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 5. 节奏慢和无聊是有区别的,导演说希望观众的电影在走出影院也会继续,这部电影literally is like 我人生中平凡无奇的三天被一刀不剪地拼在一起拍成了电影。也很像我初中写作文,先想好三个小标题和主题,然后生搬硬凑了三段出来。无法想象会喜欢这部电影的观影人群(当然还是存在的,应该不是所有看完电影留下听Q&A的人都像我一样想看看导演能说出什么花吧)。
10.21在百老汇电影中心看了,映后在大厅讨论。第一章中途入睡,在第三章开始的时候醒过来,网上找不到资源,本来以为跟不上课上讨论的进度,但竟然依旧可以发言。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三章的处理,这种看似很多信息量但其实给观众留下了很多空间,这里面的人给人一种不安但又麻木无力的感觉,某层方面来说有一点点像《超脱》。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所有事情都要找意义很无聊,这部电影也不适合找意义。一直看到评论说坐如针毡、这是年度最烂电影、拍得稀烂。男主下车后的大巴还在继续,我也并不是很在乎他的想法,毕竟 Nothing is special.
48分钟前
Barbiefish
推荐
hiff25 3.5/就这么聊着天,走下去吧
51分钟前
莫敏儿
还行
City Walk & Talk 的小短片,没有去过首尔,街景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两星到三星,是因为最后一个片段。想念我的朋友们,如果我们五个当中有谁去世了,我们会不会也这样各奔东西聚在一起参加他的葬礼,也要面对物是人非的拉扯感,会不会某一天也要祭奠美味多的倒闭。还有一部分 喜欢电影的时空理论 时间也是围绕着市中心雕塑打转的圈,Li 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是不是画家脸,无论在什么年纪,永远都是迷思。
53分钟前
lkjhgfdt
还行
In Seoul, Emu Cinema# 意外地看完还碰上了映后交流会!看节奏慢的电影+英字真的好困......但是很喜欢长镜头,喜欢这种剪辑感很弱的感觉,在酒馆弹吉他那段这种特征尤其明显,可以感觉到时间流逝。喜欢配乐!
平淡舒服的感覺。[迷妄]章的人車不斷經過實在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提醒了我即便是生活中以第一人稱視角在過活的我們,也是來來去去的城市光景的一小角落。[未忘]章的city walk讓人想起跟其他人早期的曖昧階段,那種來回,不過結尾讓我好奇也許三十幾歲時要再戀愛或許就是這種無奈(?(希望我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感覺。[彌望]章的tiny rain cafe好可愛,讓我想到湖和他的羊,連結到最後的[微望]我覺得重點不是情愛而其實是友情,重點是對於在大城市裡生活的朋友們,乃至於是對城市本身的感情。最後一首歌實在太棒了,雖然是微微傷感的但看完心裡還是有點暖暖的。
无意义的沉默的不连续的安静的车来车往的碎片拼接成一起我们叫它
感觉像在看本科生的习作
TIFF23@ScotiabankTheatre
当曾经的爱人在某天不经意地重逢时,应付阴晴不定的夏日,他们握紧手中的伞,防止瓢泼大雨淋湿自己。沉浸在爱情瓦解的余波中,他们抗拒突如其来的变化。七年以后,率先迎接新生活的女生,敏感察觉到晴朗天空滴落的雨。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把它当作习以为常的琐事,像是将每一场变化都理所应当地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经历短暂重聚,男生把女生送上回家的出租车以后,也突然感觉到淋在头顶上的一滴雨。微渺的雨,预示变化的发生,但它不再是引起狼藉的前奏,而是纷至沓来的释怀与希望。人们总将携带着从前,从现在向未来走去,守住记忆,并创造更多记忆。
2.5 / 5. 节奏慢和无聊是有区别的,导演说希望观众的电影在走出影院也会继续,这部电影literally is like 我人生中平凡无奇的三天被一刀不剪地拼在一起拍成了电影。也很像我初中写作文,先想好三个小标题和主题,然后生搬硬凑了三段出来。无法想象会喜欢这部电影的观影人群(当然还是存在的,应该不是所有看完电影留下听Q&A的人都像我一样想看看导演能说出什么花吧)。
拍出了一种性张力,湿漉漉的行走和对话,有种躁动在平静之下。
淡淡的 又近又远地 触动着我的内心 很喜欢第二段的对话 初识的悸动与欣喜永远是短暂的 到最后都会变成不得不去的责任吗 明明是自己在过着的生活 仿佛又像远远眺望的旁观者 就这样 一天又一年
把日记拍成电影的导演,纪念在台北光影观影。
#fareast 有一点有趣,但是大多时候和首尔的街景一样无聊
无聊到看得如坐针毡,主创Q&A没听就走了,真的就是木兰源泉的水平不知道TIFF怎么选中的。看了这部是因为programmer介绍里提到了Before三部曲,事实证明想拍一部在城市里散步聊天的好电影真的很需要功力。男主还是很可爱的,somehow有点董子健的感觉。
只能说导演的想法是好的,但显然他的功力还驾驭不了。其实我蛮喜欢他的idea,但是真的看到一半就睡着了……真心希望未来能有真正把城市散步拍好的电影
我第一次感受到自由的時候 就是來首爾的那天 對於我來說首爾已經是我比我家鄉更親近的城市了⋯
最后一个故事的歌好听😪
10.21在百老汇电影中心看了,映后在大厅讨论。第一章中途入睡,在第三章开始的时候醒过来,网上找不到资源,本来以为跟不上课上讨论的进度,但竟然依旧可以发言。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三章的处理,这种看似很多信息量但其实给观众留下了很多空间,这里面的人给人一种不安但又麻木无力的感觉,某层方面来说有一点点像《超脱》。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所有事情都要找意义很无聊,这部电影也不适合找意义。一直看到评论说坐如针毡、这是年度最烂电影、拍得稀烂。男主下车后的大巴还在继续,我也并不是很在乎他的想法,毕竟 Nothing is special.
hiff25 3.5/就这么聊着天,走下去吧
City Walk & Talk 的小短片,没有去过首尔,街景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两星到三星,是因为最后一个片段。想念我的朋友们,如果我们五个当中有谁去世了,我们会不会也这样各奔东西聚在一起参加他的葬礼,也要面对物是人非的拉扯感,会不会某一天也要祭奠美味多的倒闭。还有一部分 喜欢电影的时空理论 时间也是围绕着市中心雕塑打转的圈,Li 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是不是画家脸,无论在什么年纪,永远都是迷思。
In Seoul, Emu Cinema# 意外地看完还碰上了映后交流会!看节奏慢的电影+英字真的好困......但是很喜欢长镜头,喜欢这种剪辑感很弱的感觉,在酒馆弹吉他那段这种特征尤其明显,可以感觉到时间流逝。喜欢配乐!
7.3 씨네큐브광화문
导演的教条束缚太重,一举一动都是精心打磨的成果,让充满灵性的张力遗失殆尽了。生活不会是剧本,更不会是被观众看出来的摄影机位。我是旁观者,好可惜。