与风同行。
在花店前,隔着玻璃俯身举起相机;这次,镜头里除了鲜花,还收录了一个男人的心。
他一路热切地跟着她,迫不及待地如同拾到遗失多年地宝贝一样向她战战兢兢吐露关乎自己的一切。
后来,她停住了脚步,转头望向他,嘴角牵起一丝打破冷峻面容的淡淡的笑。
再后来,她嫁给他,并把自己完全交付给承诺。
结婚的前一天,克莱丽遇到仅仅一面之缘的尼莫。
他来告诉她,自那一面,已彻底夺走他的理智他的热情他的心。
她又何尝不是?
同为摄影师,在艺术与心灵的交汇处惺惺相惜,可这注定是个十字路口,他们只能用眼神热烈地照会,然后彼此交错而过。
于尼莫前,她从未爱过任何人。
男人,不过是镜头中的艺术品,镜头外的做爱对象。
可以在任何地点,同任何陌生男子。
于尼莫之后,她看清了爱情的模样,却不敢走近。
用一个婚姻的承诺始终克制。
很少有人能理解克莱丽的行为。
为什么她把自己交给婚姻后,仿若变成了恪守承诺的忠贞女人。
于克列文之前,她在风中的生活飘忽行走,安无定所;于克列文之后,她拥有了安静体味家庭幸福的一刻;拥有了托付的安稳。
可是,有谁知道,爱,是一把利器,可以瞬间把信任剁得体无完肤。
撩人,也杀人。
克莱丽哭着抱着满脸是血的丈夫咆哮:你为什么就不相信我!
我并没有背叛过你,从来没有,从来……直到丈夫的呼吸逐渐微弱……她的心她恪守的忠贞也随之而破碎。
绝望地一句,“对不起。
”虽然克莱丽从未在身体上背叛丈夫,一直克制得保持着同尼基的关系;但她心中比谁都明白,故意地克制与恪守承诺,实则是对三个人的伤害。
因为她的心确实因尼基的存在而动摇,而挣扎而收敛。
如不是因为爱,她不必有如此痛苦的心里历程。
克列文无法忍受的是美满婚姻的假象。
身体的背叛与否已不再重要。
当忠贞已不在,人再没什么可以失去。
曾经和一个朋友聊起感情。
我说,几年来赚到的唯一一笔财富是一个不错的,守爱的男人。
他说,其实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遇到爱人,都能遇到爱,如果你愿意。
可是放逐过也被人放逐后发现,女人不过是沉在水底的人鱼。
欲望不过是绊住尾巴的水草,这些短暂的吸引和牵扯永远做不了的避风港。
当有一天,一股强大的洋流把你带到海面,你被一个朴实地渔夫打捞上岸,他教会你看阳光洒在海平面上温实的景象。
即便他不是王子,也没有水草的滋养。
你还是为他的憨实而感动。
因为是他教你发现,原来有阳光的世界里也是这般美好。
阴暗的海底是女人的心,连容阴湿的水草。
虽然他们属于同一国,但却无法契合。
否则,就是永世地缠绕,人鱼再也见不到阳光。
有时恪守和忠贞,是对幸福最好的放大。
片尾,克莱丽剪断一丝长发,在修道院整理植物。
全片只有那个镜头是有阳光洒在脸上的。
她因恪守忠贞而获罪,也在用释放忠贞而赎罪。
无法用言语形容,肉体的苦行者的感觉,隐忍。。
为什么???
一个人她确实动心了,就象是同一个灵魂的撞击相遇,根本就是让人晕头转向,心脉膨胀但是一直在肉体上没有对好怕丈夫进行背叛,想知道这算是什么?
一种形式的苛守???
但是灵魂上却无法控制背叛,反而是在肉体上可以??
结婚前可以和任何不认识或者刚认识的人在不同的场所做爱,从她结婚后如此苛求自己,就象同志二个,灵魂的撞击已经够他们俩受得了。。
也许我们失去一场期待已久的白花花肉体的撞击,象《背叛》就如是演了,激情地一塌糊涂但是现在想来我还是更对这样的电影感到更大的满足,好象一张弦绷紧了,但是没有拉圆,它却渐渐松弛了,这个过程慢慢让人回想起来,那些撞击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眼神和泪水,手,照片。。
这些都是而肉体上的表现已经不再需要,只是狗尾续貂的败笔,幸好没有为什么她的丈夫不能相信她没有背叛,因为我想他一开始就应该明白了克莱丽和尼莫是完整得如一个刚分裂的半圆而又刚好相聚,是完全相同性质的人,只要他们相遇了就意味着他的世界到了尽头他一下子看清了距离,无论她做什么,她遇到了尼莫就意味着他已经失去她了但是克莱丽更是一个奇怪的女人,我感觉她前世是个中世纪的殉道者,但是她是我所见过的最让人动心的女人,写到现在我似乎有点理解她的行为巨大龙舌兰叶尖在清晨吐出的一滴玉露,就是她的写照,最后一句原谅我,是指心灵上的背叛,这谁也无法控制和避免,虽然整部影片是个视觉感官的饕餮大餐,无数的照片模糊地一闪而过却艳丽夺目,拍照竟然也可这样地随意,如同行走于高山草甸信手拈来的一朵朵花瓣似的简单清晰在这里显得弥足珍贵或者说卑微低劣,模糊、快速、连续起了主导作用。
而肉体在这里在后半部觉得好渺小,它不再起刺激感官的作用了。
尽管还是不连贯 的感想,但这是一部好片子,就象狠狠撞击,余晕还在,原地挖掘。
有了你,死亡也变得美丽。
他非常地爱她,迷恋她,用他的话说,每当看到别人,我就能想起跟你在一起我多么的快乐。
她没有那么爱他,然而她知道无名指的含义,她说,我永远不会背叛你。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关注起肉体和灵魂的两种出轨。
当离婚率激增,色情行业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ons,性伴侣,第n类情感全面爆发,钟点房更受欢迎,连taobao上都是卖情趣用品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也许肉体上的出轨已经远没有以前大家努力搞生产的时候那么可怕和严重了,而精神上的出轨才可怕。
大家争来争去,貌似还没有定论。
我也一样,假想过很多情况,始终想不明白到底是灵魂出轨比较可怕还是肉体出轨比较可怕。
你的另一半跟别人做了爱,或者你的另一半爱上了别人整天想的都是别人,如果你不得不面对其中一种困扰的话,你会选哪个?
看完整部电影,抽完了一包烟,可能,我有些明白了。
灵魂上爱谁,我们是无法控制的,爱某一个人就是爱,后来爱上别人就是别人,我们谁都无法控制,肉体上我们却可以控制,即使我不爱你了,因为承诺过要在一起长相厮守,我就要陪在你身边,即便我爱上了别人,我不去理会,让这段感情变为记忆,就好。
是所谓信守承诺,所谓责任感。
她名字自己爱的是那个摄影师,不管是神秘感的吸引也好,还是放荡不羁的性感也好,她知道她爱的是他,而不是无名指上跟她带着对戒的出版商。
她痛苦,她纠结,她逃避,她一切的做法都因为她要忠于他和她自己的婚姻。
然而他坚信她一定出轨了,肉体上出轨了,无论是气的抽搐在地上还是在急救车里被抢救,无论她怎样的解释他都不会相信,套用画皮里陈昆对赵薇说过的一句话,你只是不相信我做得到。
是啊,他只是不相信她会忠于她们的爱情和婚姻,他不相信她受得了诱惑即使整颗心都被吞噬也不会与其睡在一起。
他为什么不相信?
肉体上的背叛是可控的,即使欲望到达了顶点,即使她幻想的是他,她还是跑到丈夫的身边和自己的丈夫做爱。
讽刺的是,他纠结烦闷生气发怒离家后,跟别的女人做爱了。
影片没有交代那是谁,也许是个性工作者,也许是个ons的良家妇女,whatever。
别说什么男人有时候用下半身思考,再强壮的男人也不至于精液上脑。
灵魂上的背叛每个人都无法控制,但是当你对一个人做出了相守一生的承诺后,就要做到,肉体上,你完全可控,出轨,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过是一种借口。
灵魂不可控,肉体可控,这便是实质,当你的灵魂与你的誓言无法统一时,用你的肉体来捍卫那关于爱情、性、信任和承诺的堡垒。
这便是责任感。
所以,当你觉得你爱我的时候,告诉我你爱我吧,不用说你爱我一生一世,没有人能做到,只要你说爱我的当下是爱我的,那就足够了。
当你决定跟我共度余生的时候,想好了再说,因为,那真的太不容易了。
你可以不说,但是说到就要做到。
夜会--王菲只为那陌生戒指重新打量你修长的手指你送我的指纹我欠你的心事恐怕要在今夜还给天使喜悦出于巧合眼泪何必固执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原谅你和你的无名指你让我相信还真有感情这回事啊怀念都太奢侈只好羡慕谁年少无知
苏菲•玛索的确魅力四射。
我们似乎也可以从业余地角度,揣摩一下法兰西的艺术。
主人公看起来是天赋的摄影师(当然,也直白地展现了她的老板对她美色的垂涎,所带来的结果),看起来是灵性,也可以是躁动和瞎掰。
拿着个摄像机(傻瓜机,袖珍机),然后一直抓怕,大多数时候就是流动的痕迹,模糊的形状。
还有毫不忌讳的性描写。
比如要拍冰球比赛,用专业的器材,却拍不出几张清晰的。
结果还是拿着傻瓜机,在更衣室里,拍球员的裸体(甚至还不忘和球员来一发)。
当然,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苏菲玛索扮演的主人公,她的母亲谈起自己的婚恋观:我只希望死前看到你嫁到体面人家……(我没爱过任何人,妈妈)谁说爱呢? 我也从来没爱过你爸爸,还不是一样生了你,我还不是一样快乐。
结婚不需要为了幸福,我们只是为了传宗接代。
(我知道)付钱给你的那个人,我是指你的老板——马凯,马凯,马凯……我以前认识他(你没跟我说过)他好象是澳大利亚人还是南美人,对吧?(加拿大人,你怎么认识他?)我们在巴黎相识,然后……他来到加拿大,当时我和你爸爸正在旅行,还没有你,但是……但是你有你的原则,回忆过去,生活变得美好,太阳更加温暖。
回忆过去,我们什么也不需要……而且我已经结婚了,在你出生之前……我不能离开。
(现在我明白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会雇用我)不,我没那样做,我再也没见过他,他们用你是因为你是最好的。
克列里娅,在我的原则里,有个字是最重要的。
(什么字?)荣誉!
我们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接吻……像过去的太阳……很明显,主人公的母亲,作为法国人的婚恋观,就是恋爱是恋爱,结婚是结婚。
结婚最好找个体面人家,恋爱就只管喜欢就行。
问题是,主人公,虽然一开始就接受了结婚观,嫁给了一个对自己一见钟情,二见求婚的体面人(虽然破落,但还是有大笔遗产,有古堡豪宅)。
然后又迷上了一个迷恋自己的小伙子,那个小伙子和她性格相同,爱好相同,作派也相同。
但是,她却卡住了,既不能背叛丈夫,又无法忠于爱情。
最终丈夫死去,她躲在修道院里拍照片。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小伙子成功地当了导演,拍了电影,才高兴地放下戒指,准备跑去找小伙子。
电影到底说什么?
很简单,主人公想得到的是一个既体面,又相爱的人。
说白了她是鱼与熊掌都想要,然后导演成全了她。
当然,苏菲•玛索值得这个。
其实,我没有写很长的影评的习惯和定力。
可是,片子看完后,我现在还忍不住满眼的泪,我被打动了。
可究竟被什么打动了,我也说不清。
我只能说,从苏菲歇斯底里地哭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就一直痛……这部片子刚开始的调子很欢快,苏菲遇到一个童话编辑,而他本人就像是从童话里出来的,调皮却也笨拙,是一个完全本真的人。
苏菲之所以被他打动,除了他的赤裸裸的纯真,还有他说的那句话:“我为了钱要结婚了,但,我只是希望能有孩子,一群可爱的孩子。。。
”这跟苏菲母亲所说的话多么相似。
人就是这么可悲,永远被自己的出生时的家或者家人影响永远背负着过去的影子。
于是,她跟着他。
她以为她爱上了他。
那时的她,只是爱一种真实。
那时的她,单纯,活力四射……她以为生活是美的,纯粹美的。
就像她自己一样,鲜活,美的不可一世,摄人心魄。
她灵气十足,一个年轻的女摄影师,初出茅庐竟被寄予可以提高一个杂志社的形象这样的厚望,可以说明很多。
她不该遇到他,爱情有时候也是毁灭。
她爱上莫内,就像是爱上了自己另一个灵魂--而那个虽然灿烂,却其实是黑暗的灵魂,会把她引向毁灭。
母亲死之前只说:你正站在深渊,离开那儿,答应我。
可能会有人觉得,苏菲一直没有和莫内在一起,是想守住忠诚。
相信我,她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道德殉葬者。
其实,是对母亲的承诺,还有她曾经以为的爱,把她死死地捆住了。
其实她也知道,莫内会把她指引到她所抗拒的生活里。
她拒绝了。
可是她知道,这是她内心最真的爱。
她可以伤害自己,可是克列夫纯真的爱情,也是她无法背叛、无法允许自己伤害的。
当她不再爱曾经的爱人,她比丈夫更痛苦,因为她的感觉和她想守护的爱情的美在她心中纠缠着,嘶吼着,她想掩盖,想让丈夫用更多的爱把她的灵魂灌醉,无视其他,她想要忽视自己内心的感觉……可都无济于事。
她对美有一种异常的珍视。
这才是她灵魂里的东西。
莫内懂。
莫内也一样的痛苦无助。
因为爱,最初的、最真的、互相的、奇迹般的爱,就是你我本是灵魂想通的整体。。。
可能因此我的心很痛,因为美好如此的一对人,在现实里,依然无法拥有自己的另一半,依然是一份残缺的、割裂的爱情的殉葬品。
导演给的伏笔是,马奎斯的女儿继承了杂志社以后,宣布杂志社将永远坚持堕落、污秽的风格。
谁也拯救不了这一切,即使是苏菲这样的人。
生活本就是这样,至少,生活本就有一片领土,是这样黑暗腐朽的质地。
看着剪了短发的苏菲,失去了曾经的活力,像是被吸走了灵魂一样,很难过。
即便如此,她仍然在寻找,美好的生命,美好的细节。
她坚持的摄影就是她寻找美的见证。
但美,给予不了她所有。
更填补不了她残缺的灵魂,失去爱的痛楚。。。
笔拙,无法表达所有感触。
只表示最高的敬意,对真正在爱里游荡过的人。
旧年的戏了,三年前看的..?记得最深是迈进妈妈的病房,“喀嚓”一声,好像从已经形容憔悴的母亲身上又吸走些许生命的气息,一下好冷...之后很长的时间,都放部底片机在随身的包中
两代人都在一个循环里挣扎,选择忠诚于婚姻还是追求心中所爱,剧中的人物都选择了前者,但结果却并不如预想中完美,所有人都痛彻心扉;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她们身边的,以及对方身边的人。
然而假定她们做另外一种选择,其结果也是未知。
或许现实总是注定悲哀!
人们能做的就只是选择并接受一切后果。
很早前就喜欢上苏菲.玛索了,当然是因为她有张无比精巧耐看的脸,《勇敢的心》里,盘着苍蝇发辫的耀眼侧影,历历在目。
如果说,在《芳芳》、《女大学生》里,我们见证了苏菲最丰盛、娇媚的美貌,那这部电影就给了我们一个褪尽铅华的她,一个赤裸裸的真实的个体。
也许也有苏菲她自己的影子在。
看过几遍,因为总觉得这部电影给人许多困惑,但是每次观看都觉得冲击力很大。
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摄影视角,和对美的认识。
苏菲的容颜日落西山,令人有些痛惜,但正如马凯说的那个观点:事物最美丽的瞬间,就在于它即将凋零的瞬间,就像鲜花微皱,在空气里的水果外皮即将萎缩。
她美得愈加纯粹,不加掩饰。
克莱利亚,初见她,是个冷漠的摄影师,除了母亲,不见她爱过什么。
她的目光狠毒,将现实中那些人们千方百计掩饰的简陋和鄙俗记录下来。
她可以随意同陌生人做爱,慰藉之后不加留恋。
但,她会留着自己的某些坚持,比如:不接吻。
也许她是被克莱夫的热情和纯真打动了,或者是因为他让她感到安定,或是,她母亲得绝症需要更多的金钱和温暖。
此刻,正是她最脆弱的时刻。
但是,她那危险的爱不久出现了。
她那临时的温暖小世界,终将瓦解……生活对于克莱利亚是有些残酷的。
她的母亲,将不久于人世,还无法告诉她谁才是她的生父。
而可能是她生父的老男人,总是不住勾引她,妄图得到她的肉体。
人生莫大的讽刺。
她,如此冷静,婉拒马凯的动手动脚,将他带到家里,引到母亲的床前,哼着母亲做歌手时唱的曲子,对他说:留下来,一会吧,陪陪她(她母亲)。
她心中一直存着一份宿命的预感。
会不会,自己也爱上一个如马凯般的坏男人,背叛自己的家,自己的丈夫?
她在内心始终告诫自己,千万别步母亲的后尘。
于是她以她的方式维持忠贞。
绝不同南莫发生肉体关系。
但是精神的叛离,足够剧烈,杀死了她的丈夫。
片中显现大量晃动的照片,似乎在动态的不确定中呈现了被摄体真实的瞬间,将主观的情绪也凝结在了照片上。
看似随意不经意,却往往很生动很真实。
况且世界有了太多清晰的虚假,让人不停注视不停决断,疲惫不堪。
松开焦距,在模糊的色块里获得一种印象,会更接近自然体本身。
美的多态性也呈现于此。
神经质的苏菲,歪着头抽泣着,瘦瘦的身体在颤抖;黑人公主淫荡地解开衬衣扣子,让苏菲拍下她丰硕的胸部和游移的手指;病榻上苍白的母亲昏睡而衰老的样子;南莫拉起裤管,露出鲜血淋漓的小腿,在狭窄的火车厕所里冲洗;暴力血腥的底层社会,人、狗浸透在鲜血里,为着生存苦命挣扎……写得毫无思路,正如同这部影片留给我的印象无法找到逻辑来描述。
比较垃圾,这堆垃圾里充斥着背叛、色情、性欲、可卡因、暴力和器官买卖,绝对少儿不宜。苏菲·玛索的表演也是莫名其妙,法国人的思想让人看不懂,情节错乱得像AV片。
这时候玛索已经有点见老了,不过气质犹存。
空洞、矫情、做作,堪称假文艺电影的标准范式
爱情,婚姻;私欲,忠诚。最后敌不过伪证和不信任。太长了,有些地方甚至是反复用力在展示。
字幕翻译太烂了词不达意。苏菲在本片的演技大跌眼镜 印象中她演技没有这样辣眼睛呀?婚前放荡婚后自律却没人信 为啥觉得活该呢?因为她主动在夜晚跑去男记者屋檐下了呀。别找借口啦 骨子里的天性改不掉 老公又不傻 看评论好多感叹赞美什么她遇到他是两个一半终于圆满→我呸。讨厌带这股风气的法国
前面还凑合,后面越来越不知所云。太长了!再次证明了,法国片不适合我!还有我真不觉得苏菲玛索哪儿好看!
咔嚓.....咔嚓.......摄影感兴趣
索菲玛雅真的好美!一个人的精神背叛比肉体背叛更残忍,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认真决定再执行,否则痛苦的是自己!感情也不是因为一次的心动就能毅然决然的选择马上结婚,闪电结婚能够永恒的又有多少!
放荡不羁的人想要忠贞 根本没有人相信你
色欲与嫉妒之下的迷茫与错乱。
大约20年前看的无字幕版,一句法语不懂,竟然看了下来,竟然记得大概。今天在B站看到,再过一遍。那些重要镜头被剪了,也是,否则如何过审,于是人物也因此单薄很多很多。
最后一个镜头,山雨欲来风满楼,暗藏玄机。
纠结,矫情,拧巴
作为苏菲的片子,那么她是美丽的;作为祖劳斯基的片子,那么它太差劲了,转风之后真的不待见。
祖拉斯基和苏菲玛索这两人我也是服了,一起睡了十几年都不能合作出一部能看的电影,莫名其妙磨叽了160分钟,祖拉斯基温柔起来画面还是美的,苏菲玛索神经起来那是没法看的。结尾处很美,短发苏菲很惊艳
事情发展的太快~于是有点恍惚。玛索抱个相机到处乱拍也挺令我无语。但是最后我亦是难过起来了~她坚持的忠贞是我所达不到的境界。
(记第一次给情色片打五星)“我很幸运引诱了你,可你却不爱我”。Cleve,无趣的绅士,一句“给你自由”勾勒出一个何等高贵的灵魂。Cleve的宽容和Clelia的坚毅,简直是“婚后遇到此生挚爱”这类问题的典范回答。最后一幕象征着释怀吧,飞驰而去的摩托,和交还婚戒后的痛哭。
爱情什么时候遇到,都是痛苦的。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一切变化快
特小时候看的 没懂 就觉得里边有个人在蜘蛛侠里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